潁河與泉河 為何傻傻分不清

汝河(今泉河)、潁河,在漢、唐、宋三代,承擔著南方富庶之地物資運往京師的水上運輸重任,為古代中國經濟繁榮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這兩條河流的名稱、尤其是阜陽境內的名稱存在近800年的錯名、亂名現象。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潁河與泉河 為何傻傻分不清

潁河與泉河方位示意圖

酈道元記錄了潁河走向

北魏大地理學家酈道元,為官清正,執法嚴明,學問淵博。他擔任魯陽太守時(504年-512年),開始接觸和蒐集各個地方的名山大川、人物故事,為日後撰寫《水經注》積累素材。公元515年,酈道元被罷官,開始創作《水經注》,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復職之前寫成,前後用了近十年時間。

《水經注》把全國各地的水系、水道都記錄下來,並把這些河道及其經過的城市、村鎮發生的故事、典故都儘量記錄下來。這樣,每條河道的軌跡就不再是枯燥的地理記錄,而是活生生的人文歷史了。因此,《水經注》成為一部獨具一格的人文地理學寶典,是後人研究歷史地理不可或缺的經典鉅著。

《水經注》記錄的潁水,與《漢書·地理志》勾勒的潁水走向完全相同,就是從河南嵩山少室山發源,東南流經登封、禹州、臨潁、漯河、周口、項城、沈丘,進入安徽境內,經界首、太和、阜陽、潁上流入淮河。古今地名、區劃、建置不同,但是河流的走向並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

《水經注》似乎已經給潁水劃定了“標準河道”,後世只要按照書中的描述稱呼它就是了,這應該不是問題吧?否!河水匆匆,它並不知道自己叫什麼名字,也不會告訴我們;而這麼長的一條大河,跨越多個地市(州郡)級政區,在口語與官文脫節、又沒有普及性地圖的情況下,潁河錯名、亂名的現象還是發生了,而且一錯就是幾百年。

潁河與泉河 為何傻傻分不清

宋朝人把泉河當成了潁河

《水經注》雖然是地理學權威著作,但是,由於記載的地名與後世有很多不同,後人讀起來非常吃力,近代以前又沒有歷史地理工具書可供參考,所以能夠研究的人並不多。唐代雖然有人研究《水經注》,但大多是摘取其中描述山水的華麗辭藻,極少深入研究其中的地理。五代戰亂,都忙著打仗,連聖賢書都很少有人看,何況艱澀難懂的《水經注》?到了宋朝,搞文學創作的多,潛心鑽研學術的少,學者中真正能讀懂《水經注》的寥若晨星,《水經注》一書幾乎絕跡。這種情況下,潁河的河道又出現了錯誤——這次是真正的、毫無根據的錯誤:把泉河當成了潁河。

宋代曾任潁州知州的知名人士先後有蔡齊、晏殊、歐陽修、呂公著、蘇軾等。誤泉為潁有確切證據的,就從晏殊知潁州時開始。

晏殊於慶曆四年(1044年)任潁州知州期間,建有一座清潁亭。據正德《潁州志》記載,這座清潁亭在城北。城北是泉河,而亭名“清潁”,顯然是把泉河當成了潁河。

晏殊之後,歐陽修在潁州太守任上、直到他病故於潁州,寫下大量關於潁州和潁州西湖的詩詞。其中多次提到潁東、潁上、潁尾等字眼。如:

行當買田清潁上,與子相伴把鋤犁。

鹿車終自駕,歸去潁東田。

決計不宜晚,歸耕潁尾田……

從歐公歸老潁州,終老潁州的史實來看,歐公筆下的潁水其實指的是泉河。我們知道,老泉河在今潁泉區坎河村折向東北,形成一段近於南北走向的河道,歐公置產在今阜陽市潁泉區生態園西部,在泉河南北走向河道東側。這一帶至今仍有歐陽修後裔居住。這就是“歸買潁東田”的明證。至於歐公筆下的“潁尾”“潁上”也絕不是潁河入淮處的潁尾,而是指泉河入潁處,泛指泉河下游、潁州城北一帶。

蘇東坡在任潁州太守時,寫的《泛潁》詩,非常準確地描述了當時的泉河:

我性喜臨水,得潁意甚奇。

到官十日來,九日河之湄……

正德潁州志 用地圖坐實了“潁河”

在元人所修《宋史》裡,與順昌大捷有關的一些人物傳記,如《劉錡傳》《陳規傳》《汪若海傳》等,都把泉河錯記為潁河。但是,這些錯誤的根源卻不在《元史》的編者,而是南宋紹興十年隨劉錡參加順昌保衛戰的楊汝翼。在他的《順昌戰勝破賊錄》中,有潁河,也有“小河”(泉河)。其中,記載金兵進犯和撤出順昌城時,都是從城北過的潁河。雖然當時的潁河是從城東北角折向東流,但折向東流處在最東北角(今泉河北岸仍有殘存河道),也就是說,金兵不可能透過潁河的東西向河道到達或撤出城北。所以,這裡的“潁河”和“小河”,都是指城北的泉河。

明朝成化年間,同知(知州的副手)劉節編纂了一部《潁州志》。由於沒錢出版,劉節去世前交給了他的學生、浙江按察司僉事、潁州人儲珊。正德六年,儲珊對內容進行付印,所以,這部書就叫“正德《潁州志》”。1963年上海古籍書店據寧波天一閣藏書影印出版,題名《正德潁州志》。在這部書前的《州圖》上,清清楚楚畫出了“潁河”。對照現在的地圖和地理實際,我們知道這裡的“潁河”,其實就是現在的泉河。由此可證:由宋至明,至少在官方文書和史書中,都是把城北這條河叫作潁河的。

潁河與泉河 為何傻傻分不清

商合杭高鐵橫跨潁河

但是,這張地圖上那條南北走向的河不再叫潁河,而是成了“舊黃河”,在正文中又叫“黃河”“小黃河”,這和宋代官方的稱謂有很大不同。這是因為:金國滅亡的時候(1234年),蒙古軍扒開黃河大堤,水淹宋軍,宋軍潰退,蒙古兵急於進攻西亞,也不堵塞決口,任由黃河氾濫南下。蒙古兵決黃河處在開封,黃河水淹過開封后,就沿著古鴻溝直撲陳州(河南淮陽),又借潁河故道直下潁州,從三里灣透過下游的潁河入淮河。潁河走三里灣而不再經過城東北角,就是在那時形成的。直到元朝末年,上游的黃河水才改道流入渦河。但是,潁州一帶的地形地貌甚至水質都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於陳州到潁州這一段潁河已經被黃河所奪,所以這段河流叫“舊黃河”。

潁河曾被稱為“小黃河”

(阜陽日報通訊員 胡天生/文 阜陽日報記者 龐誠/圖)

TAG: 潁河泉河水經注黃河潁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