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城之戰:蕭衍起兵後的關鍵一戰,成功扭轉了聯軍的不利局面

公元501年四月,蕭衍率軍從漢水出擊,命令王茂、蕭穎達等軍朝郢城壓來,薛元嗣等人固守不戰,眾將請求強攻郢城,但蕭衍沒有同意。

對於荊州雍州聯軍而言,此時的形勢並不樂觀,這是因為∶一是前線聯軍頓兵於郢城之下,遲遲沒有進展,這一狀況讓聯軍將士們土氣低落,不少人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二是朝廷方面的軍隊開始朝郢城周邊地區集結。蕭寶卷除了先行派遣薛元嗣等人協防郢城、繼而以陳伯之都督前鋒增援之外,又派遣十三股部隊前去解救郢州。三是聯軍後方也出現了不穩。首先是荊州西部地區,巴西太守魯休烈和巴東太守蕭慧訓不聽從荊州政府的命令,蕭穎胄只好命令汶陽太守劉孝慶領軍在三峽峽口駐防,與荊州政府任命的巴東太守任漾之等人一起抵禦川軍。其次是湘州地區。蕭穎胄的弟弟蕭穎孚襲佔了廬陵後,蕭穎胄派遣寧朔將軍範僧簡率軍從湘州東進以接應蕭穎孚,但很快蕭寶卷即命令劉希祖率領三千人發起了反攻,南康太守舉兵響應,與劉希祖南北夾擊蕭穎孚。蕭穎孚敗逃回長沙,差一點被擒,一路上,他飢餓難耐,到了長沙是狼吞虎嚥,結果,卻因吃得過飽,不久就死了。

郢城之戰:蕭衍起兵後的關鍵一戰,成功扭轉了聯軍的不利局面

接著,劉希祖又乘勝攻陷了安成,誅殺了範僧簡。劉希祖攻克安成之後,向湘州各郡縣發出檄文,始興內史王僧粲響應。邵陵百姓驅逐湘州行事劉坦任命的內史褚溶,永陽百姓周暉也起兵進攻始安郡,響應王僧粲,桂陽百姓邵曇弄、鄧道介為報私仇,也與王僧粲結為一黨。王僧粲遂自稱平西將軍、湘州刺史,以永陽人周舒為謀主,在建寧(今地不詳)誓師北伐。於是,湘州各地均發生了反水,唯獨臨湘、湘陰、瀏陽、羅縣這四個接近長沙的郡縣還控制在荊州政府之手。

顯然,如果聯軍不能迅速解決郢城,前景將十分險惡。當時聯軍將士們大多對前景並不看好。可是,對於蕭衍而言,此時的確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如眾將所云的那樣佔領武昌等地的話,兵力不足;雖然必須確保後方糧道的安全,但是,如果一直圍困魯山和郢城兩地的話,頓兵堅城實在是兵家大忌,事久變生,一旦朝廷全力發兵前來,後果不堪設想。

郢城之戰:蕭衍起兵後的關鍵一戰,成功扭轉了聯軍的不利局面

朝廷軍隊在吳子陽等人的率領下推進到了武口(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東南),已經愈來愈接近了郢城。蕭衍命令軍主樑天慧、蔡道祐駐守漁湖城,唐修期、劉道曼駐紮在白陽壘,這兩座堡壘分別在今湖北省武漢市東的長江兩岸。不久,吳子陽等人又進至加湖,距離郢城僅有三十里,朝廷軍隊依山傍水,安營紮寨。吳子陽命人在城外點燃烽火,郢城城內也舉火相應,但兩軍被聯軍切割,無法協同作戰,尤其是城內被圍時間久了,新任城主薛元嗣等人沒有計策破敵,只是整日向蔣子文(蔣山之神)和蘇侯神祈禱,每天還令人高舉神靈的牌位到城牆上巡行,這都讓明眼人感到郢城陷落,可能只是時間問題了。

而就在這時,駐守魯山的守將房僧寄又病死了,魯山守軍推舉孫樂祖為城主,繼續堅守在那裡。

郢州前線兩軍還在僵持,顯然,蕭寶卷派出的軍隊數量是非常有限的,這一點從吳子陽等十三軍並未長驅直入,而是步步為營就能看出來,那麼,蕭寶卷為何沒有全力發兵西進與蕭衍一決雌雄呢?

郢城之戰:蕭衍起兵後的關鍵一戰,成功扭轉了聯軍的不利局面

一是蕭寶卷對形勢並沒有清醒的認識。蕭寶卷自登基以來,短短的兩年時間,相繼誅殺了六貴,平定了陳顯達、崔慧景,清除了蕭懿,雖然步步驚心,但最終又都化險為夷,這讓他產生了自大心理,對蕭衍此舉並沒有太在意。二是建康周邊安全形勢險惡。北魏佔領壽陽以後,建康唯一一道抵禦魏軍的屏障就是長江了,這不容蕭寶卷放心大膽地全力與西邊的聯軍比權量力。三是建康內部環境不穩。自蕭寶卷繼位後,他誅殺了朝廷的諸多重臣,這些人在朝野中盤根錯節,蕭寶卷已經處於孤立之境,可以說是眾叛親離。

果然,正如蕭寶卷所料的那樣,就在前線吃緊的時候,建康城內接連發生了內亂,但蕭寶卷的運氣很好,在兩次內亂中都沒有喪失性命。

對於蕭寶卷而言,七月真的是禍不單行∶建康城內風波再起,而郢城前線又發生了鉅變!

蕭寶卷派往前線的吳子陽等人似乎只是一支前哨部隊,他們的人數在二萬人左右,根本無法主動出擊,擊退蕭懿部隊,他們的到來對於郢城來說更多的是象徵意義,堅定郢城守軍的決心,而稍後以中書舍人馮元嗣為監軍的部隊大概是主力部隊,然而,由於蕭昭胄和張欣泰兩次政變,這支部隊大概並未按時出發,甚至於最終並沒有西進。蕭寶卷需要的是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形勢會變得對朝廷方面有利,他需要時間拖垮聯軍,而蕭衍同樣需要時間,他需要的卻是儘快要擊退面前之敵。

郢城之戰:蕭衍起兵後的關鍵一戰,成功扭轉了聯軍的不利局面

對比加湖、魯山和郢城三方之敵,魯山和郢城守軍有堅固的城防,相對而言,加湖之敵相對較弱,因此,最終蕭衍決定採取圍城打援之計,先將來援的吳子陽等軍擊敗,然後,再繼續圍困郢城、魯山兩地待變,於是,他命令徵虜將軍王茂率領軍主曹仲宗、康絢、武會超等人偷襲加湖。但是,由於加湖水位較淺,戰艦無法進入,這讓蕭衍非常頭疼。就在蕭衍無計可施之際,當天夜裡,江水卻突然暴漲,聯軍順流而下,突然進入加湖、霎時間喊殺聲震天動地,官軍猝不及防。頓時大敗,吳子陽等將狼狽而逃。此戰官軍將士土被殺或溺水而死的有上萬人,王茂將其殘餘部眾全部俘虜。郢城、魯山二城眼睜睜地看到加湖官軍大敗,城內守軍士氣頓時低落下來。

蕭衍從二月直到七月一直圍困了魯山和郢城近五個月之久,兩城原來的兩位主將也相繼病死,這兩座城池已經堅持到了極限。

此時,魯山城內已經斷糧,將士們在灘頭捕魚果腹,他們暗中準備船隻,將要逃奔夏口(郢城),卻被聯軍切斷了歸路。郢城形勢同樣非常糟糕。郢城被圍之前,城內有十餘萬人,在被圍困的二百多天裡,城內發生了嚴重的傳染病,軍民因疫病而死的就有十之七八,屍體無處掩埋,就將屍體堆積在床下,活著的人就睡在上面,家家戶戶都塞滿了屍體。

郢城之戰:蕭衍起兵後的關鍵一戰,成功扭轉了聯軍的不利局面

看到實在無法繼續堅持下去了,七月二十五日,魯山守將孫樂祖出城投降。兩天後即到了二十七日,郢城守將程茂和薛元嗣等人也商議投降,令張衝之子張孜給蕭衍寫降表。張衝的舊吏、青州治中房長瑜對張孜說∶ “前使君(指其父張衝)忠心為國,義貫長虹,郎君您只用端坐在城內,與亡父保持一致,以發揚光大亡父的事業。如果上天不眷顧,就應改穿便服,以追隨亡父。如今,如果聽從眾人的主意投降,不僅會讓郢州全體百姓失望,而且,恐怕對方也會看不起你。”張孜不從,最終開城投降。蕭衍率部入城後,任命韋叡為江夏太守,行郢府事,掩埋屍體,安撫殘留的居民,郢州軍民這才安定了下來。

蕭衍攻陷郢城之後,眾將都建議應該在郢城休整一段時間,但蕭衍認為應乘勝東下,直指建康,車騎將軍諮議參軍張弘策、寧遠將軍庾域也表示贊同。於是,當天蕭衍即下令各軍出發,直指建康。途中,各軍所經過的村落、灘頭、山崖,部隊需要駐紮的地方,張弘策都提前畫成地圖,交給領軍將領們,地圖畫得簡潔明瞭,令人歷歷在目。當初,汝南人胡文超在浸陽(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西南)起義,請求率部北上征討義陽(河南省信陽市)、安陸(湖北省安陸市)等郡,在東進的同時,蕭衍又派遣軍主唐修期進攻隨郡(湖北省隨州市),胡文超和唐修期二人將三座城池全部拿下。司州刺史王僧景派遣兒子王貞孫前往蕭衍軍中當人質,至此,南齊司州全境都投降了聯軍。

TAG: 蕭衍寶卷郢城聯軍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