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派去各殖民地統治的總督,權力非常大,為何卻沒人鬧獨立

作為世界歷史上最強大的殖民帝國,英國的殖民地曾遍佈全球,其鼎盛時期所轄國家地區多達近百個,領土面積近3367萬平方公里,佔地球陸地面積的1/4,相當於英國本土英倫三島的138倍。由於疆域過於龐大,英國很難效仿沙俄,採用移民滲透同化,將佔領地完全據為己有。只能以派遣總督代管的方式,對海外控制領地實行殖民統治。

令人奇怪的是,英國的殖民地眾多,派往殖民地的總督,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可為什麼這些總督們,從沒想過帶領殖民地鬧獨立呢?

英國派去各殖民地統治的總督,權力非常大,為何卻沒人鬧獨立

一、強大英國的威懾。

英國崛起之後,逐漸成為海洋霸主。透過其發達的航運體系,不斷把戰鬥力爆棚的英軍,送往全球各地。往往幾千人就能打敗一個國家,將其變為新的殖民地。

在這種強大軍事實力威懾之下,連眾志成城一致對外的土著們都無法獨立,就更別提人生地不熟,只是代表英國行使管理權的總督們了。

比如以歐洲移民為主的北美十三洲,原本就是英國人從不毛之地建設起來的,只是這些歐洲移民們不滿於英國的稅收壓榨,才鬧起了獨立。

當時北美地區的人口多達300萬之眾,這些人大多為白人後裔,文化和智商等綜合素質非常之高。他們所掌握的軍事技術、武器裝備和英國軍隊之間並沒有多大差別,為了獨立發動的兵力也多達20萬人。

英國為鎮壓獨立,投入了5萬陸軍,3萬僱傭軍,還動員了2萬民兵和2萬印第安盟軍,同時用200多艘戰艦從海上對北美13州進行海上封鎖。

雖然佔著人數上的優勢,但華盛頓的大陸軍卻被英軍打得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要不是法國為了分裂英國殖民地,報英法戰爭之仇,派出3。6萬陸軍,146艘戰艦,跳出來直接參戰,以及西班牙和荷蘭等國也藉機圍攻英國,使得英國多線作戰,疲於應付,美國根本不可能獨立。

連強大的北美十三州,都不能單挑英國。其它那些人口稀少,實力疲軟的殖民地,比如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區,面對英國軍事力量的強大,就更沒有獨立的自信了。

英國派去各殖民地統治的總督,權力非常大,為何卻沒人鬧獨立

二、落後的經濟和工業基礎。

英國之所以能擁有令列強聞風喪膽的堅船利炮,和其強大的經濟和工業基礎密不可分。類似印度,緬甸這些人口稠密的國家,雖然人口基數大,但是這些國家長期以來積貧積弱,工業基礎薄弱,經濟實力低下,被英國佔領淪為殖民地後,只能成為英國的原料產地和工業品傾銷市場。其生產力水平,軍事實力都極為落後。武器還停留在大刀長矛時代,即使靠著英國,引進少量現在武器和裝備,可維護保養的部件全依賴於英國供給,怎麼可能和全系統工業技術的英國進行對抗呢。

就像19世紀末時,英國和蘇丹之間的恩圖曼戰役一樣,僅幾千人的英國軍隊,憑藉先進的馬克沁機槍,幾分鐘之內就把衝鋒的蘇丹數萬軍隊打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有著這樣血淋淋的事例,工業和經濟落後的殖民地總督和土著首領們,又怎麼敢再生異心呢。

英國派去各殖民地統治的總督,權力非常大,為何卻沒人鬧獨立

三、忠於強大英國的殖民地。

英國總督們之所以能維持對殖民地的統治,歸根結底仰仗背後大英帝國的名號,一旦這些總督脫離英國,他在殖民地的威望將蕩然無存,就更別談搞什麼獨立了。

英國的統治,和西班牙等國對殖民地的橫徵暴斂相比,要溫和得多。英國不僅把民主的政治制度帶到當地,還投入大量資金,對當地進行建設,引進先進的工業和教育。從而使得大多數落後的殖民地,對英國心存感激。

即使是鬧獨立的北美十三州,當地也有近一半的居民,不願意脫離英國的統治,紛紛前往加拿大地區。等到美加戰爭時,這些人的後裔拿起武器,跟隨英國人一路打到了白宮,還在那裡放了一把火。

印度作為遭英國統治盤剝多年的殖民地,對於英國也是忠心耿耿。因為英國不僅為當地修建了當時世界最為發達的鐵路網,還為當地精英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像尼赫魯、甘地這些人都曾到英國進修,他們對英國都有很深的感情。

綜上所述,英國派往殖民地的總督們,鑑於英國強大的實力,通常不敢鬧獨立。即使有這種念頭,其獨立意願也不可能獲得殖民地民眾支援,一意孤行只會招致內外夾擊身敗名裂。

(參考資料:《從直接統治到間接統治》等)

TAG: 英國殖民地獨立總督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