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和劉備一前一後稱帝,直到10年後,孫權竟才稱帝

在三國中,孫權這位三國英雄,父兄發跡,孫權繼而臨危受命,對內討伐山越、開發經濟,對外抗衡魏蜀、開疆拓土,在江東開國稱帝,建立霸業。雖然他在位末年在政治上多有失當,引發繼承問題,又好巫信鬼,猜疑聽信讒言,不免讓人有晚節難全之嘆。但三國鼎立,缺一不可。孫權的文治武功不乏可觀之處,更可供後世借鏡。

曹丕和劉備一前一後稱帝,直到10年後,孫權竟才稱帝

當時曹丕是透過禪讓的方式,以合理合法的手段從漢朝手裡接過了天下的正統,而且當時的曹魏政權不僅建立起了國家的名號,與國家的制度更重要的是還有了國家的核心。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建安文學讓整個國家有了文化基礎,而當時的九品中正制更是讓國家有了選官制度。所以當時的曹魏政權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國家,有名號,有靈魂,有基礎。

曹丕和劉備一前一後稱帝,直到10年後,孫權竟才稱帝

至於劉備稱帝,話說連曹丕都廢漢成帝了,自然大漢的旗幟不能倒,正好曹丕來個神助攻,劉備稱帝就理所當然了,更重要的是稱帝一直就是老劉的夢想,不然早在荊州最落魄的時候,收一個義子,起個名字叫“劉封”,生一個兒子,起名叫“劉禪”,各取一個字,合起來就叫做“封禪”,在封建時代,誰有資格封禪?答案只有一個,皇帝!

曹丕和劉備一前一後稱帝,直到10年後,孫權竟才稱帝

曹丕、劉備稱帝后,江東的孫權也可以乘機稱帝,這樣三家就可以處於同等地位,也有利於孫權爭奪天下。為何孫權沒有乘機稱帝,反而要向曹丕稱臣,直到8年後,劉備、曹丕去世,他才稱帝呢?

孫權沒有急於稱帝,並不是他不想當皇帝,而是當時的條件不允許,孫權等了8年才稱帝,主要是他有這2點顧慮:

曹丕和劉備一前一後稱帝,直到10年後,孫權竟才稱帝

1。孫權沒膽量稱帝:當時,曹魏的家業最雄厚,蜀漢的勢頭最猛,孫權一樣也不佔。如果他不稱帝,那麼曹魏和蜀漢會捉對廝殺,打得不可開交。孫權其實只需要坐山觀虎鬥,等他們打得兩敗俱傷的時候,坐收漁翁之利就可以了。孫權不稱帝,大家都不會注意他。一稱帝,大家都會轉過來打他。本來一個打他,他都夠嗆,現在兩個都打他,他怎麼是對手呢?

2。孫權沒必要稱帝:曹丕之所以要稱帝,是想坐穩正堂盟主的位置,表明江山有代謝,他已經是新的王朝的皇帝了,藉此威服天下。劉備之所以要稱帝,是必須發表劉家人的聲音,表明劉家的江山並沒有斷絕。而這個表明,是有利於他召集天下有識之士,和曹魏對抗的。孫權稱帝,能得到什麼呢?什麼也沒有,所以,他完全沒有必要稱帝。

而孫權封王后,就可以設定丞相一職了,大家都一樣是張昭,畢竟張昭的江湖地位在那,但是孫權就是不讓張昭任丞相,而是給了孫紹,孫紹死後,大家又都推薦張昭做丞相,但是孫權始終不同意,又給了顧雍。當時機成熟了,孫權一系的勢力佔據高位,孫權也就毫不猶豫的稱帝了。

TAG: 孫權稱帝曹丕曹魏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