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平仲夜襲金營並不存在,與种師道爭功之說是宋欽宗掩蓋歷史真相

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變不僅僅是宋朝軍民的恥辱,也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難以磨滅的傷痕。在靖康之變前的抗金戰爭中,北宋面對南下的金國軍隊節節敗退,在歷史上留下了弱宋的名聲。而這些戰爭中北宋往往處於數量上的優勢,卻又造成了實戰中的潰敗,讓後世歷史愛好者們唏噓不已。在燕玖這段歷史時,宋金劫寨之戰是繞不開的話題。北宋在處於兵力絕對優勢,卻有是夜襲的情況下被金軍擊敗,讓後人們感到非常的不解。尤其是作為此戰的統帥,姚平仲積極要求出戰,失敗後卻一逃千里,躲到八十歲才出來,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姚平仲夜襲金營並不存在,與种師道爭功之說是宋欽宗掩蓋歷史真相

宋金劫寨之戰是靖康之恥前的重要戰役,其中藏著的種種疑點讓歷史愛好者們難以理解。按照史書的說法,這場戰役集中了北宋最後的精兵強將,集中優勢兵力由北宋名將姚平仲率軍偷襲金國大營。為了完成這次偷襲,宋欽宗還事先派康王趙構與金國元帥完顏宗望簽訂了合約,以麻痺其戰心。然而這次偷襲的結果卻是事與願違,佔據兵力優勢的宋軍不但沒能擊潰金軍,反而被其反殺。作為主帥的姚平仲更是誇張,戰敗後一套千里,直接跑到四川的山中躲了起來,讓南宋朝廷多次派人找他都沒有下落。

姚平仲夜襲金營並不存在,與种師道爭功之說是宋欽宗掩蓋歷史真相

這樣匪夷所思的事情在中國的史書上不少,但對於北宋被滅這段時間卻讓人感到非常不可思議。按照史書的說法,當時金軍南下包圍了東京汴梁城,宋欽宗一邊派人與金軍議和,一邊召集各地的宋軍勤王,而在勤王軍中最為有名的將領便是名將种師道和姚平仲。种師道便是《水滸傳》中的老種經略相公,他是北宋末年最有名的將領之一,在對抗西夏和遼國的戰爭都屢立功勳。而且他還是文人投筆從戎,所以在北宋軍中聲望極高。宋欽宗也對他抱有極高的期望,所以將他和李綱作為抵擋金軍侵略的重要將領。

姚平仲夜襲金營並不存在,與种師道爭功之說是宋欽宗掩蓋歷史真相

姚平仲也不簡單,是陝西的軍將世家出身,祖上姚兕、姚古都是北宋抵抗西夏的名將。他自幼便勇冠三軍,在與西夏作戰中立下赫赫功勞,受到關西豪傑的推崇,外號人稱“小太尉”。宋欽宗做太子時便聽說過姚平仲的名聲,非常地重視他。按照史書記載,金國包圍東京汴梁城時姚平仲也加入了勤王,並且主動向宋欽宗提出了夜襲金國營寨的想法。這個想法被軍隊主帥种師道反對,种師道希望等到他的弟弟种師中帶領的軍隊到東京匯合後再動手,並把日期定在春分之後。但姚平仲怕种師道搶功,於是向宋欽宗進言提前動手。

姚平仲夜襲金營並不存在,與种師道爭功之說是宋欽宗掩蓋歷史真相

據說當時北宋集結了勤王兵力四十餘萬,由姚平仲帶領偷襲金國營寨。這些軍隊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姚平仲伯父姚古帶來的,所以他有著十拿九穩的把握。同時宋欽宗還讓李綱率領東京本地的軍隊配合,力圖攻破金軍大營,救回康王趙構,撕毀之前簽訂的割地和約。但這次偷襲沒能成功,史書上說姚平仲攻破了兩個營壘,但讓金軍的主力跑了。這次偷襲的目的沒能達到,姚平仲當晚便丟下大軍潛逃,一夜之間逃了七百餘里。後來他躲到四川的大山中,朝廷派人搜尋都不知道下落。直到他八十歲才出來,把當時的情況公之於眾。

姚平仲夜襲金營並不存在,與种師道爭功之說是宋欽宗掩蓋歷史真相

這種說法被正史採納,姚平仲也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最能逃跑的將領之一。然而仔細分析這段歷史中的細節,卻發現很多不符合邏輯之處,存在很大的疑點。比如既然是偷襲,宋軍為何派了四十萬軍隊。要知道夜間打仗在古代本就不易,還派出如此大規模的軍隊,這種調動太容易打草驚蛇,這還是偷襲麼?姚平仲戰敗後為何既沒有討回東京汴梁城,也沒有討回他伯父姚古的軍隊,而是逃向四川?據說這次夜襲失敗是因為東京城有人洩露了訊息,但史書上對於如此重要的事情,卻沒有任何詳細的記錄,事後也沒有人追查。

姚平仲夜襲金營並不存在,與种師道爭功之說是宋欽宗掩蓋歷史真相

上述的種種疑點,既是漏洞百出,也不符合當時人的正常反應,讓很多歷史愛好者感到難以置信。如此重要的史料,史書上各種描述缺失,這使很多人懷疑這段歷史記載的真實性。查閱了兩宋之交的很多稗官野史和文人筆記後可以發現,這種情況其實隱藏了很大的問題。從這些文人們私自記下的文字來看,姚平仲偷襲金營的事情似乎並不存在,而是宋欽宗為了掩蓋自己失敗的軍事策略而搞出來的替罪羊。史書上所說的姚平仲、种師道、李綱等人都是宋欽宗失敗的替罪羊,也是掩蓋北宋抗金失敗而歪曲史實的記載。

姚平仲夜襲金營並不存在,與种師道爭功之說是宋欽宗掩蓋歷史真相

之所以如此否定這段歷史,是有著很多史料進行旁證的。正史中的這段是來自於陸游的《渭南集》,裡面有段專門記載姚平仲的小傳。按照這段小傳看,姚平仲在山中躲了幾十年,出來後居然還得道成仙了,這就太神奇了。雖然陸游是南宋有名的詩人,但這種太過超現實的記載,明顯是與現實情況不符的。

而從其他文人的筆記來看,關於這段歷史卻有不同的記載。南宋文集《山房集》中採納了當時文人筆記《林泉野錄》記載的兩則當時的邸報,從這兩則邸報來看,很明顯姚平仲是沒有參與這次夜襲的。似乎在這次戰爭發生之前,姚平仲在咸陽便已經掛印出逃了。

姚平仲夜襲金營並不存在,與种師道爭功之說是宋欽宗掩蓋歷史真相

第一則邸報是二月初一上報的,來自於咸陽方面。原文是,“京兆府亷訪奏咸陽縣公文,蓋據魏鑑狀,隨姚防禦徃河北宣司使喚,今月一日到咸陽縣安下,至四更,有排軍張岊輩稱不見了姚太尉,鑑即時報縣尉及親隨人,並印記封全解府。”從這段記載看,姚平仲在二月初一便出逃了,不可能參與二月初四的對金軍的作戰。按照其他史料記載,二月初一正是宋欽宗人和完顏宗望和談的日子,而二月十二的春分是种師道制定的反攻計劃的日子。所以姚平仲的出逃,說明他是沒有時間參與這次夜襲金國軍隊的行動。

姚平仲夜襲金營並不存在,與种師道爭功之說是宋欽宗掩蓋歷史真相

對於這次上報,宋欽宗回覆是“姚平仲身為統制,棄印而逃,可先次除名,令陜西諸路帥臣及提刑司收捉。”。然後又有邸報釋出,內容是“臣寮上言,近歲軍政不修,刑賞失當,姚平仲欲以都統制處之,而棄印逃亡,不畏典刑明矣。今縁自首止降一官,臣恐四方觀望,軍政未易修也。”接下來收到了二月初五宋欽宗的回覆,“平仲除名勒停,枷項蘄州編管。”從這段記載看,姚平仲出逃後不久便被抓了,然後宋欽宗下旨將其關押到蘄州。從最後一次回覆來看,正是夜襲金軍營寨的第二天,當年的二月初五。

姚平仲夜襲金營並不存在,與种師道爭功之說是宋欽宗掩蓋歷史真相

透過上述史料的記載,就能解釋很多正史記載中存在的諸多疑點。种師道原計劃是在二月十二的春分後反攻,到時候他弟弟种師中的軍隊也到了,就可以讓种師中掛帥出征。但是宋欽宗等不到春分了,提前了八天發動反攻。正史記載其原因是姚平仲怕种師中過來搶功,於是建議宋欽宗提前發動。若以上面史料看,宋欽宗提前發動不是姚平仲的建議,而是迫不得已。因為姚平仲是內定的夜襲主要將領,但因為提前脫逃,這使宋軍的偷襲計劃很可能暴露出來。宋欽宗為了不讓金軍有所準備,所以提前發動了這次夜襲。

姚平仲夜襲金營並不存在,與种師道爭功之說是宋欽宗掩蓋歷史真相

於是問題來了,既然姚平仲在夜襲發生前已經出逃,那麼誰代替他率領宋軍去夜襲金軍營寨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可以在《中興姓氏忠義錄》上找到,這上面記錄“上與大金講和,密譴可勝以兵五千往劫其寨。”從這個來看就比較合理的,領兵的將領是楊可勝,軍隊的數量只有五千。這種是非常符合夜襲的作戰要求的,因為軍隊太多容易暴露,太少又起不到夜襲的效果。而《金史》中記載的四十萬人,顯然是金國方面為了戰功湊數而來的。根據趙甡之的《中興遺史》記載,這次冒險夜襲,還是楊可勝主動向宋欽宗請戰的。

姚平仲夜襲金營並不存在,與种師道爭功之說是宋欽宗掩蓋歷史真相

按照上面記載,楊可勝事先就把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可勝奏曰:‘此行決危,又恐失國家遣親王宰相和議之信。臣欲作奏檢藏懷中,具言臣不侯王旨往擊賊。’上許之。”同時在《三朝北盟會編》記載楊可勝被俘後的情況是:“斡離不得可勝而問之曰:‘兩國已通和,又來劫寨,何也?’可勝曰:‘可勝以勤王兵到京師,三軍欲戰,故可勝率之以來,非朝庭之意也。’乃出懷中奏檢示之。斡離不怒,遂殺可勝。”由此可見,當時率軍隊夜襲金兵營寨的並非姚平仲,而是楊可勝。所以姚平仲夜襲失敗出逃的事情並不存在,完全是編造的偽史。

姚平仲夜襲金營並不存在,與种師道爭功之說是宋欽宗掩蓋歷史真相

這麼看來夜襲失敗的可能性是極大的,畢竟金兵有十萬大軍,而楊可勝只有五千。哪怕是透過講和麻痺完顏宗望,還佔據了夜襲的便宜,但這種仗也是極其冒險的。更何況當時金國軍隊正處於巔峰,而宋軍早就腐敗不堪,怎麼可能取勝?姚平仲是西軍大將,對宋軍的腐敗心知肚明,所以他在前往東京汴梁城勤王之前出逃就很能理解了。當時姚平仲的伯父姚古是西軍統帥之一,姚家在西軍中聲望極高。宋欽宗還要靠著姚家的軍隊勤王反攻,自然不能把事情公佈,只能把姚平仲扣下,偽造其出逃的說法,掩蓋其是事實真相。

姚平仲夜襲金營並不存在,與种師道爭功之說是宋欽宗掩蓋歷史真相

宋欽宗這麼做除了怕姚古等西軍將領陣前反水外,還有個原因便是遭到了來自投降派的壓力。投降派本身就反對這次偷襲,而且洩漏這次偷襲的也可能是投降派官員。事情失敗了宋欽宗既怕完顏宗望以為為藉口再度攻打東京汴梁城,又不想背上毀壞和約的名聲,為了搪塞投降派,便把李綱和种師道推了出來背黑鍋。這個事情也引發了太學生的反對,最終宋欽宗又不得不讓李綱和种師道出來平定太學生們的情緒。因為出現了這些反覆,宋欽宗被投降派的李邦彥等人抓住了口實,只能把這場大戲唱到底。

姚平仲夜襲金營並不存在,與种師道爭功之說是宋欽宗掩蓋歷史真相

因為在偷襲之前做的捷報模版上,已經寫上了姚平仲的名字,而且這個模版都已經發下去了。如果再下令修改,不但暴露姚平仲出逃被抓的事實,而且還把宋欽宗違反和約偷襲的事情暴露出來。為了掩蓋這些事實,所以宋朝的歷史記錄只能將錯就錯,把偷襲失敗扣在姚平仲的頭上。而又不能讓姚平仲擔太大的罪責,影響朝廷和西軍的關係,所以編撰了一個出逃到四川大山中躲避的事情。陸游寫筆記時也道聽途說,把這段當作正史寫進去。由於陸游名氣太大,所以這段偽造歷史被後來編撰《宋史》的人採納,才出現現在的情況。

姚平仲夜襲金營並不存在,與种師道爭功之說是宋欽宗掩蓋歷史真相

從這個案子來看,整個戰爭形態就是宋欽宗一意孤行搞出來的糊塗賬。他違背軍事規律,強行要搞偷襲金軍營寨的事情,結果卻一敗塗地。他為了掩蓋歷史真相,所以把責任推到姚平仲、李綱、种師道的身上,卻搞得主戰派非常被動。這種情況被投降派抓住機會窮追猛打,使得主戰派成為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由此可見宋欽宗在靖康之變中被抓並不冤,以他這種政治水平還一意孤行的瞎折騰,最終只能害人害己。而他的這種行為不但敗壞了宋軍抗金的大業,還破壞了宋朝朝廷的政治風氣,靖康之恥的屈辱也就成了必然。

TAG: 姚平仲宋欽宗夜襲偷襲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