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蠱之禍:武帝本意為太子鋪平道路,沒想到逼死了太子

巫蠱之禍是漢武帝晚年時期爆發的一場重大政治事件,這一場政治事件牽扯了十幾萬人,對漢朝的影響非常深遠,甚至還有一些人認為巫蠱之禍動搖了西漢的國本。目前史學界對巫蠱之禍的起因爭議非常大,有一部分認為這是因為漢武帝老年昏聵導致的,但也有部分學者認為這是權力鬥爭引起的,只不過有部分勢力推波助瀾才導致這種惡果出現。今天江郎帶大家再探巫蠱之禍的性質以及影響,看看巫蠱之禍是如何牽扯到數十萬人的。

在瞭解“巫蠱之禍”前我們需要探明一下參與的政治勢力,這幾股勢力為了自己的目的、利益共同促成了“巫蠱之亂”。

參與巫蠱之禍的政治勢力

1:漢武帝

漢武帝代表的就是皇權,至高無上的權力。

巫蠱之禍:武帝本意為太子鋪平道路,沒想到逼死了太子

2:酷吏勢力

漢武帝的治國理念偏向於“以暴制暴”,對於那些不安分的勢力漢武帝往往是用酷吏、特務解決的。比如廢后(陳皇后)的時候漢武帝讓張湯調查巫蠱事件,張湯善於揣摩聖意,他借題發揮牽連了三百多人,深得漢武帝好評。漢武帝權力慾望極強,嚐到甜頭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以至於:“上用法嚴,多任深刻吏。”在漢武帝時期尤其是晚年時期酷吏是一大政治勢力,代表人物就是江充之流。

3:太子(劉據)黨

太子黨就是以太子為核心的政治勢力,其主要人物都是一些持仁政觀點的長者(石德、張賀等人)。漢武帝的執政理念比較激進,所用之人也都是一些酷吏,但是太子和漢武帝截然相反,太子比較傾向於仁政,而那些不得志的仁厚長者自然投其所好,圍在太子的身邊了,史書有明文記載“群臣寬厚長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毀之”。田餘慶認為這一派勢力代表著“守文”勢力,但是閻步克認為這群人是政治投機客,史學界對這一派的定義還沒統一意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當時有一批勢力是以太子為核心的。這批勢力不是來自於外戚,是來自朝臣的政治勢力。但是也正是因為這批人追隨導致太子得罪了酷吏勢力,因為酷吏和仁者完全就是對立的,執政理念完全不一樣。

巫蠱之禍:武帝本意為太子鋪平道路,沒想到逼死了太子

4:以衛霍為核心的新興軍功勢力

這一方派系的特點為:衛霍、軍功。衛青和太子的關係可不一般,衛青是太子的舅舅,也就是未來的外戚集團。同時還要點明衛青是以外戚出身起家,但是自己又靠軍功發家。漢武帝時期漢朝對匈奴採取強硬措施,數次北伐產生了一批新興軍功勢力。衛青、霍去病屬下將領僅明文記載封侯的就有24人,成為將軍的有16人(資料見《漢武帝時期的新興軍功集團》)。這24人未必都忠於衛青,但是多多少少都有恩於衛青,其中還有一些人(蘇建)勸衛青廣招門客。這是什麼意思?是要組建自己的政治小勢力嗎?雖然最後沒有招門客,但是最起碼我們能知道這24人裡面肯定有一些人是比較偏向於衛青的。如果未來太子當了皇帝,那麼衛青靠他的身份、資歷當大將軍十拿九穩,對軍權的掌握也勢必上一個層次。這批勢力是太子黨的可用勢力,但也有可能是“潘多拉魔盒”,稍有不慎就會重蹈外戚專權的覆轍。

巫蠱之禍:武帝本意為太子鋪平道路,沒想到逼死了太子

5:李家外戚勢力

這個李家勢力是以李夫人、李廣利為首的外戚勢力,這個勢力在漢武帝晚年(衛家衰弱)時崛起,在當時後宮裡面有李夫人(生皇子劉髆),軍隊裡面有李廣利(李夫人的哥哥),朝廷裡面有丞相劉屈氂(與李廣利是親家),是一股不小的勢力。他們的目的非常清晰,那就是想要皇帝廢長立幼,立劉髆為儲君。這一家外戚勢力與衛家是對立的,因為未來儲君只能有一位。

巫蠱之禍的主要內容

漢武帝為保全太子著手打壓以衛霍為首的勢力

巫蠱之禍是漢武帝開頭的,不過最初巫蠱之禍的矛頭並不是太子,而是以衛霍為首的勢力。在當時衛青的勢力非常大,我們列舉幾個代表人物:太子(衛青外甥)、皇后(衛青姐姐)、大司馬(霍去病,衛青外甥)、大將軍(衛青本人)、丞相(衛青親家)。這股勢力加起來你怕不怕?漢武帝本身猜忌心就重,而且對外戚尤其敏感。要知道漢武帝幼年的時候長公主對朝政干預嚴重,竇太后生前漢武帝就是一個傀儡。直到漢武帝寵幸衛子夫,並且利用衛氏、酷吏才逐漸廢掉陳皇后,並且嚴重削弱了竇氏對朝政的影響。

漢武帝自身就做了一段時間的傀儡,他怎麼能讓自己的兒子重蹈覆轍哪?因此漢武帝晚年發動了巫蠱之亂,其主要矛頭就是對準了以衛霍為首的政治勢力。後世有部分人認為漢武帝在晚年的時候起了“廢長立幼”的念頭,其主要依據就是:“上嫌其能少不類己,而所幸王夫人生子兩,李姬生子旦、青,李夫人生子髓。皇后、太子寵浸衰,常有不自安之意。”這句話。但是這句話說完之後漢武帝又對衛青說:“太子敦重好靜,必能安天下,不使朕憂。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於太子者乎!聞皇后與太子有不安之意,豈有之邪?可以意曉之。”太子是漢武帝精心培養的接班人,在當時除了太子還有誰能承繼大統?

巫蠱之禍:武帝本意為太子鋪平道路,沒想到逼死了太子

衛青、霍去病生前漢武帝絲毫沒有廢長立幼的念頭,霍去病也是妥妥的太子黨,為給太子開路霍去病提前請皇帝分封諸子為王。但非常遺憾的是隨著衛青、霍去病的去世,漢武帝猶豫了。衛青對他忠心耿耿這個是沒爭議的,但是其他人能像衛青這樣嗎?在這種情況下衛霍的殘餘勢力就成了不穩定因素,就成了皇權的阻礙。江郎認為漢武帝對衛家下手的主要原因是衛青、霍去病的去世導致的,而不是所謂的擔心外戚專權。當然了,很多人會說外戚不靠譜,但是我想說沒有外戚更不靠譜。外戚專權一般都是因為皇帝年幼導致的,但此時太子並不年幼,而且有一定的理政經驗,外戚專權的可能性並不大。

而且對太子黨動刀不符合太子的利益,在當時朝廷中的政治勢力非常複雜,沒有外戚誰給太子保駕護航?漢武帝出征南越的時候就希望得到列侯(漢朝開國功臣勢力)的響應,但是列侯們都不希望再出現軍功勢力,因此紛紛反對。史書記載:“列侯以百數,皆莫求從軍擊羌、越”太子仁厚,怎麼駕馭這批舊列侯?後世認為漢武帝對衛家勢力下手是擔心外戚專權,其主要依據就是漢武帝“殺母立子”。但是這兩個情況完全不一樣,劉弗陵和太子完全不能比。劉弗陵年幼、太子年長;劉弗陵毫無根基、太子有一批追隨者。

綜上所述:江郎認為漢武帝對衛家動刀的主要原因是衛青、霍去病這兩個鐵桿支援太子的人去世了,為了能讓太子順利繼承大統決定對衛家動刀。史學界的主要觀點就是漢武帝擔心衛家專權所以才對衛家下手的,但如果把衛家提前清理出局,那麼誰為太子保駕護航?其他皇子都有孃家撐腰,太子怎麼辦?而且當時李廣利是大將軍,如果提前把衛家掃出局,那萬一李廣利發難怎麼辦?漢武帝生前就做了部署,衛青擢升為太尉,李廣利為大將軍,兩人互相掣肘,李家無法顛覆衛家,衛家也無法滅了李家。保證了太子地位不被顛覆,又讓衛家無法專權。因此漢武帝早期發動巫蠱之禍本質上就是他替太子淌了一次水,適當的敲打了衛家(殺公孫賀父子、衛青兒子、陽石公主),但是還不至於把衛家滿門抄斬。

巫蠱之禍:武帝本意為太子鋪平道路,沒想到逼死了太子

很多人把漢武帝削弱衛家當成廢長立幼的準備工作,我認為這還是不太合適的,如果漢武帝想要廢長立幼,那麼他就可以直接對太子黨下手。但是他並沒有對太子黨下手,這就說明說明武帝認可太子的理政觀念,只不過想盡可能幫太子解決孃家掣肘的問題,好讓太子可以順利掌握皇權。當然了也有可能是漢武帝想要削弱太子的勢力,但是這些都上升不到“廢長立幼”的地步。一個最簡單的邏輯,漢武帝擔心衛氏造反難道就不擔心李氏專權嗎?太子好歹還有理政經驗,還有自己的追隨者,劉髆有什麼?

太子黨為保全利益促使太子發動政變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衛氏被敲打的訊息迅速傳來,隨即而來的就是各種猜想。衛氏是不是不行了?太子是不是不行了?我們後世對此事的猜疑都非常大,跟別說在當時了。有一次太子的隨從坐著馬車在馳道行駛,這事被江充看見了。太子派人去向江充求情,大致意思就是我沒好好管手下的人,這次的事希望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正常情況下一般人都會就坡下驢,畢竟這是太子,未來的統治者。但是沒成想江充把這事報告給了漢武帝,這件事就有點意思了,江充為什麼敢得罪太子?要知道此時武帝年紀大了,很有可能見不到明天的太陽,在這種情況下一般人都會搶著巴結太子,為什麼他反其道而行之?

巫蠱之禍:武帝本意為太子鋪平道路,沒想到逼死了太子

太子黨的人意識到了這一點,對太子說:“皇帝在甘泉宮,你和皇后都見不到面,皇帝在不在都未可知,現在奸臣如此誣陷你,難道你忘了扶蘇的悲劇了嗎?”石德把太子比喻成扶蘇,那麼胡亥是誰?很明顯,胡亥就是劉髆。太子黨直接激化了矛盾,認為這是對太子的挑戰。於是就爆發了巫蠱之亂,其實這次巫蠱之亂本質上就是仁政勢力對酷吏勢力、衛家對李家的一場政治鬥爭。漢武帝得知後說太子害怕江充,所以才這樣,很顯然武帝也不認為太子要造反,於是就派使者去召太子前來。但是使者不敢去,所以謊報太子造反,這才激怒了漢武帝。皇權與東宮的博弈正式開始,此時漢武帝已經沒什麼人可以用了,只能用李家的人(衛家人都跟著太子去了),因此讓丞相去鎮壓太子。

巫蠱之禍:武帝本意為太子鋪平道路,沒想到逼死了太子

皇權開動之後效果是驚人的,太子迅速落敗。但是太子落敗之後漢武帝反映過來了,他只聽信了一面之詞,根本不瞭解太子到底在做什麼,為了避免再錯下去,漢武帝下令將江充滿門抄斬、蘇文燒死、對太子用刀兵的人滿門抄斬。但是為時已晚,太子已經自殺了,漢武帝精心培養的接班人就這麼沒了。事情水落石出後漢武帝才反應過來,因此開始殺了丞相,並且大肆牽連李家人。李廣利聽說這事之後都不敢回國,出擊匈奴之後兵敗投降了。有意思的是劉屈氂死之前還試圖謀立劉髆為帝,很明顯劉屈氂在這次政治博弈中偏向劉髆,太子被逼反的可能性非常大。

巫蠱之禍性質及影響

1:權力鬥爭的悲劇

這場政治事件完全是權力鬥爭的悲劇,酷吏勢力為了維持自己的利益攻擊政見不合的太子,而太子黨為了保全自身利益促使太子發動政變,李家人為了謀求最大的利益在其中推波助瀾,皇帝為了維持皇權大肆殺戮。這些人有對錯嗎?沒有對錯,有的只是自身利益而已。此次巫蠱之禍本意上是利用酷吏打擊衛氏,但是引發了蝴蝶效應。酷吏勢力和李家都想要讓武帝廢長立幼,因此紛紛推波助瀾,促使巫蠱之禍的規模變大。而這場悲劇製造造成的後果如下:

1:太子死了:漢武帝精心培養的接班人死了,權力無法順利交替,以至於出現霍光專權的情況。如果霍光動歪腦筋,那麼大漢江山很有可能傾覆。幸運的是霍光沒有辜負武帝,因此即使霍光家庭造反漢宣帝都沒有抹殺霍光的貢獻,仍然把霍光定為麒麟閣第一功臣。

2:牽連人數太多:此次牽連人數數十萬,大量政治精英被殺導致國本動搖,雖然沒有亡國,但是卻讓漢朝由盛轉衰。如果不是漢宣帝的中興,漢朝壽命難說。外戚、朝臣、新興軍功勢力都遭到了折損,這就導致地主階級的壯大,地主趁機大肆兼併土地,並且一發不和收拾,兩漢滅亡的原因都繞不過土地兼併。

TAG: 太子漢武帝勢力衛青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