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為什麼要規勸齊景公減輕役與賦稅?晏子為什麼要規勸齊景公?

晏子不僅多次犯顏直諫或者藉機會規勸齊景公,讓他減輕徭役與賦稅,顧及人民的疾苦。而且他 自己很注意廉潔,總是身體力行。

據《左傳 昭公十年》和《晏子春秋》記載,齊國統治集團中有欒氏、高氏與田氏和鮑氏幾個大貴族,他們之間有著尖銳的矛盾。欒氏與高氏想要驅逐田氏與鮑氏。這兩大集團都想要找晏子,晏子都予以拒絕。

後來田氏與鮑氏勝利了,欒氏與高氏只得逃往外國。就在這時,勝利的田氏打算分掉逃走後那兩家族的財產。就在這時,晏子卻出來制止,說這不符合制度,你一定要把對方的財產交給君主。他對田氏的田桓子明確地說:“且嬰聞之,廉者,政之本也;讓者,德之主也。欒、高不讓,以至此禍,可毋慎乎!”這意思是:我晏嬰聽說過,廉潔是政治的根本,謙讓是道德的主體。欒氏、高氏不謙讓,因而遭到了這樣的禍患,難道可以不慎重麼!可見,晏子對廉潔的重視,他把廉潔看作政治的根本。

晏子為什麼要規勸齊景公減輕役與賦稅?晏子為什麼要規勸齊景公?

曾經擁有實權的大貴族慶封逃亡到國外去了,齊景公就把慶封的封地分給大臣們,晏子分得了北殿邊上六十個邑,可是晏子卻一再辭謝。有位大夫對晏子說:“富足是人們都盼望的,您為什麼偏偏要拒絕呢?”晏子又講了一番道理,最後說道:“利過則為敗,吾不敢貪多,所謂幅也。”意思是說,利益超過了規定,就會因此遭到禍害,我不敢貪多求得利益,這就是所說的遵守規定。

晏子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TAG: 晏子田氏欒氏高氏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