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那麼大,皇帝住在哪?順治、康熙、乾清宮的名氣居然這麼大

故宮那麼大,皇帝住在哪?順治、康熙、乾清宮的名氣居然這麼大

故宮最為中國皇權的象徵,一直都是中國古代建築的集大成者和最高典範,其中的建築更是秉承了中國傳統建築思維的中軸線思維,對稱之美一直都是中國傳統審美的重要方式。

但是故宮那麼大,皇帝住在哪?順治皇帝、康熙皇帝住在乾清宮,乾清宮的名氣也比較大,屬於後三殿之一。

乾清宮是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的第一座宮殿,乾清宮取名來源於《道德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為天下貞。”

故宮那麼大,皇帝住在哪?順治、康熙、乾清宮的名氣居然這麼大

故宮的著名宮殿中,只有養心殿不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這是因為,從雍正皇帝開始,清代帝王都搬到中軸線西側的養心殿居住了,而不住原來的正式寢宮“乾清宮”。

養心殿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微縮版的紫禁城了。儘管和乾清宮這樣高大的大殿相比,養心殿沒有建在高臺,貌似低矮了很多,但是養心殿本身是一大片獨立的、功能齊全的宮殿區,既有“前朝區”可以讓皇帝辦公,又有“後寢區”可以讓皇帝居住。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說的就是養心殿。

養心殿雖然不在中軸線上,但地理位置十分便利,可以說是四通八達:往南出乾清門,就是軍機處;往北去永壽宮,就是妃子們住的地方;往東是乾清宮;往西是太后住的慈寧宮。不得不說,雍正皇帝選養心殿作為自己的寢宮,還是做過一番研究的。

故宮那麼大,皇帝住在哪?順治、康熙、乾清宮的名氣居然這麼大

在養心殿正殿內召見大臣、處理日常政務,是從雍正皇帝開始的,此前,大臣們上朝都要露天站在乾清門外的廣場上。也是從雍正開始,養心殿成為清代的皇權中心。

養心殿中間的正殿設有皇帝寶座,在寶座的正上方有一個匾額,寫著“中正仁和”,這是雍正皇帝的手書,是雍正用來提醒自己:作為一國之君要中正、不偏斜,並且貫徹儒家思想,以“仁”為本,才能透過治理讓天下和諧。

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地方,就在養心殿的東暖閣,形式就是用一道黃紗簾把東暖閣分成兩部分,外面大的一部分有皇帝寶座,皇帝可以直接和大臣見面說話。黃紗簾在寶座後面,慈禧太后坐在紗簾隔成的小間裡,不能直接和大臣見面,但一樣能發號施令。

故宮那麼大,皇帝住在哪?順治、康熙、乾清宮的名氣居然這麼大

養心殿的西暖閣,因為乾隆皇帝的“三希堂”而聞名。乾隆皇帝把西暖閣隔成了兩間,最西邊末梢的小間不足八平方米,有一種說法說,故宮的房間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這個半間就是指“三希堂”。

“三希堂”這個名字,一般人認為,源自乾隆皇帝在這兒收藏的三本稀(古代“希”通“稀”)世名帖: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貼》和王珣的《伯遠帖》。但乾隆皇帝自己解釋,是指勉勵自己不斷進步的三句話:“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翻譯一下,就是說:讀書人總想成為賢人,成了賢人又想成聖人,成了聖人又希望能通天命,什麼都知道。

養心殿的西暖閣曾經是雍正皇帝休息的地方,即便是休息的地方也被“工作狂”雍正掛滿了勉勵自己“好好工作”的手書。比如雍正手書的“勤政親賢”匾額,還有一副雍正手書的楹聯:“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意思是說皇帝是治理天下的,要心裡裝著天下百姓,而不是讓天下百姓來侍奉皇帝一個人。

故宮那麼大,皇帝住在哪?順治、康熙、乾清宮的名氣居然這麼大

但是歸根結底,養心殿似乎只是一個偏殿而已,為什麼從雍正開始之後的皇帝,都要住在這裡呢,主要還是雍正帶的頭。

1722年12月20日,康熙皇帝駕崩於暢春園,終年68歲。康熙皇帝死後,雍正皇帝繼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九龍奪嫡的結果,託現在影視劇的福,四爺八爺已經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角色了。

九龍奪嫡很多事都是虛構的,尤其是那個傳位詔書,本來是要傳位給十四,新增一個一筆,把十字改成於,皇位就送十四變成了老四,這個明顯是胡扯,因為繁體字根本不是這個於,而其當時的詔書都是滿漢雙文。

故宮那麼大,皇帝住在哪?順治、康熙、乾清宮的名氣居然這麼大

故事是假,但是剛剛繼位人心浮動是真,康熙皇帝死後在他生前居住過的乾清宮停靈,雍正皇帝在養心殿守喪。

而雍正為了孝道,並沒有急於搬進乾清宮,久而久之,乾脆就在養心殿住下了,不過雍正發現這個地方住起來非常舒服。

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就養心殿與西六宮、御膳房、乾清宮、慈寧宮等地緊密相連,便於工作、進膳和睡覺。

故宮那麼大,皇帝住在哪?順治、康熙、乾清宮的名氣居然這麼大

對於“工作狂”雍正皇帝來說,能夠在寢宮內就把衣食住行都搞定,這實在是太方便了,於是養心殿就成了雍正的日常居所,而這個傳統也一直被延續了下來,至於他是不是在中軸線上,也沒人在乎那麼多了。

故宮那麼大,皇帝住在哪?順治、康熙、乾清宮的名氣居然這麼大

TAG: 養心殿雍正皇帝雍正清宮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