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拾零

一日,朋友說閱讀古小說文中有“道士做法,口唸符咒”的情節,問是什麼“神操作”?

道教咒語中有一種最為常見的“符咒”,那就是“急急如律令”。我們經常會在書中、影視作品中見見到它的影子,那麼,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來源根據呢?

傳統文化拾零

(▲天師張道陵像 )

道教和佛教一樣,都是經過了從思想到宗教的嬗變。思想一經變成宗教,就自然出現了若干的規章制度,違反者自然也就要受到相應的處罰,連帶著就要有一些維護這些規章制度的手段,因此,呼喚那些執行者的法術和咒語就自然而言的出現了。

張道陵(注:張陵,道教稱張道陵,字輔漢,沛國豐邑今江蘇豐縣人。生於東漢光武帝的公元34年。他的八世祖為“漢初三傑”之一的留侯張良。)是把道家思想宗教化的第一人。他出身於官宦世家,是西漢張良的十世孫,又曾經擔任過江州令,熟悉官府的律令和公文格式(漢代公文中往往有如律令的字樣)。因此,張道陵在所謂的做法降妖過程中,就沿用了官府公文的格式,就連所用的黃紙(俗稱的黃表紙)也是沿用了官府公文用紙的顏色,這也就是國人一直沿用了幾千年的祭祀祖先和神祇所用黃紙的來源。

傳統文化拾零

(▲龍的形象 )

其實,所謂的“急急如律令”最早所用之處是在軍中,尤其是水軍中。古人的思想很樸素,他們認為,水中是有著神靈的,因此,在水軍出征之時就需要來祭祀水神,讓水中的龍神來護持軍隊。其程式是這樣的,首先要由軍中的將領用黃紙書寫“禮無不報,神其聽之,急急如律令”的內容,然後投入水中。水中的龍神得到命令後,就會自然而言的來護持水軍了。

今人一般會有一個誤區,認為水中的龍神就是龍王,其實大謬矣!因為在漢代,所謂的龍神僅是一個小神祇而已,其地位最多不過和土地、山神是一個級別的。試想,如果龍神就是龍王,以區區一個軍中將領,哪裡能夠這麼大的權力來命令龍王呢?我國的龍崇拜從何時而起,是存在著很多爭議的,但以筆者估計,最早不應該早於東漢時期。在這之前那些上古先賢們的神蹟要麼是“履大人跡”(注:傳說“有邰氏”之女姜原,履巨人腳印而生后稷,后稷為周室之祖)、要麼是“吞玄鳥卵”(注:《史記 秦本紀》記載: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要麼是溲於豕牢(注:

列女傳

裡面說周文王姬發之母太任

溲於豕牢

而生文王

”,

豕牢

就是豬圈,

太任到豬圈去小便的時候

生下了文王)、要麼就是天生異像(注:傳說晉文公重瞳、駢肋),可是就是沒有見過有自稱為龍子龍孫的。

傳統文化拾零

(▲龍的形象 )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後人們卻並不理解前人記載的真實含義,人為地望文生義曲解了很多內容。如“太任溲於豕牢而生文王”,今人們的解釋都是太任在小便的時候把周文王生在了豬圈裡。其實,這個解釋是錯誤的。正確的解釋是,太任生周文王的時候,順利地就像在廁所小便一樣順暢(古人生育存活率低,順產就是有神異)。我們先人們的思想很樸素,在記錄這些神蹟的時候自然也就沒有什麼華麗的語言了。再比如晉文公重耳,生下來的時候就是重瞳駢肋,意思就是說長了雙瞳仁,肋骨之間沒有縫隙,被視為具有人品貴重的特徵,所以被命名為重(zhong)耳,意思是貴重的意思。可是,我們今人卻把重(zhong)字讀成了重(chong)耳,這些都是今人不求甚解的表現。至於駢肋,也就是肋骨之間沒有縫隙,武術家們會喜歡,這就意味著天生具有抗擊打能力......哈哈、有點跑題了!

傳統文化拾零

(▲龍的形象 )

那麼,漢高祖劉邦的事蹟又如何來解釋呢?其實很簡單,這就是為了呼應自戰國時期興起,漢朝重拾牙慧的“五德終始”(注:五德終始說是

中國

戰國時期的陰陽家

鄒衍

所主張的

歷史觀念

。"

五德

"是指五行木、火、土、金、

所代表的五種

德性

。"

終始

"指"五德"的週而復始的迴圈運轉。鄒衍常常以這個學說來為歷史變遷、王朝興衰作解釋。)說而已。漢朝雖然自漢武帝時期開始實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這只是為了漢朝的統治需要。漢武帝利用了儒術中有利於自身統治的那一面,快速地統一了思想,完成了開疆擴土的需要。可是,隨著漢武帝不斷的開疆擴土、好大喜功,漢朝自文景時期所積攢的財富幾乎被揮霍一空。為了控制漢武帝那“窮兵黷武”的慾望,董仲舒在儒家學說中加入了天人感應的理論,並且又把戰國時期陰陽家鄒衍的“五德終始”說納入了儒家體系中,希望藉此來警示漢武帝。因此,《史記》中記載的漢高祖是因為其母劉媼被蒼龍距腹而生的神蹟就是這樣被炮製出來的。並且,把這個神蹟加入《史記》絕不是司馬遷所為,最早被羼入也應該是在東漢時期。要說明的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史記》,歷史學者認為已經遠遠不是司馬遷的原作了。在歷史的發展程序中,《史記》不斷地被統治階級羼入了有利於其自身統治的因素,《史記》已經變味了!

傳統文化拾零

(▲《史記》 圖片)

事情到了宋徽宗時期發生了轉變。宋徽宗在遇到道教騙術大師林靈素(注:林靈素為

北宋

著名道士,以神通威名於世,為神霄派領袖級人物,宋徽宗賜號通真達靈先生,加號元妙先生、金門羽客。北宋徽宗失國的原因,其中之一即:溺信虛無,怠棄國政,困竭民力。其中促其達到"溺信"程度的首魁是林靈素。)之後,被忽悠的認為自己曾經到過天宮,是天界帝君轉世。所以,宋徽宗夢醒之後,馬上就自稱為道君皇帝,並封全天下的龍神為龍王。如此以來,龍神的地位飆升,軍中還哪裡敢用“急急如律令”這種口吻來命令一個王爵呢?

從此以後,“急急如律令”就成為了道教的專用咒語,在北宋之後的王朝中再也沒有出現在軍隊中。

傳統文化拾零

(▲急急如律令圖 )

道家符咒多如牛毛,筆者擇其常用的“咒語”略說幾句!

道家有一首詩詞《生》——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生天生地生仙佛,自本自根又自然。

日月星辰所附麗,山川海嶽皆皈依。

TAG: 龍神急急如律令史記五德太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