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朝老百姓造假的手段,可看出他們有多“聰明”

大明王朝的戶口簿,官方叫法為黃冊,記錄老百姓的戶籍及田畝資料。

黃冊是明帝國維持運轉的重要資料,所以關於每個老百姓的利益。凡涉及利益的土壤,就會滋生一些篡改的想法和需求。

舉個例子,張三有十畝田,那就要交相應的稅。張三不想交那麼多稅怎麼辦?改田畝資料。

再比如李四是軍戶,要派兩個兒子去服役,李四不想送兒子去怎麼辦?改人口資料。

普通的小打小鬧,我們今天就不提了,直接聊下比較“高明”的篡改手段。

今天就聊第一種:鑽漏洞,找bug。

再嚴苛的流程,難免都會有漏洞。

明朝的黃冊稽核其實非常嚴格,地方統計好交上去後,會有專門的人(監生)來檢查,檢查不對的,戶部會打回地方讓他們修改。第二遍檢查無誤後才會審批透過,送入黃冊庫。

這聽上去沒有作弊的空間啊,但請不要小看這些老百姓。

很快就有聰明的人發現了漏洞。原來監生在第二次檢查的時候,只會看第一次錯的地方,其他內容不會再看。

這就好辦了。老百姓想了一招:聲東擊西。

從明朝老百姓造假的手段,可看出他們有多“聰明”

我們還是透過舉例來說明。

張三有兩畝地和一頭牛,為了避稅,他不想上報。張三賄luo村長幫他想辦法。

村長先老老實實把張三的這些財產登記進去,但是故意把李四家的人口少寫一個人。

裡冊交上去之後,果然,上面發現李四家人口不對,於是打回來讓修改。

好了,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張三的村長,老老實實地把李四家少的一口人加上,但同時卻偷偷刪掉了張三家的兩畝地和一頭牛。反正,監生複查的時候,只看錯的地方。

果然,修改的冊子再次被送上去後,監生看了下,李四家人口確實改了,那就pass吧。

就這樣利用流程上的漏洞,張三家篡改的資料順利進入黃冊庫,這份相當於是官方資料。以後萬一張三遇到什麼糾紛,就可以調黃冊庫調存檔為自己辯解。

不得不說,這招玩得實在高。你們認為大明百姓聰明嗎?

但是朝廷也不是傻子,很快就發現了規則上的漏洞,上述這一招很快就不管用了。

但請永遠不要低估明朝民間的“智慧”,因為字數有限,明天我們接著聊這招不管用後,他們又想出來什麼“絕妙的法子”。

TAG: 李四監生漏洞黃冊庫黃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