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澶淵之盟”?如何認識評價“澶淵之盟”?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大家比較熟悉,他最早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概念,最近又從中國古代史挖掘出了新概念“澶淵之盟”,所以,現在談論“澶淵之盟”的也多了起來。

艾利森是何用心暫且不論,本文著重探討弄清楚“澶淵之盟”到底是怎麼會事?如何認識評價“澶淵之盟”?

什麼是“澶淵之盟”?如何認識評價“澶淵之盟”?

一、什麼是“澶淵之盟”?

中原王朝從後周柴榮開始,就想奪回被遼國侵佔的燕雲十六州,後來宋取代後周,宋遼戰爭長達25年,就是為了爭奪燕雲十六州(即燕、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共十六州,在今北京、天津全境及河北山西部分地區)。

燕雲十六州不僅僅是農業手工業發達地區,更是中原地區抵禦北方遊牧民族侵入中原的戰略屏障。

由於宋太宗趙光義兩次北伐失敗,朝廷上下怯戰,正是基於此,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耶律隆緒以收復瓦橋關(今河北雄縣舊南關)為名,親率大軍深入宋境,一路勢入破竹。遼軍主帥蕭撻凜攻破遂城,生俘宋將王先知,又力攻定州,俘虜宋朝雲州觀察使王繼忠。

什麼是“澶淵之盟”?如何認識評價“澶淵之盟”?

宋廷朝野震動,宋真宗趙恆畏敵,欲遷都南逃,只有宰相寇準力陳不僅不能逃跑,還要求宋真宗趙恆御駕親征。宋真宗趙恆被迫北上。這時寇準倚重的將領是在歷次抗遼戰鬥中屢立戰功的楊嗣和楊延朗(楊業之子,後改名延昭)等人。楊延朗上疏,建議“飭諸軍,扼其要路,眾可殲焉,即幽、易數州可襲而取”,但未被採納。

遼軍主力集中於瀛州(今河北河間)城下,日夜不停攻城,宋軍守將季延渥死守城池,激戰十多天未下。蕭撻凜、蕭觀音奴二人率軍攻克祁州,蕭太后等人率軍與之會合,合力進攻冀州、貝州(今河北清河),遼軍又攻克德清(今清豐),進而三面包圍澶州(今濮陽),宋將李繼隆死守澶州城門不出。

這時遼朝統軍蕭撻凜恃勇,率數十輕騎在澶州城下巡視。宋軍大將張環(一說周文質)以八牛床子駑射中蕭撻凜頭部,蕭墜馬而亡。遼軍士氣大挫,不得已後撤,蕭太后等人聞蕭撻凜死,痛哭不已,為之“輟朝五日”。

此時宋真宗趙恆一行抵澶州。遼軍已撤,宋真宗膽怯,仍不敢登城樓,寇準硬是拉著宋真宗的衣袖,才把宋真宗趙恆拽上澶州城門,以示督戰,“諸軍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宋真宗趙恆“御駕親征”鼓舞了士氣,集中在澶州附近的大宋軍民多達幾十萬人。宋真宗趙恆到北城轉了一圈後,也受到這種氣氛的感染,於是也就安下心來,留寇準在北城全權總理各項事宜,自己回南城住下。

由於遼軍戰線拉得過長,補給非常困難,再加上孤軍挺進宋朝腹地,加上折損了主帥蕭撻凜,蕭太后感覺此次南下恐難取勝。於是就聽從了宋朝降將王繼忠的建議,派人赴澶州轉達了自己罷兵求和的願望。

這也正是宋真宗趙恆的心願,所以當即回信表示願與遼國達成和解,又派出殿直曹利用作為使臣去與遼軍洽談議和事宜。

寇準在聽到訊息後,急忙趕

回南城向宋真宗趙恆苦諫,稱遼國已是強弩之末了,現在正是打敗他們的大好時機,邊防大將楊延昭也派人上書,稱敵軍人困馬乏,我軍士氣高漲,正應該趁此良機,扼守各路要道,對敵圍而殲之,然後再乘勝北上,可一舉收復燕雲十六州。

可惜宋真宗趙恆畏敵如虎,只想媾和,而朝中大臣們也都懼怕遼國,紛紛表示支援合議,甚至聯合起來攻擊寇準擁兵自重,寇準無奈之下,也只得同意與遼國講和。

宋真宗趙恆貪圖苟安,財大氣粗,也不在乎錢,起先遼國派人說要宋朝歸還被周世宗奪走的瓦橋關南之地,趙恆生怕失去合議機會,也怕割地求和,會遭後人唾罵,就對派去議和的曹利用說:“只要不割地,能講和,遼國就是索取百萬錢財,也可以答應。”,曹利用就問底線到底是多少呢?趙恆不假思索地道:“如事不得已,百萬亦可。”,寇準聽到之後,又暗中把曹利用叫了過去,說道:“如果超過三十萬兩,回來我要你的命”。

後來宋與遼國達成了“澶淵之盟”,主要內容就是兩項:

一是以白溝河界,雙方撤兵;

二是宋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20萬兩;

三是雙方於邊境設定十場,開展互市貿易。

這就是“澶淵之盟”,這就是“澶淵之盟”的全過程。

什麼是“澶淵之盟”?如何認識評價“澶淵之盟”?

二、我們如何認識評價“澶淵之盟”?

先說結論:我認為,“澶淵之盟”就是“城下之盟”,是宋朝的歷史恥辱,根本不是什麼“取勝”,更不是什麼“豐功偉績”。

首先看看是不是歷史恥辱

公元1004年,遼國蕭太后帥軍南下,是長驅直入,也是孤立深入,直到三面圍困澶州,戰線好幾百公里,這本是兵家大忌。

遼軍為什麼敢如此用兵呢?這就是遼軍吃透了宋軍的無能羸弱。

宋朝與遼國曆經了25年的戰爭,本是要收復燕雲十六州,太宗趙光義兩次北伐,卻兩次失敗,這就是遼軍敢如此用兵的真正原因和背景。

在這種情況下,宋真宗和絕大多數朝廷大臣們,不是想著如何抵抗,而是想著如何逃跑,有的說往南京跑,有的說往四川跑,只有宰相寇準主戰,力排眾議,曉義利害,堅持抵抗,並硬是說服真宗趙恆御駕親征,鼓舞士氣。

在遼軍三面圍困之下,澶州守軍拼死抵抗堅守,並射殺了遼國主帥蕭撻凜,至使遼軍後撤。

在這種情況下,宋真宗趙恆按照宰相寇準和前方將帥的主張,應該一股作氣,乘勝追擊。但宋真宗貪生怕死一心求和,接受了遼軍的請求,最後竟然以白溝河為界、以宋朝每年向遼國賠30萬歲幣的代價簽下了“澶淵之盟”。

這不是“城下之盟”是什麼?!在取勝的情況下卻簽了投降書,硬是把喜事辦成了喪事。

有人說,這有什麼不好,宋遼從此相安100多年,共享和平呀。

我說,不僅不好,而且是宋朝的大失敗,是宋朝的歷史恥辱。大宋王朝的目標應該是征服西夏、收服燕雲十六州,建立真正統一的中原王朝。

我們知道,在歷代統一的歷史王朝裡,宋朝是唯一一個國土面積最小的朝代,遺憾的是,“澶淵之盟”後,宋朝永遠失去了這樣的機會。

那麼,再看100後怎樣了呢?由於宋遼休戰,兩國“忘戰去兵”,軍備廢馳,公元1125至1127年,金國先滅了遼,再滅了北宋(“靖康恥”),北宋朝廷逃到臨安(杭州)變成了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並於公元1279年崖山海戰,被蒙元所滅。

什麼是“澶淵之盟”?如何認識評價“澶淵之盟”?

再看看宋真宗是個什麼樣的皇帝

宋真宗趙恆(968年—1022年),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太宗趙光義第三子,公元997年即位。

宋真宗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人為宰相,勤於政事,注意節儉,創造了一個相對長期的百姓休養生息的發展階段,被稱為“鹹平之治”。

但宋真宗趙恆既好大喜功,又懼怕戰爭;既沽名釣譽,又膽小怕事。做為一個皇帝,他沒有政治家戰略頭腦,沒有政治智慧,沒有統御朝廷國家的能力。

有人說,宋朝開創了政治文明的新局面,皇帝們比較開明大度,能夠察納雅言,居然舉的例子就是宋真宗採納了宰相寇準的建議而御駕親征,才取得了勝利,簽定了“澶淵之盟”。

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簡直是狗屁邏輯,是黑白顛倒。請問:如果是一個有雄心有作為的皇帝,在敵人打到家門口,江山社稷危在旦夕的時候,還要大臣去苦苦相勸才御駕親征嗎?皇帝懼怕遼軍,本要棄國而逃,被大臣勸住了,本來是皇帝的恥辱卻用來證明大宋王朝的政治清明,證明皇帝納諫寬容之心,乃大謬矣!

“澶淵之盟”本是城下之盟,宋真宗卻自以為是天大的好事,準備大辦。

大臣王欽若善於察言觀色,逢迎邀寵,他看到宋真宗趙恆好大喜功,居然建議真宗趙恆行“封禪”大禮。太宗滿心歡喜,都卻又怕宰相王旦等大臣反對,畢竟也沒有立什麼大功,“封禪”可不是鬧著玩的,歷史上只有建立了豐功偉績的帝王才能行此大禮,再說也是勞命傷財的一件事。

王看出宋真宗趙恆心事,自告奮勇去做宰相王旦的工作。宋真宗趙恆不放心,又請王旦飲宴,並拿出一樽酒對王旦說,拿回去和夫人同飲吧,王回家後開啟酒樽,裡面不是酒,全是珠寶。後來,朝廷在議“封禪”祀禮時,王旦就沉黙不語了。

公元1008年,朝廷偽造天書,宋真宗趙恆率文武百官浩浩蕩蕩去泰山行“封禪”大禮,前後花了47天時間,演繹了一場徹徹底底的勞命傷財的鬧劇,而太宗趙恆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封禪泰山的最後一位皇帝。

小結一下:

澶淵之圍已解,不僅未能乘勝追擊,收復丟失的國土,反而簽了“城下之盟”,堂堂的大宋王朝與遼國稱兄道弟,並向遼國納貢,這是恥辱之一;

宋與遼25年的戰爭就是為了收復燕雲十六州,“澶淵之盟”前,這燕雲十六州至少在形式上還是大宋的領土,因為打仗就是為了收復,而“澶淵之盟”讓大宋徹底丟喪失了燕雲十六州,明明白白地把燕雲十六州送給了遼國,所以說,說“澶淵之盟”沒有喪失國土是睜眼說瞎話,這是恥辱之二;

大宋一朝,缺少尚武精神,軍事羸弱,朝廷中由貪生怕死的投降派當道,就是從宋真宗時期始,就是從皇帝趙恆始,這是恥辱之三;

宋真宗趙恆在取勝之後卻籤“城下之盟”,使大片國士盡失,反而以每年30萬兩歲幣納貢遼國,並美其名曰:“助軍旅之費”。這個皇帝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竟然以此去搞什泰山封禪,成為歷史笑柄。這是恥辱之四。

TAG: 宗趙恆宋真之盟澶淵遼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