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襲荊州-孫權天才級的謀略術,白衣渡江背後的大黑鍋

首先,我們來解釋下什麼是北伐。

北伐很難

有個成語叫南征北伐,徵即征討,以強攻弱以正攻邪叫徵。伐則反了過來,伐就是砍大樹,人砍大樹當然是以弱攻強。

縱觀中國歷史,由南向北征服天下的,僅有兩例,而且都發生在火藥大規模應用之後。一是明朝朱元璋,二則是民國。

火藥的特性很清楚,它的出現改變了體格差異,小個子也能幹掉大個子,改變了冷兵器戰爭的規則。

換句話就是,沒有火藥的時候,南方一直打不過北方。

為什麼?其實從經濟文化的角度來看,南方一直佔據優勢,而且是絕對優勢。

自南北朝以後,南方經濟就遙遙領先,隋煬帝修運河的初衷,就是從南方運糧食。唐朝的長安,吃飯全靠運河漕運,一旦漕運斷了,皇帝就得逃出去找吃的,稱之為就食。

大唐皇帝就食了好多次,所以唐朝也搞出來一大堆,因為就食造就的陪都。

到了宋以後差距就更明顯,有句話叫天下賦稅仰賴江浙。僅僅江浙兩省,創造財富佔整個中國一半,那是普遍情況。

偷襲荊州-孫權天才級的謀略術,白衣渡江背後的大黑鍋

原因在於大米,古代糧食裡,大米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第一是產量高,打個比方,古代小麥畝產七八十斤,就已經算高了,但大米輕鬆三四百斤。這還是中國,歐洲更慘,小麥畝產20斤都算豐收。

我原來就寫過文章,吐槽地中海那麼低的糧食產量,也不知道咋養活了那麼多人,冒出來那麼多文明。

第二是耐旱耐澇耐鹽鹼,本來就種在水裡,再澇也不怕,而只要河水沒斷流,旱幾年也無所謂。至於鹽鹼就更不用說了,水稻非常耐鹽鹼,袁隆平老爺子把海水稻都搞出來了。

換個詞形容就是,種別的莊稼,得燒香磕頭風調雨順老天爺照顧,種水稻就是隻管種。北方龍王負責祈雨,而南方龍王廟都在河道,只負責管好河水就行。

第三南方氣候好,普遍一年兩種,有些地方甚至一年三種。

產量高,種得多還不怕災,更別提大米蛋白質、氨基酸含量都比普通穀物高,口感也更好。所以大米在古代就是神一般的農作物,中華文明之所以能獨樹一幟,傳承悠久,水稻功莫大焉。

我們都知道戰爭其實就是打經濟,富裕一方佔優勢。但這條規律,在中國歷史上並不明顯,甚至反著來,戰爭中南方很少佔便宜。

原因出在北方遊牧民族身上,我以前也寫過文章,中國北方遊牧民族,也是神一般的存在。

那都是什麼神奇動物?匈奴、鮮卑、契丹、蒙古、突厥、女真……

這麼強大的鄰居,你想想北方人啥生活環境,不學個獨孤九劍,練個降龍十八掌,有資格活下來嗎?

當然,這僅對邊塞人民而言,大多數情況下,中原地帶比如河南人民,戰鬥力不比南方人高多少。

這就夠了,古代募兵兵源也主要靠雍涼和幽燕一帶,壓根不指望內地兄弟。

這就是為什麼南方幹不過北方的原因,北方兄弟不是跟遊牧民族幹架,就是在幹架的路上。南方兄弟在幹嗎?讀書吟詩,下棋鼓箏。

歷代都有形容邊塞人民強悍的描寫,男女老少都擅長幹架,人人能騎馬,個個能開強弓。一個雍涼大漢收拾五個江南小憤青,絕對不是問題。

偷襲荊州-孫權天才級的謀略術,白衣渡江背後的大黑鍋

甚至我懷疑江南書生跟塞北大妹子單挑,能不能打過都是個問題。

荊州很重要

北伐很難,但荊州很重要。毫不誇張地說,冷兵器時代,全中國大地,如果論戰略意義,荊州首屈一指。

因為有大別山,大別山如同一道天塹,把中國由南至北分成了兩塊。

偷襲荊州-孫權天才級的謀略術,白衣渡江背後的大黑鍋

別看現在有那麼多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聯通南北,但在三國,想從南到北或者從北到南,只有三條路。

第一是襄樊平原,第二是巢湖濡須口水道,第三則是巴蜀棧道。

巴蜀棧道不用說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一點都不誇張。巢湖水道雖然方便,但想走那裡你得有船,換句話說得有水軍。

唯一的平坦大道只有襄樊平原。

很多人看隆中對的時候,會對諸葛丞相佩服的五體投地。益州荊州兩路並頭北伐,大功即可告成。

但實際上,這計劃非常容易理解,從南向北,只有那兩條路,沒別的選擇,除非大耳朵想打水仗。

我倒不是說丞相水平不行,我是丞相粉絲,但這是實際情況。冷兵器時代,從未有軍隊成功翻越大別山,隆中對其實是個非常現實,也是唯一的選擇。

誰先動手誰吃虧

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不管是北方的曹魏想南征,還是南邊的吳蜀想打過來,這裡都是必經之地。或者大家都不想鬧騰,只想防守,那也得在這裡防守。

所以,無論對魏蜀吳哪一家,荊州都極其重要。

赤壁之戰後,荊州被一分為三,老曹、大耳朵、孫十萬各一份。老曹佔了襄陽樊城,大耳朵佔了公安和江陵,而孫十萬分到了荊南。

偷襲荊州-孫權天才級的謀略術,白衣渡江背後的大黑鍋

簡單說就是老曹拿了北邊,大耳朵中間,孫權南邊。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家想改變荊州勢力分佈,都會極其困難,因為你稍一動,就會發現要面對兩個強大的敵人。

換句話說,誰先動手誰吃虧。

但志在天下的劉備,終於忍不住燃起了熊熊烈火,推動了歷史的車輪。從關羽麾下荊州軍團北伐那一刻開始,一個註定發生的悲劇即將上演。

關羽北伐

必須承認關羽幹得非常漂亮,從軍事角度說,他的北伐做得完美無缺,絕對無愧名將之稱。

單憑他由南向北打,對手還是實力最強的曹老闆,居然打贏了,就足夠令人佩服,五體投地地服。

如果你不理解,我們換個角度。

他等於是帶著湖北小夥,幹翻了雍涼猛男。如果你們不服,可以試驗一下,隨便挑幾個湖北人,再挑幾個甘肅人,大家甩開膀子幹一架。

這還是現代,如果放在三國,其差距基本是養尊處優的灣灣二傻子青年,和天天跟熊幹架的毛子哥對拼。

曹仁兵團裡有誰?龐德。龐德是哪裡人?雍涼。

三國有三大募兵地,雍涼、幷州、燕雲。還有三大僱傭兵,湟中義從、南匈奴和烏桓遊騎。而這些,當時全在老曹手裡。

偷襲荊州-孫權天才級的謀略術,白衣渡江背後的大黑鍋

史書不會明寫這些,但咱們得知道,荊州那麼重要的地方,老曹會不會放精銳部隊?

答案很明顯,龐德都在,你說曹仁部下有沒有雍涼大漢?

劉表治下太平了幾十年,沒打過仗的荊州人,跟刀口子舔血的雍涼猛男,戰鬥力差距有多大?

這事要是容易的話,史上早就無數人從南往北征服成功了。孫十萬後來佔領荊州,蛄蛹了幾十年,連個屁都沒放出來。

但關羽楞給打贏了,就問你服不服,哪怕老太太過馬路你不扶,都得服一下關老爺。

孫權的謀略

曹劉孫三家裡,孫權屬於調侃物件,因為看起來太弱雞了,經常領十萬人大敗而歸,所以有個美名叫孫十萬。

孫權可能確實不擅長指揮軍事,也可能是難度問題。前面都解釋了,領著南方人找北方人幹架,擱那個時代基本屬於自找沒趣。

但若論謀略,孫權如果稱第二,曹老闆都不好意思說第一。

如果想總結下曹劉孫三人特點,劉備的人格魅力領導力最強悍,什麼人遇到他都會死心塌地;而老曹則是全能,什麼都會一點,但什麼也都不是三人裡最突出的。

哦,我大概也許忘了文筆,文筆肯定老曹第一。

偷襲荊州-孫權天才級的謀略術,白衣渡江背後的大黑鍋

而被大家調侃的孫十萬,是真正的三國謀略第一。換句話說,他比狗頭軍師還狗頭,這個人在算計人的時候,當真是滴水不漏。

天才級表演

雖然是背盟,但偷襲荊州,無疑是一次天才級表演。

荊州一分為三,孫權手裡是最爛的。也許荊南在經濟上更富裕,但論地理位置,他是最差的。

因為要害之地襄樊平原在北邊,大部分在老曹手裡,剩下一點歸劉備。

如果孫權想奪回荊州,不僅要幹翻猛男關羽,後面還有個超級大boss曹老闆。不管他怎麼收拾關羽,你覺得曹老闆有沒有興趣一直當吃瓜觀眾?

他要奪取荊州,就得同時解決這兩家,正常情況下,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歷史只給了孫權一次機會,但他毫不猶豫抓住了。

孫權哈荊州哈很久了,不管他跟大耳朵怎麼鬧,大耳朵都死死把住江陵不放。孫權也考慮過其他方法,比如走巢湖水道。

偷襲荊州-孫權天才級的謀略術,白衣渡江背後的大黑鍋

但呂蒙說:“徐州之地易攻不易守,就算放七八萬兵力也很難守住。不如搞死關羽,有了長江天塹,我們進退自如。”

這句話說到孫權心眼去了,於是當機立斷,把尚且寂寂無名,還是吳下阿蒙的呂蒙提到了荊州都督,接替了病逝的魯肅。

配合北伐

機會總是留給有心人,公元219年,機會終於來了。經過周密部署,關羽率領荊州兵團北上,勢如破竹,直接把老曹逼入了被迫遷都的窘境。

有些人可能說關羽太大意,明知道孫權不靠譜,怎麼還敢貿然北上?

所以我才說是天才級表演,呂蒙上任後只做了兩件事。第一件拍關羽馬屁,第二稱病。

馬屁這種東西關羽當然不會信,稱病嘛也頂多讓他略微寬心,但孫權還做了第三件事,請求配合關羽北伐。

《關羽傳》:羽圍樊,權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進,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

孫權主動提出幫忙,還派了士兵過去。

如果你認為這只是孫權的疑兵之計,試圖迷惑關羽,那就太小看孫權的謀略了。

想同時解決關羽和曹操兩個對手,該怎麼做?第一步,就是配合關羽把老曹打殘。偷襲關羽任何時候都可以,難的是曹操,而想逼迫老曹接受條件,必須先把老曹逼入死地。

想解決兩頭老虎,第一步得先讓他們打起來,把一頭老虎按在地上使勁摩擦。這時候你想讓這頭老虎做什麼,它就得做什麼,然後就可以對付另一隻了。

偷襲荊州-孫權天才級的謀略術,白衣渡江背後的大黑鍋

司馬懿給曹操出了主意,用不著遷都,找孫權聯手即可。但老曹的使者還沒出門,孫權的信就到了。

《孫權傳》:二十四年,關羽圍曹仁於襄陽……(孫權)箋與曹公,乞以討羽自效。

信裡孫權提出以割讓荊州為條件,代價則是由他來解決關羽,解曹操的燃眉之急。

《關羽傳》: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曹公從之。

老曹當時有多窘迫,陸機有一篇《吊魏武帝文》,裡面有一句:“

當建安之三八,實大命之所艱。

三八二十四,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是老曹一生中最艱難的關口。

關羽施加的壓力,可不僅僅只是樊城之圍,他出手之前,先搞了一系列騷操作。

218年,太醫令吉本、

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在許昌發起叛亂。同年,宛城守將候音、衛開反叛。219年,魏諷等人在鄴城反叛。同年,河南郡梁縣、

郟縣、陸渾縣群盜紛起,響應關羽北伐軍。

這一系列事件裡,除了河南郡群盜,其餘都是老曹部下。可以說當時曹魏,已經到了人人自危,老曹看誰都不放心,看誰都像叛徒的份上。

看到孫權的信,雙方一拍即合,但荊州畢竟太重要了,老曹嘴上答應,心裡還是想再試一試。

《孫權傳》:曹公且欲使羽與權相持以鬥之,驛傳權書,使曹仁以弩射示羽。

於是曹操命令曹仁,把孫權偷襲的訊息通知關羽。

偷襲荊州-孫權天才級的謀略術,白衣渡江背後的大黑鍋

老曹希望關羽退兵,然後跟孫權大幹一場。在老曹眼裡,硬碰硬誰也不是天神下凡的關老爺對手,所以輸的大機率是孫十萬。

那樣一來,雖然跟孫權有盟約,也作廢了。

我只答應不跟你搶荊州,但如果是關羽佔著荊州,那就不好意思了。

三國三雄,都是頂尖人精,誰也不比誰傻。

孫權的速度

正常情況下,老曹絕對不可能答應割讓荊州,但這個時候,他別無選擇。不答應別說荊州了,許昌都沒了。

一個看起來不可能完成任務的第一步,就這樣給孫權做到了。

老曹也不是吃素的,他迅速發現了破綻,想反過來利用,但這點也被孫權想到了。

關羽雖然得知了情報,但調查需要時間,孫權正是利用了時間差。

《曹操傳》:冬十月,軍還洛陽。孫權遣使上書,以討關羽自效。

《孫權傳》:閏月,權徵羽,先遣呂蒙襲公安,獲將軍士仁。

建安二十四年有兩個十月,第一個十月孫權派使者給曹操送信,第二個十月,呂蒙的大軍就攻下了公安。

我們換個角度來解釋一下孫權行動速度。

《曹操傳》:王自洛陽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圍解。王軍摩陂。

曹操答應了孫權條件之後,他也沒閒著,立刻調動大軍趕赴襄陽。

偷襲荊州-孫權天才級的謀略術,白衣渡江背後的大黑鍋

已經有孫權幫忙了,曹操為什麼還要親征?

很明顯,曹操目的並不僅僅是趕走關羽,他是等著關羽跟孫權打起來,好趁火打劫。所以即便關羽撤走了,老曹也沒走,而是在摩陂駐軍,等待期望的一幕發生。

但孫權的速度誰也沒想到,關羽沒有,老曹也沒有。

老曹在洛陽,洛陽離樊城沒多遠。而孫權當時在吳郡,也就是蘇州,他派使者從蘇州跑到洛陽,使者再趕回來。然後孫權再傳令給在陸口(湖北赤壁市)的呂蒙,呂蒙大軍攻下了公安(湖北荊州市),訊息再傳到樊城(湖北襄陽市)的關羽那裡,結果老曹還沒走到樊城。

這意味著什麼呢?只能有一種解釋,孫權根本沒等老曹回信,他斷定曹操必定同意。派出使者去洛陽送信的同時,他就給呂蒙下達了出擊命令。

所以老曹躊躇滿志地在摩陂等了幾個月,最終只能一臉惆悵地離開。

《晉書·司馬懿傳》:會孫權帥兵西過,朝議以樊、襄陽無谷,不可以禦寇。時曹仁鎮襄陽,請召仁還宛。帝曰:“孫權新破關羽,此其欲自結之時也,必不敢為患。襄陽水陸之衝,禦寇要害,不可棄也。”言竟不從。仁遂焚棄二城。

襄樊戰役結束,老曹剛回到洛陽,還沒來得及履行承諾就昇天了,所以他欠的債只能由小曹來還。曹丕把曹仁調回來,宣佈放棄襄陽和樊城,自作聰明的司馬懿還一個勁阻止。

“襄陽是要害之地,不能放棄啊。”

但小曹壓根沒理他,扭頭就讓曹仁放火燒了襄樊二城。割讓襄樊的秘密當然不能說,被孫十萬玩弄於股掌之中,太沒面子了。

所以只能把氣發在襄樊兩城上。司馬懿,睜大你的狗眼瞧瞧,我那是放棄?那叫燒一個黑窟窿給孫權。

白衣渡江和黑鍋傅士仁

不管偷襲荊州做得再巧妙,道義上都有問題,怎麼說都是偷襲盟友這種不光彩手段。

所以吳書製造了大量煙霧混淆真相,最典型就是往關羽身上潑髒水,試圖把過錯一方扯到蜀國身上。

比如說孫權曾經向關羽提親,想讓兒子娶他閨女,被關羽大罵了一頓。

這種事不值一駁,先不說兩人地位差異,一個是君,一個是臣,關鍵關羽是大耳朵的人啊。

你找對方重臣結親,也不問問人家老大怎麼想?

打個比方,如果劉備讓劉禪娶了周瑜閨女,你看看孫十萬會不會急眼,立刻拎著刀找大耳朵拼命。

偷襲荊州-孫權天才級的謀略術,白衣渡江背後的大黑鍋

你想幹嘛?挖牆角還是鼓動讓他謀反?

這種事根本不可能,如果孫權真提過親,關羽一定不會罵他,而是拿他當神經病。

關羽擅取湘江米也不靠譜,以孫十萬的做派,處心積慮到那個份上。說他巴不得關羽去拿米,吃飽肚子好乾死老曹,我還比較相信。

如果不信,我們可以舉個確鑿例子,比如著名黑鍋傅士仁同志。

這件事把蜀國都忽悠了,連關羽傳寫的都是,傅士仁曾被關羽辱罵,擔心受罰主動找孫權當了帶路黨。

而實際上呢,傅同志根本沒想過投降。

傅士仁負責公安,雖然關羽的治所放在了江陵,但公安才是要地。

《劉備傳》: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備。備別立營於油江口,改名為公安。

公安原屬南郡,早在劉備爭奪荊州的時候,這裡就是蜀軍大本營。而且離東吳屬地最近,是前線要害,所以傅黑鍋同志身負要職,也很受關羽信任。

偷襲荊州-孫權天才級的謀略術,白衣渡江背後的大黑鍋

傅士仁之所以投降,完全出於無奈。

《吳書》:將軍士仁在公安拒守,蒙令虞翻說之。翻至城門,謂守者曰:“吾欲與汝將軍語。”仁不肯相見。乃為書曰:“明者防禍於未萌,智者圖患於將來,知得知失,可與為人,知存知亡,足別吉凶。大軍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舉,此非天命,必有內應。將軍不先見時,時至又不應之,獨守縈帶之城而不降,死戰則毀宗滅祀,為天下譏笑。呂虎威欲徑到南郡,斷絕陸道,生路一塞,案其地形,將軍為在箕舌上耳,奔走不得免,降則失義,竊為將軍不安,幸熟思焉。”仁得書,流涕而降。

傅士仁堅守不降,呂蒙派虞翻去遊說,“你沒有選擇,我們大軍到此,你一個斥候(情報員)沒報,一把烽火沒點,就算戰死也只會被蜀國當成叛徒。”

傅士仁為什麼不點烽火?因為他派出的斥候全被呂蒙抓了。

呂蒙讓士兵穿上白衣,假扮商人,一上岸就把蜀軍斥候全部抓了。斥候沒了,當然也沒人去點烽火示警。

這才是白衣渡江的真意,士兵假扮商人演得再真,白壓壓一大群商人過來,誰不起疑?指望白衣渡江就能攻下城池,那是把敵人當成了豬頭,把戰爭當成了兒戲。

白衣渡江目的就一條,冤枉傅士仁,把他打造成三國第一大黑鍋。

偷襲荊州-孫權天才級的謀略術,白衣渡江背後的大黑鍋

傅士仁真是哭死,做夢也沒想到敵人會來這手,這他孃的還真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於是大哭了一場,舉城投降。

公安一降,江陵的糜芳降不降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江陵守兵不多,也無險可守。

話說糜芳這裡也有疑問,人家是劉備小舅子啊。別說關羽敢不敢罵,就算捱了罵也不至於投降,就不能找姐夫打個小報告?

吳國故意對外放風,說傅士仁和糜芳主動投降,只是為了瓦解蜀軍軍心,順道為孫十萬洗白。

你部下對你很不滿,我作為盟友很看不過去。

其實毫無必要,雖然在道義上勉強站住了腳,但卻生生掩蓋了孫十萬在這次博弈中的天才級發揮。

偷襲雖然有點不要臉,但毫無疑問,襲取荊州是整個三國裡,最頂級的謀略表演。

三國,就是這麼精彩。

TAG: 關羽孫權荊州傅士仁呂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