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衣春當霄漢立”,詩解歷朝錦衣衛的來龍去脈

總第160期 A

“繡衣春當霄漢立”,詩解歷朝錦衣衛的來龍去脈

現在使用“繡衣立當霄漢春”句的文章很多,其中多數用來形容錦衣衛的威武瀟灑和獨行霸氣。

2010年,李仁港執導的武俠片《錦衣衛》在亞歐等地上映後,好評如潮。甄子丹、趙薇、吳尊、戚玉武、徐子珊等人主演,講述了一段亡命天涯的追殺和愛情之旅。自此錦衣衛這個詞在青少年中廣為傳播,相關的影視作品都受到熱播。

錦衣衛,顧名思義,就是穿著好看衣服的衛隊。他們身著大紅蟒衣或飛魚服,頭戴烏紗帽,手持繡春刀,是離皇上最近的帶刀侍衛。《明史·輿服志》“其視牲、朝日夕月、耕藉、祭歷代帝王,獨錦衣衛堂上官,大紅蟒衣,飛魚,烏紗帽,鸞帶,佩繡春刀。”

當然“繡衣”有兩種含義,其一指彩繡的絲綢衣服,古代貴者所服,今多指飾以刺繡的絲質服裝。其二為“繡衣直指”,亦稱“直指使者”、“繡衣御史”。漢武帝天漢二年(前99年),使光祿大夫範昆及曾任九卿的張德等,衣繡衣,持節及虎符,用軍興之法(依照戰時制度),發兵鎮壓農民起義,因有此號。非正式官名。繡衣,表示受君主尊寵。直指,《漢書·百官公卿表》顏師古注引服虔曰:“指事而行,無阿私也。”

而“繡衣春當霄漢立”,這句話其實出自唐·杜甫《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全詩如下: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

(唐)杜甫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

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

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

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

政用疏通合典則,戚聯豪貴耽文儒。

兵革未息人未蘇,天子亦念西南隅。

吐蕃憑陵氣頗粗,竇氏檢察應時須。

運糧繩橋壯士喜,斬木火井窮猿呼。

八州刺史思一戰,三城守邊卻可圖。

此行入奏計未小,密奉聖旨恩宜殊。

繡衣春當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

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還成都。

江花未落還成都,肯訪浣花老翁無。

為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芻。

這首詩是歌行體敘事詩,就和講故事一樣,杜甫用詩歌的形式記載下了發生在當時的一件事。《入奏行》是集中變體,長短縱橫,李白就非常擅長寫長短句。在唐代,長短句是一個詩體名詞。這“長短”二字,有它們的特定意義,不能含糊地解釋為“長短不齊”。

《入奏行》為杜甫寶應元年(762年)在成都所作。關於西山檢察使竇侍御,浦起龍《讀杜心解》謂“此必非常設之官,時西川有備蕃軍務,特命檢察,即謂之檢察使耳”。侍御,唐代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皆稱侍御,見趙璘《因話錄》。

此詩的成因及背景。寶應元年。夢弼曰:時吐蕃分三道入寇,欲取成都為東府,竇公以御史出檢校諸州軍儲器械。得以便宜入奏,公作是詩以贈之。《會要》有西山運糧使、檢校戶部員外郎。詩云:“運糧繩橋壯士喜。”疑即此官,竇蓋以侍御出耳。又曰:詩云:“八州刺史思一戰,三城守邊卻可圖。”是西山未沒吐蕃時作。

由於討伐安史叛亂,西部的軍隊大部被撤回,吐蕃乘虛深入內地,大舉攻唐,佔領了陝西鳳翔以西,分州以北的十餘州,廣德元年(763年)十月又佔領了奉天(今陝西乾縣),兵臨長安城下,代宗逃到陝州避難,吐蕃兵佔領了長安。關鍵時刻,代宗倉促啟用郭子儀為副元帥(雍王李適為掛名元帥),迎擊吐蕃。郭子儀積極組織兵力反擊吐番,陷落15日的長安被唐軍收復。

“繡衣春當霄漢立”,詩解歷朝錦衣衛的來龍去脈

詩中“繡衣春當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還成都。”這幾句意思是,年輕的國之棟樑在春天時,應是穿著錦衣在皇朝侍御省親,何其威風。省郎京尹冀其增秩,變換無常,夏末秋初,荷花未殘,你又回到成都,準備奔赴邊關為國效力。

詩中,君指代宗李豫。八州:《舊唐書·地理志》:“劍南節度使,西抗吐蕃,南撫蠻獠,統團結營及松、維、蓬、恭、雅、黎、姚、悉等八州兵馬。”三城:指松、維、保三城。即今四川松潘縣、理縣、理縣新保關。

這個繡衣竇侍御其實就是亂世中昏庸的朝廷派向西南吐蕃的一個密探,他年未滿三十,忠肝義膽,去秘密探查侵犯邊疆的敵人動態,這也不正是英雄夢寐以求要做的事情嗎?

無獨有偶,宋代吳泳《壽梁漕》裡也有一句“知是燕胎協卜、牛宿會辰,繡衣立當霄漢春。”但這個繡衣不是一個武者,便毫無杜詩裡的威凜。

其實歷朝繡衣都和武的關係密切。漢武帝時期有一支秘密警察,這些人身穿繡衣,手持節杖和虎符,四處巡視督察,發現不法可代天子行事。對這類特殊武裝,漢武帝給他們冠名曰“繡衣使者”,也稱“繡衣御史”、“繡衣直指”、“繡衣執法”、“直指繡衣”、“直指繡衣使者”等,有時也簡稱“直指”。

後來,歷朝歷代都沿用漢武帝的這一做法,武則天時期的“內衛”,明朝時的“錦衣衛”,這些直屬中央的秘密警察,雖名號各自不同,但都有當年漢武帝“繡衣使者”的影子。

而“錦衣衛”這三個字,影視作品中給人的樣子是一群神秘而又殘忍的人,佩戴著繡春刀,聽命於某個陰陽怪氣的公公。其實錦衣衛就是古代軍政收集情報的一個機構,隸屬皇帝直管部門,專門幫皇帝處理一些不能公開審理的案件。有權逮捕任何皇親國戚。

大明王朝最出名的機構就是錦衣衛了,他們被稱為是殺人機器,其前身是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來被改為錦衣衛,作為皇帝的眼睛。明朝東廠是由宦官組成的,而錦衣衛是由武將組成,建立起了明朝專有軍政蒐集情報機構。很多人說古代的錦衣衛和現代的國家安全域性所負責的事情差不多,不過區別在現代的權利和許可權相對於古代來講多了很多限制。而我覺得,“錦衣衛”更像民國時期的軍統特務和現在美國的FBI,但他們的權利仍然比“錦衣衛”要小的多。

另外,“繡衣”在歷史典籍中的出處還有——

唐·劉知幾 《史通·辨職》:“雖地處禁中,而人同方外。可以養拙,可以藏愚,繡衣直指所不能繩,強項申威所不能及。”

明·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 漢 以來重守令……雖有刺史、部使者,繡衣直指之屬,間一命之,不專以為治也。”

《北史·高道穆傳》:“臣雖愚短,守不假器,繡衣所指,冀以清肅。”

唐·杜牧 《許七侍御棄官東歸瀟灑江南頗聞自適高秋企望題詩寄贈十韻》:“天子繡衣吏, 東吳 美退居。”

宋·姜夔 《阮郎歸·為張平甫壽是日同宿湖西定香寺》詞之一:“年年風絮時,繡衣夜半草符移,月中雙槳歸。”

清·魏源 《軍儲篇一》:“夫水師整飭,而外洋無庇販之人;繡衣四出,黥面令行,而內地無嘗試之犯。”

但不管繡衣還是錦衣,我心中“繡衣春當霄漢立”中的人物,都應是頂天立地,切骨錚錚,有英武氣概的熱血志士,他們應該是可歌可泣的英雄,而不是助紂為虐的惡魔。這裡筆者作詞一首,以表達我對“繡衣春當霄漢立”的理解。

蝶戀花 · 紅旗漫卷西風

南郭居士

驛外梅邊聞怨笛,卻似柔腸淚繞寒香泣。望盡天涯雲水赤,西風漫卷徵人急。

塵掩紅旗車碾戟,夢裡將軍直搗黃龍北。喋血沙場驅寇敵,何時霜甲門前立?

作者簡介

“繡衣春當霄漢立”,詩解歷朝錦衣衛的來龍去脈

郭軍,筆名南郭居士,籍貫甘肅徽縣。中國詩歌學會、中華詩詞學會、中國金融作家協會、詩刊·子曰詩社會員,《中國詩歌報》詩詞創研中心副主編,隴南市詩詞學會副秘書長。有數百篇文學作品在各類報刊及網路平臺發表。著有《南郭詞文》,並獲第三屆“中國金融文學獎”詩歌提名獎。獲“首屆國際詩酒文化大會”現代詩入圍獎。作品入編第四屆中國百詩百聯大賽作品集。

“天價婚姻”主題約稿

TAG: 繡衣錦衣衛侍御直指霄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