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龐統沒有死,在北伐時期,他能代替孔明打贏司馬懿嗎?

龐統不死,能分擔諸葛亮的軍事重任,掌心覺得,不僅能打贏司馬贏,更有可能北伐成功。

一方面,龐統在實戰謀略方面更勝於諸葛亮。

龐統的謀略才能在赤壁大戰中就得到了驗證,而且劉備奪取益州,也是龐統一手促成的。

當時劉備還比較猶豫,龐統對三國時期的天下大勢看得真真的,認為荊州處於曹操和孫權的兩面夾擊之下,戰略縱深狹窄,應儘早奪取益州,不然就被別人先下手了。

如果龐統沒有死,在北伐時期,他能代替孔明打贏司馬懿嗎?

劉備顧及臉面假仁義,對劉璋下不了手,龐統則勸劉備,“如今正當亂離之際,凡事不能墨守成規,要隨機權變才好。”

正是在龐統的極力促成之下,劉備才親自進兵西川,拿下了益州、漢中,建立了蜀漢王朝,三分天下有其一。

在劉備奪取益州的關鍵時刻,龐統向劉備獻上三條“上、中、下”三條密計,劉備折中採用中計,攻破成都,以成大業,可見龐統的實戰謀略之高。

當然,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也是非常了得的,但諸葛亮在內政後勤外交等方面似乎更為擅長,軍事方面與龐統相比太過謹慎,少了機變,這也是諸葛亮多次北伐無攻而返的原因。

如果龐統沒有死,在北伐時期,他能代替孔明打贏司馬懿嗎?

諸葛亮不敢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證,作為一名主帥,謹慎小心當然是好事,但戰場之上戰機稍縱即逝,有時候就需要有大膽博一把的勇氣,破釜沉舟,置死地而後生的決心,顯然在這方面,龐統比諸葛亮更善於捕捉戰機,一擊至勝。

讓龐統去對付司馬懿,說不定會再創造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那樣的軍事奇蹟,而不是像諸葛亮那樣出兵祁山,步步為營,與曹魏打消耗戰的情況。

如果龐統沒有死,在北伐時期,他能代替孔明打贏司馬懿嗎?

另一方面,龐統可分擔諸葛亮的行軍打仗職能。

上面分析可以看出,諸葛亮是高超的政治家、戰略家,在規劃中興漢室的路線圖方面,也就是《隆中對》,的確非常有政治家的格局和高度。

而且,在劉備在世時,諸葛亮主要負責內務管理和後勤補給,軍事指揮方面基本上沒有沾邊,而龐統則是更善於實戰的軍事謀略家,經過實戰檢驗了的,讓龐統去負責行軍打仗顯然更強些。

如果龐統沒有死,在北伐時期,他能代替孔明打贏司馬懿嗎?

我們知道,劉備去世後,留了一個危機四伏、百廢待興,又缺兵少將,士氣低落的蜀漢政權,以及一個毫無執政經驗,呆萌的阿斗,讓諸葛亮去輔佐,去中興漢室。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只得內政、軍事、外交,經濟、民生、人事一把抓,連軸轉,諸葛亮一個人就相當於蕭何、張良、韓信的角色,最後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如果龐統沒有死,在北伐時期,他能代替孔明打贏司馬懿嗎?

如果龐統活著,諸葛亮領丞相之職,主抓蜀漢的內政外交,一門心思大力發展經濟,提供好後勤補給,龐統則專心領兵打仗,這樣軍事後勤都是強強聯手,前方後方良性配合,打贏司馬懿是大機率的事,攻下曹魏,中興漢室也不是不可能。

TAG: 龐統諸葛亮劉備軍事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