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李衛VS田文鏡

已經好幾天沒有在平臺裡釋出新的文章了。

其實草稿箱裡有好幾篇快要完成的文章,只是一直顧不上去最後整理、結尾。因為這些天在忙於構思兩部全新的作品,是我以兩種不同的風格所創作的作品,而且一直在想著更進一步為這兩部作品找到真正想要表達的內容和蘊含的情感,所以對於這些將完而未完成的作品,便疏於管理了。

今天(5月8日夜裡十點半),就寫一篇小短文,爭取在今天午夜到來之前,完成它。

這篇短文的內容,就是聊聊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兩個個性鮮明的角色:李衛和田文鏡。

話說雍正在未登基之前,就已經在暗地裡栽培三員得力干將,分別是年羹堯、李衛、田文鏡。年羹堯的文章我之前寫了不少,草稿箱中就有一篇論述他的,過幾天就會發出來。

今天著重聊李衛和田文鏡。

《雍正王朝》:李衛VS田文鏡

在電視劇中,李衛和田文鏡,基本上是同時追隨雍正的。倆人在雍正的栽培下,最後都成了執掌一方的封疆大吏。田文鏡治理天下之中河南,李衛更是成了兩江總督,大清王朝的糧倉與錢袋子掌握在他手中。

這一方面體現了雍正對倆人的高度信任,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兩個人具有超出常人的辦事能力,才能獲得雍正的青睞,在官場中平步青雲。

不過,如果對倆人進行對比的話,我們還是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

首先從倆人的人生起點來說,李衛要比田文鏡低的多。田文鏡在遇到雍正時候雖然正處在官場鬱郁不得志的階段,但是好歹是功名出身,用今天的話說是有學歷、有編制的。李衛則不同,完全就是個小叫花子,既沒身份,也沒文化。

結識雍正之後,田文鏡直接追隨他去辦差,處理的可不是鄰里糾紛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是辦理江南賑災、追繳國庫欠款這類天字一號的大案。此時,李衛只是個跟在雍正屁股後面的“小催巴兒”,大字不識一個的他,只能辦一些捎口信、送快遞或者在雍正府上打雜的小情。

如果說這個時候,有人說李衛有朝一日會在政治生涯上取得巨大成就,估計會被人笑掉大牙。

不過,我們卻不難發現,在田文鏡和李衛追隨雍正的第一階段,倆人的人生際遇卻分別發生了重要轉折。

田文鏡固然在江南賑災中,協助雍正有功,可是在接下來辦理追繳國庫欠款的時候,卻開罪了幾乎所有朝中官員,最後康熙念在人才難得,卻也不得不把他發配到地方,從七品縣令重新做起。

《雍正王朝》:李衛VS田文鏡

有一個現象需要特別注意一下,那就是田文鏡在追繳國庫欠款時候,因為有了康熙的聖旨和雍正作為後臺撐腰,馬上換了一副神態,敢於刁難、問責像魏東亭這樣的有功老臣。從這個細節來看,田文鏡作為一個曾經不得意的官場新人,在獲得嶄露頭角的機會後,壓根就不懂得收斂鋒芒,甚至有意彰顯自己那一身傲骨和個性,不僅把原本能辦好的事情辦雜了,還險些斷送自己的政治前程。

李衛則不同,雖然他還在雍正潛邸打雜,但是日復一日的歷練,使得他辦事能力逐漸提升,為雍正所倚重。李衛雖然沒文化,但是卻有個好腦子,而且情商很高,有心計,眼皮活。比如雍正夜宿江夏鎮的時候,是李衛率先察覺有惡人要暗害他們,並且機智地“料理”了他們;在尋找《百官行訴》的時候,與高福慌里慌張,把事辦雜不同,李衛扮作敗家子,巧妙瞞過當鋪老闆,顯現出老辣的言談、辦事水平,確保雍正率先得到了這套至關重要的《百官行訴》。高福雖然和李衛同是雍正的貼身跟班,但是私下裡他只是在渾渾噩噩的度日,並沒有像李衛那樣下功夫去錘鍊自己的辦事能力。最後落個被雍正秘密處死的下場。這其中固然有雍正為了爭奪帝位而不得已顯露出的狠辣與腹黑,但是某種意義上來說,在通向名利巔峰的道路上,殘酷的淘汰是隨時進行的,而高福就是那個被無情淘汰的Loser。

經過這一系列表現,李衛迅速成為雍正重點培養的種子選手,他正式開啟政治生涯的第一步,是被雍正安插在年羹堯的身邊,用來遏制和監視年羹堯。

大家知道,年羹堯是一個飛揚跋扈之人,非常強勢。但是李衛卻安然無恙地在他手下度過了相當長的時間,除了因為年羹堯忌憚雍正之外,我覺得同樣離不開李衛暗地裡小心翼翼又恰如其分地處理自己和年羹堯關係的斡旋能力。

後來,雍正正式登基後,為了大力推行新政,著重啟用李衛和田文鏡。讓他們分別在江蘇和河南嘗試推行“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我們看到推行的結果,也是大相徑庭。

田文鏡在河南風風火火地辦差,雖然一心記掛著雍正的旨意,本著“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的衝勁,強勢推行新政,可是辦事的質量與效果並不好。得罪了幾乎所有的同僚、讀書人不說,就連百姓似乎對他也沒什麼好評。在推行新政過程中,田文鏡並沒有採用什麼方法或者策略,完全就是無差別地自上而下、高壓力推,造成官員苦不堪言,老百姓也有不少積怨,連廣大讀書人也以罷考來威脅他。

李衛在江蘇卻是另一番結果。

李衛也在江蘇遇到了相當程度的阻礙,和田文鏡一樣,既有來自官場同僚的陽奉陰違,也有來自老百姓的不解和誤會。李衛是怎麼做呢?

對於那些反對他的官員,李衛並沒有和他們正面硬碰硬,而是採用“抓大放小”、“各個擊破”的戰術。暗地裡調查帶頭鬧事的官員,蒐羅出他的罪證後,直接公開將他法辦,可謂有理、有利、有節。其他官員看到李衛的手段與能耐後,也生怕李衛再去抓他們的小辮子,烏紗帽不保,也只好配合他推行新政。

對於老百姓那邊,李衛深知溝通的重要性,他既沒有發公函,也沒有雞飛狗跳地去搞宣講活動,而是安排了一群來自社會最底層的叫花子,將“攤丁入畝”的政策內容編成令老百姓通俗易懂的順口溜,然後由他們去大街上不停地傳頌。李衛雖然沒文化,但是他懂得如何去和社會大眾打交道,他採用的這種法子,使得他和老百姓之間溝通的瓶頸被打破了。老百姓懂得了政策的優越性,自然會大力支援他,不再被中間那些反對新政的官員、士紳的聲音所蠱惑。

李衛的這些舉動,不僅減少了推行新政的阻力,而且實施的效果與質量也大為提高。

這也難怪雍正很快就晉升他為兩江總督,理論上來講,比田文鏡的階別還要高。

還有個細節,其實也值得對比一下,那就是李衛和田文鏡對待鄔先生和李紱的態度。

《雍正王朝》:李衛VS田文鏡

鄔先生在離開雍正後,分別和李衛、田文鏡都相處過。在李衛那邊,李衛儼然將鄔先生當做自家人對待,相處的其樂融融,鄔先生少不了幫他出謀劃策。但是在田文鏡那邊,田文鏡說話直來直去,惹得鄔先生一肚子怒火,直接離開了他的潛邸。

李紱因為科考題目洩露,大清早去找李衛,而且是站在李衛家院子裡大呼小叫,就連下人都說李衛最煩別人在早上打攪他。可是李衛見是李紱來了,那態度完全是畢恭畢敬,對李紱非常的客氣與敬重,而且主動將李紱遇到的天大的麻煩,攬到自己身上。試想,日後李紱無論何時念起此事,都會記著李衛的這個恩情。

然而,當李紱受雍正指派,前去河南幫助田文鏡協調解決生員罷考風波的時候,田文鏡不僅不領情,反而和李紱吵翻了臉。最後導致李紱回京後,不顧一切,串聯了一干清流官員,聯名上書要求嚴懲田文鏡,如果不是雍正強勢力挺田文鏡,恐怕這次他的官運甚至性命,都會涼涼了。

這一系列對比與反差,讓我們看到了兩種不同的人生經歷。

李衛不甘於當窮叫花子,果斷抓住機遇,處世八面玲瓏、小心翼翼,在充滿機關與險惡的登攀之路上,不斷歷練自己,最終成為了人上之人,充滿了勵志成分。我們有理由相信,即使李衛沒能遇到雍正,即使他做其他行當,照樣能夠成就一番事業,因為李衛這個型別的人,從骨子裡就是那種不甘於平凡的人,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與手段,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但是對於田文鏡,除了一心為公、兢兢業業這個大的人生方向與立場一直很堅定外,在為人處世、在辦事水準方面,田文鏡其實做的並不夠高明,如果他沒能遇到雍正,或者說登基的是八阿哥一夥人,那麼田文鏡的一生恐怕就會在困頓和蹉跎中度過。正是因為他遇到了同樣積極求變、奮發作為的雍正,才使得他的那些閃光點被真正地發掘並且被充分利用起來,他的那些性格、為人方面的短板才被遮掩起來,他也同樣才能在屬於自己的時代,做出一番超出常人的業績。

我們通常會稱田文鏡遇到了雍正,是貴人相助,是運氣使然,改變了他的人生歷程。

不過我認為,真正帶給田文鏡好運的,恰是他的“一心為公”。

TAG: 李衛田文鏡雍正年羹堯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