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治理簡史(2):思想流變及對現代洪水和河流治理的啟示

黃河治理簡史(2):思想流變及對現代洪水和河流治理的啟示

文丨段棒棒(方塘智庫黃河文化研究中心見習研究員)

入夏以來,一系列雷雨天氣使得長江水量和黃河水量暴漲,三峽大壩洩洪和小浪底大壩洩洪向我們展示了洪水滔滔的威勢,我們在讚歎之餘不免感嘆國家實施的一系列確保兩岸百姓安全的防護措施。黃河在中國歷史上兼具文明之河與災難之河的雙重屬性,中華民族在與洪水搏鬥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治河經驗,黃河治理思想對洪水治理有著重要的借鑑作用。

從歷史程序來看,黃河治理從最初簡單的圍堵決口,到後期的整體規劃,顯示出人們對黃河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因此黃河治理思想在歷史程序中動態化發展,有高峰也有低谷。據此,我們梳理了歷史上黃河治理的思想流變過程,嘗試分析那些治河思想高峰時期具有代表性的方案對策,藉以從歷史依據上更深層次地理解現今的洪水治理措施。

1

黃河治理思想高峰初顯

說到黃河治理思想的第一個高峰,非漢朝莫屬,在《黃河治理簡史(1):從水患之治到資源之利》一文,我們提到漢武帝親臨一線指揮將軍以下官員親自參與治理瓠子口決堤,也提到東漢王景治水取得黃河安流800年的壯舉,除此之外,漢朝還有一位治黃人物,其治黃思想對後世影響頗深,爭議尤大,他就是西漢哀帝時以治黃三策而留名青史的賈讓。

當時,黃河頻繁決溢,河道負責官員上書,“宜博求能浚川疏河者”,這時賈讓上書應徵,提出了有名的上、中、下三策,這是保留下來最早的一篇系統規劃的治河文獻。上策是“徙冀州之民當水衝者,決黎陽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即遷徙黃河流域居民,主動調整黃河流向,以拓寬黃河河道;中策是在黃河東面堤防和西面高地修建水門,洪水期間開西門分洪,旱季則利用黃河水放淤;下策就是不斷修復增加堤防。賈讓認為上策若能實現,則可“河定民安,千載無患”,中策若能實現則可“富國安民,除害興利,支數百歲”,下策則是“勞費無已,數逢其害”。

黃河治理簡史(2):思想流變及對現代洪水和河流治理的啟示

關於上策遷移黃河部分流域居民,原因是當時“大漢方制萬里”,地域遼闊,可耕未耕之地尚多,移民並不十分困難,用不著“與水爭咫尺之地”,且能“出數年治河之費,以業所徒之民”(創造性提出補償時間的概念),最重要的是河道調整後能保證黃河“左右遊波,寬緩而不迫”。儘管這是個好方案,但其對故土重遷的百姓來說依然犧牲很大,日後隨著黃河流域人口的增加而代價更甚,故而這一方案在日後顯得越來越不可行。

因此關於賈讓的治河三策,後人雖一致認為其在治黃史上十分重要,然爭議頗多,明清時期尤甚,比如明代邱浚認為“古今言治河者,皆莫出賈讓三策”。清代夏駰亦言:“雖使大禹復出於此時,亦未有不徙民而放河北流者,安得不以為上策哉!”。靳輔則一語中的地說:“有言之甚可聽而行之不能者,賈讓之論治河是也”。

我們認為,賈讓客觀總結了堤防發展史後,明確洞見到一味在疏洪固堤上下功夫解決不了黃河治理的根本問題,故而提出了一整套系統治理黃河的方案。從這一點來看,賈讓的治河三策在黃河治理思想史上無疑是一座高峰,深深影響了後世學者對黃河治理的研究。

2

黃河治理思想格局提升

黃河的特點是“善淤、善決、善徙”,即黃河治理不善的最終後果是掙脫出原有的河道,由此漸漸有學者指出與其被動等待黃河改道,不如主動為黃河選擇一條合理的河道。於是為黃河選擇一條合理的河道成為人們治理黃河的一項熱議內容,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部分內容,我們先大致瞭解下黃河河道的歷史變遷。

黃河決溢範圍北到海河,南達江淮,根據河道的主要流向,黃河河道的歷史變遷大體可分為三個時期:從春秋戰國至北宋時期,黃河以北流為主,主要流經河北平原中部由渤海灣入海。從南宋至清咸豐四年,在滑縣決口的黃河匯入泗水、濟水,奪淮南入黃海,且河道時常小範圍變動,後來遷徙不定的河道經明代潘季馴治理才基本固定(明清古道)。清咸豐五年,黃河在河南蘭考決口,匯入大清河,由山東利津重入渤海。

黃河治理簡史(2):思想流變及對現代洪水和河流治理的啟示

北宋期間,黃河災害大大超越前代,河道變遷十分劇烈,決、溢、徙都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新紀錄,再加上北宋京城處於黃河下游,河患與統治者的利害關係緊密相連,宋王朝對黃河的治理相當重視,而其中猶屬黃河河道選擇最受朝臣重視。比如宋仁宗時期,朝廷一派主張黃河北流,另一派則主張恢復故道,使黃河東流(北宋時的“東流”在宏觀層面的“南流、北流”中仍然屬於北流的一種),在東流與北流之爭中,歐陽修的論述十分精彩。歐陽修認為朝廷用兵日久,國乏民疲,以三十萬之眾開一千餘里長河,不但人力、物力不允許,還會引起流亡盜賊之患,而且黃河下流淤塞,河水已棄之高地,貿然迴流則斷不可取。後來宋仁宗沒有聽取歐陽修的意見,結果回河以失敗而告終。

清朝咸豐五年以前,黃河與淮河、運河交匯入海,由於黃河水強而淮水、運水較弱,經常引起黃河水攜泥帶沙向淮河倒灌,造成黃淮下游水災頻發,運河淤塞,以致漕運受阻。道光十一年二月,林則徐擢升為東河河道總督,他根據南高北低的河勢和治河的實踐經驗,在借鑑前人治黃經驗的基礎上指出“欲救江、淮之困,必須改黃河于山東入海”,即提議將黃河改道北流沿大清河入海的設想。在他提出這一設想後不到20年,黃河就發生了咸豐五年的大改道,其行經路線與林則徐的設想完全相同。

當然,清代主張黃河改道北流的學者不少,在林則徐之前有胡渭、孫星衍、嵇璜等,在他之後還有魏源,可見黃河從南宋南流入黃海一直髮展到清咸豐五年,舊有河道已經無法繼續承載黃河安全南流,黃河河道變遷已成為有識之士的一項共識。

我們認為,主動選擇河道的治理思想擁有更為寬廣、遠大的視野,因為它是跳脫出現有河道後的全新河道規劃,且涉及到地理測算等知識的綜合運用,因而成為黃河治理思想的一次昇華,拓寬了黃河治理的格局。

3

黃河治理思想核心聚焦

黃河河道變遷其實是黃河泥沙在河道內日積月累下的一個無奈選擇,故而歷史上黃河河道每發展到一定階段或長久失修,都會導致淤沙堵塞,影響漕運,並最終決口改道。因此,黃河治理的根本並不在於選擇一時合適的河道,而是要把重心聚焦在解決黃河泥沙在中下游沉積的問題,而歷史上治沙理論的集大成者實乃明代潘季馴的束水攻沙理論。

潘季馴以束水攻沙理論為人稱道,明萬曆五年間,黃河在崔鎮決口北流,當時主閣的張居正舉用潘季馴主持治理黃河、淮河、運河。潘季馴實地考察後提出,黃河故道年久淹失,即使疏浚恢復,河床深廣已不能達到現今的河道運輸要求,但決口必須堵塞,於是採用“築堤防溢,建壩減水,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方法。考慮到淮河水清的優點,於是採用築高堰的辦法增加淮河水勢,借淮河的清流,逐刷黃河的濁沙。這一黃、淮、運並治的措施解決了水患和漕運問題,特別是黃河兩岸的堤防工程、清口與洪澤湖地區三河交匯的樞紐工程,得到了系統整治。後來潘氏的治水思想和理論彙編成《河防一覽》,其集中闡述了潘季馴“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治河主張,這本書隨之也成為我國16世紀河工水平、水利科學技術的代表著作。

黃河治理簡史(2):思想流變及對現代洪水和河流治理的啟示

其實,以水治沙的戰略思想,最早是由虞城縣的一位秀才提出的,後來由萬恭初步實踐整理,以札記的方式輯錄成《治水筌蹄》。由於萬恭曾在河工上任職,且十分注重總結前人經驗,吸收群眾建議,並根據實踐提出自己的看法,故而《治水筌蹄》以其精闢見解多而獨具一格,比如此書抓住了黃河泥沙這一根本問題進行探索,進一步分析了黃河暴漲暴落的特性,並首倡建立飛馬報汛制度等,這些內容與前代相比,進步相當大,甚至是空前的。因此,後世類書、方誌紛紛引用《治水筌蹄》,潘季馴的《河防一覽》便引用了該書許多內容,其中有關泥沙治理的思想經潘季馴進一步發展與完善,才成為幾百年來治黃的主導思想。

我們認為,黃河治理史就是一部正確看待泥沙的思想史,黃河泥沙淤泥導致黃河不定期的決口改道,人們在一次次與洪水抗爭中漸漸摸清了這一規律,並在治黃實踐上一步步掌握了黃河泥沙治理的技術。

現階段黃河治理技術越來越發達,洪水防範措施越來越多,但人們治理黃河的目的卻是和古人一致的,治理黃河的思想也是和古人一脈相承的,希望古人因技術所限而無法根治的泥沙問題能夠在不久的將來得到徹底根治,洪水治理的思想也能再上一個臺階。

時值黃河、長江防洪的關鍵時期,願洪水治理能夠有序、有效進行,沿岸百姓能夠確保安全。

參考文獻:

1、魯樞元,陳先德。黃河史[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5

2、尚群昌。黃河的形成與河道變遷[N]。 河南日報,2019-12-27(013)。

TAG: 黃河治理河道治河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