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司馬光砸不了缸,宋朝燒不出大缸!結果被一成語“打臉”

蘇軾有詩言:“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世人常以片面之思論斷,多有謬誤之處,然事物之本質,非以全面科學之眼光不可見,今人應引以為鑑。

中國曆經數千年而不衰亡,新中國的成立更是為這個古老國度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讓其煥發澎湃的生機。在大多數中國人的成長過程中,中華故事一直陪伴在人們身邊,它們激發想象力,啟迪智慧,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眾多中華故事中,這些故事大致可分為2類,一類是沒有被證實或是被後人杜撰出來的,它們被稱為古代傳說和寓言故事,另一類則是根據史實編寫的故事,它們被稱作歷史典故,而我們今天所要講述的故事就和“司馬光砸缸”這一歷史典故有關。

馬未都:司馬光砸不了缸,宋朝燒不出大缸!結果被一成語“打臉”

提起“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想必大多數中國人都曾經聽到過,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司馬光,當時的他是一位非常聰慧的孩子,憑藉著自己的機智,他用石頭砸破大缸,救出了被困在缸內的同伴,避免了同伴死亡。人們從故事中明白了遇事要沉著冷靜,懂得變換角度,思考問題。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源自於《宋史》,而《宋史》作為中國正史,是有較高可信度的,但是,有人卻對這個故事提出了質疑,這個人正是中國當代有名的古董收藏家——馬未都。

馬未都:司馬光砸不了缸,宋朝燒不出大缸!結果被一成語“打臉”

馬未都提出宋朝時期的工匠燒製不出能裝人的大水缸,所以司馬光砸不了缸,但最終他被一個成語“打臉”了。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司馬光砸缸”到底是真是假?馬未都又是被哪個成語“打臉”的呢?

作為中國知名的文物收藏家,馬未都的歷史知識自然是非常人所能及,他對於中國各個朝代的工藝十分熟悉,所以,他提出了“司馬光沒辦法砸缸”的說法。根據馬未都的解釋,他表示宋朝的工藝水平不足以製造出能裝人的大水缸,那“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自然是被人虛構的。

馬未都:司馬光砸不了缸,宋朝燒不出大缸!結果被一成語“打臉”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雖然宋朝確實無法做出裝人的大水缸,但是,馬未都的話並不嚴謹。宋朝沒有大水缸,卻有缸的替代品——甕,而中國有一則成語叫“請君入甕”,在這個成語的背後還有一段故事

“請君入甕”這一成語故事發生在唐朝,當時正是武則天掌控天下大權的時候,她所任用的官吏中,有2位酷吏十分出名,一個叫做周興,一個叫做來俊臣。一天,武則天收到一封密信,信上說周興有謀逆之心。對於密信上的內容,武則天非常憤怒,於是派來俊臣調查這件事,此時的周興全然不知危險已經悄悄來臨。

馬未都:司馬光砸不了缸,宋朝燒不出大缸!結果被一成語“打臉”

來俊臣找來周興,一邊吃東西一邊聊天,來俊臣問周興:如果手中的犯人不認罪,那應該如何是好?周興回答道:非常簡單,準備一口大甕,將犯人放入其內,用火燒之,這樣,他什麼罪行都會承認。來俊臣對此法稱讚有加,命人取來大甕,然後對周興說:我奉皇命來審問你,所以,請你入甕吧。見此情景,周興嚇出一身冷汗,急忙叩頭認罪。

“請君入甕”在《新唐書》和《資治通鑑》等史書典籍中都有記載,它的真實性極高,所以,“甕”這種容器的燒製工藝在唐朝就已經存在,在宋朝自然更加精進。事實上,在《宋史》的記載中,司馬光砸的就是甕,只不過後人以缸替代了甕,一方面是因為缸在當地比甕更加普及和實用,另一方則是出於廣泛傳播的需要。

馬未都:司馬光砸不了缸,宋朝燒不出大缸!結果被一成語“打臉”

雖然“司馬光砸缸”有其不符合史實的內容,但是,這個故事大體是真實的,並非人們虛構而成。儘管馬未都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和根據,但是,他的論斷是錯誤的,因此他便被“請君入甕”這個成語“打臉”了。

縱觀這整件事情,“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和馬未都的說法都有其錯誤之處,二者相互印證,才能還原該故事的原貌,它應該被叫作“司馬光砸甕”。在今天,人們越來越追求真實和準確,這種風氣是一種非常好的社會趨勢。在尋求真實的過程中,人們應當以科學、全面的思維方式來看待問題,不要為了反駁而反駁,這樣只會落入另一個虛假之中。此外,類似“司馬光砸甕”這樣具有教育意義的古代故事還有很多,人們應該大力傳播它們。

TAG: 司馬光故事周興馬未來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