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司馬遷將衛青、霍去病列入了佞幸之列?可能對太史公有些誤會

司馬遷的《佞幸列傳》,是鄧通、韓嫣、李延年等人的大通鋪,並不是衛青霍去病的列傳。衛青霍去病住的是大標間《衛將軍驃騎列傳》。

為什麼司馬遷將衛青、霍去病列入了佞幸之列?可能對太史公有些誤會

之所以大家都有這種錯誤的認知,是因為《佞幸列傳》中的一段話:

自是之後,內寵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數也。衛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貴幸,然頗用材能自進。

自是之後,指的是李延年之後。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從李延年之後,皇帝的內寵大多出自外戚。衛青霍去病也出自外戚,但他們是才可配位的。

深度翻譯一下就是,那些出自外戚的媚寵我是看不上的,雖然我認同衛霍的才能,然而我並不認同他們憑藉外戚身份得皇帝寵幸的上位方式。

的確,衛青霍去病有才不假,但如果不是與漢武帝的皇后衛氏有特殊關係,他們至少會推遲上位的時間,甚至被埋沒一生。

另外,漢武帝居廁見於衛青,霍去病十餘歲得寵於漢武帝,的確有那麼點說不清道不明,給了司馬遷這樣說的口實。

而這一點,就是司馬遷最看不起衛霍的地方,所以他專門要在《佞幸列傳》裡提這麼一句,點明衛霍“外戚貴幸”的這個出身,揭露他們為人不齒的一面。

但司馬遷並未將衛霍納入佞幸列傳,一來因為他們對國家之功,而佞幸列傳住得太擠了;二來因為他們只是“幸”,但並不“佞”。

為什麼司馬遷將衛青、霍去病列入了佞幸之列?可能對太史公有些誤會

那麼,司馬遷為什麼要有意無意的提這麼一句,給衛霍打上佞幸的標籤呢?

這源於司馬遷的政治立場和個人情感。

首先說政治立場。司馬遷早年與董仲舒、孔安國交情很好,受公養之學影響較大,對暴政有著天然的反對,對漢武帝過度的中央集權和對匈奴的窮兵黷武似乎並不那麼贊同。這一點,從他詳細地錄入韓安國的那些言論觀點或許可見一斑。而衛霍和李廣利等人一來以幸上位,二來是漢武帝“窮兵黷武”的代表人物。

其次是個人情感。首先司馬遷在受宮刑之前,長期擔任郎中和太史令,並不屬於武帝的決策層,而在宮刑之後,卻反而升任中書令,得為武帝近臣,這種對比令他十分討厭因幸而上位者,在《史記》中,多處都可以看見司馬遷對真性情十分讚賞,而對阿諛貴幸者看不上眼。另外一個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他為李陵辯護而受刑,因此李廣的列傳寫得十分精彩,而他們的對手衛霍的列傳就顯得流水賬形式了。

這兩個方面的原因,致使司馬遷對衛霍的功勞和地位是頗有微詞的。

然而,作為一個史學家,司馬遷十分懂得真實的重要性,他要寫的是一部“究天人之際”的信史,因此不能過分的表現出對衛霍的鄙視,但以上種種原因,他並不肯放過衛青霍去病的這一“汙點”,那麼怎麼辦呢?

為什麼司馬遷將衛青、霍去病列入了佞幸之列?可能對太史公有些誤會

於是,便有了我們看到的,衛霍列傳如流水賬一般的記載,包括衛霍的記載中刻意地強調他們私生子、“冒姓”的身份,還有《佞幸列傳》裡有意無意的提這麼一句。

這正是太史公高明的地方,然而司馬遷沒想到的是,後世很多人卻將這點春秋筆法作為語言的寶典,學得惟妙惟肖。

TAG: 司馬遷列傳衛霍佞幸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