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粗劉邦為啥推崇信陵君,他是自己的導師,也是大漢臣子的榜樣

高祖始微少時,數聞公子賢。及即天子位,每過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從擊黥布還,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歲以四時奉祠公子。

以上出自《史記·魏公子列傳》,大意是:漢高祖劉邦自小就時常聽聞信陵君魏無忌的賢名。在他稱帝后,每次路過大梁城,必定要親自前去拜祭;公元前195年,在擊敗黥布後班師的途中,他正式安排了五戶人家,讓他們祖祖輩輩照看、祭祀信陵君的陵墓。

在我們印象中,漢高祖自小“不修文學”、“好酒及色”、藐視權貴,而且最討厭繁文縟節,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個“混不吝”,那他為什麼對一位戰國時期的貴族公子如此推崇?並且還刻意在平叛後為其安排了被人世代守陵的殊榮?

我們先看看這位大名鼎鼎的“戰國四公子”之一有何過人之處。

大老粗劉邦為啥推崇信陵君,他是自己的導師,也是大漢臣子的榜樣

信陵君魏無忌形象

“名冠諸侯、鄰國相傾”,戰國的傳奇—魏無忌

魏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魏安釐王魏圉的同父異母弟弟。公元前276年,安釐王在即位的第二年,將無忌封為信陵君。

當時,魏國早已從戰國初期的霸主之位跌下神壇,不斷被秦國攻城略地;周邊其它諸侯國也趁火打劫,時常想從魏國身上佔點便宜。公元前273年,實在撐不下去的魏王甚至被迫向秦國割地求和。

而到了公元前266年,魏國的形勢再度惡化:曾經的魏國臣子范雎逃往秦國後備受重用,他提出了遠交近攻的戰略,變本加厲打壓魏國。

面對千瘡百孔的家業,魏氏兄弟倆憂心忡忡、共同處理國政。有感於人才的重要性,信陵君採用了當時流行的“養士”措施,扭轉了魏國數十年來人才不斷外流的窘境:

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士以此方數千裡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人。

當時,齊國的孟嘗君已去世,魏國信陵君與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並立,各自擁有食客數千、共領風騷。但信陵君的獨特之處,並不止於此。

大老粗劉邦為啥推崇信陵君,他是自己的導師,也是大漢臣子的榜樣

有一天,信陵君正在和魏王賭博,這時侯騎來報,聲稱北方傳來烽火示警,趙國的騎兵正大舉向邊境壓來。魏王大驚,連忙起身準備召集大臣,信陵君卻拉他回坐:“兄長稍安,這是趙王出來打獵而已。”面對這一沒頭沒腦的判斷,魏王自然將信將疑、坐立不安。

過了一陣,北方再次傳來情報,與信陵君所說完全一致:“趙王在邊境打獵,並不是要入寇。”

大驚之下,魏王問弟弟是怎麼料事如神的,信陵君解釋道:“趙王身邊的親信裡有臣的門客,所以趙王的一舉一動,都在臣的掌控中。”

別國之君的親信都能對自己弟弟死心塌地,那本國朝廷的人呢?魏王不禁又喜又怕,開始逐漸削弱信陵君的權力。

然而,就是靠著賓客遍天下的信陵君,魏國暫時遏止了頹勢,“諸侯。。。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

大老粗劉邦為啥推崇信陵君,他是自己的導師,也是大漢臣子的榜樣

但信陵君之所以“名冠諸侯”,是因為他接下來的壯舉。

竊符救趙

公元前258年,秦國攜長平之戰之餘威再度攻趙,這次兵鋒直達邯鄲。元氣大傷的趙國頑強抵抗,並且向各國求援。考慮到唇亡齒寒,魏王派將軍晉鄙率十萬大軍出發,但在秦昭襄王的威脅之下遠遠駐紮在鄴城作壁上觀。

火燒眉毛的平原君趙勝不斷派人去督促小舅子信陵君(魏無忌的姐姐是趙勝的夫人):“我之所以主動結親,是因為公子高義,能急人之困,如今邯鄲危在旦夕魏軍卻遲遲不至,就算你瞧不起我,難道就不可憐你的姐姐?”

又羞又急的信陵君多次勸說魏王顧全大局,甚至發動了手下所有的辯士輪番上陣,但魏王就是按兵不動。無奈的他,決定“不獨生而令趙亡”,計劃率領自願赴死的賓客與自己一同前往邯鄲赴死。

但在隱士侯羸的指點下,信陵君改變了主意,他竊得魏王的兵符,抵達鄴城後擊殺不從命的晉鄙,然後自己率大軍救援趙國。第二年,魏軍在邯鄲城下大敗秦軍,趙國得救,秦國吞併六國的計劃嚴重被挫。

大老粗劉邦為啥推崇信陵君,他是自己的導師,也是大漢臣子的榜樣

勇赴國難,率聯軍伐秦

違命擅自調動軍隊,等同於造反,自知理虧信陵君其後把魏軍遣回,自己則留在趙國,這一待就是十年。

公元前247年,秦國大將蒙驁攻魏,魏軍屢戰屢敗。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信陵君終於回到了故國,兄弟倆相見而泣。擔任了上將軍的信陵君,馬上派人向各諸侯國求援。“諸侯聞公子將,各遣將將兵救魏”,在信陵君的號召力下,東方各國罕見的再次團結起來,聯軍不僅擊敗蒙驁,甚至一路往西追殺到秦國的國門函谷關。

這是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首次遭遇到如此重大的失敗,六國一度看到了再次與強秦抗衡的希望。軍事及外交上連續失利的秦國再次施展反間計,汙衊信陵君有心取魏王而代之。眾口鑠金、積毀銷骨,“魏王日聞其毀,不能不信”,剝奪了弟弟的兵權。信陵君從此稱病不朝,日夜以酒色自娛,四年後去世。

而在信陵君被罷黜的同年,13歲的嬴政即位秦王,再也無法凝聚在一起的東方六國則毫無抵抗之力。公元前225年魏國滅亡,四年後嬴政一統中國。

因此後世史學家認為,失去了信陵君,東方各國徹底失去了對抗秦國的最後機會,因此魏無忌堪稱戰國後期的奇人。但筆者認為,劉邦之所以仰慕信陵君,當另有原因。

大老粗劉邦為啥推崇信陵君,他是自己的導師,也是大漢臣子的榜樣

劉邦起身於民間、建立大漢,徹底打破人才藩籬的信陵君是其人生導師

在戰國弱肉強食的現實壓力下,各諸侯國突破了傳統的世卿世祿制,積極探索諸如薦舉制、軍功制、養士制等人才選拔制度。其中,因戰國四大公子而聞名的“養士制”尤為我們熟知,雞鳴狗盜、毛遂自薦等典故,將那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時代活靈活現的展現給後世。但在這些“傾身下士”的貴族中,只有信陵君從思想到行動上,真正徹底打破了階級限制,唯才是舉。

作為戰國四公子中的前輩,齊國孟嘗君田文最為史學家不齒。他收買人心的主要方式,是花錢,即“散財養士”,招攬物件也只求數量不管質量;而他對自己招攬人才的目的也毫不諱言,他曾聲稱:有能“楊文之名”,止文之過者,即使在外面受賄也沒關係。因此司馬光這樣評價他:

今孟嘗君之養士也,不恤智愚,不擇臧否,盜其君之祿,以立私黨,張虛譽,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

而平原君趙勝的“養士”,更是挑選物件。趙國有兩個人才,一個叫毛公,藏在賭檔;另一個叫做薛公,躲在酒家。信陵君召見倆人未遂,於是乾脆在打聽到地方後主動上門交往。平原君聽說後很不屑,對他夫人說:“都說你弟弟天下無雙,如今竟然跟賭博賣酒的人相談甚歡,看來是個糊塗人啊。”

大老粗劉邦為啥推崇信陵君,他是自己的導師,也是大漢臣子的榜樣

信陵君得知姐夫這樣評價後非常生氣,他憤怒的說:

平原君之遊,徒豪舉耳,不求士也。無忌自在大梁時,常聞此兩人賢,至趙,恐不得見。以無忌從之遊,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為羞,其不足從遊!

他看出了平原君只是沽名釣譽之輩,當即要收拾行李走人,平原君一再道歉認錯後才作罷。而平原君旗下的門人聽說此事後,一半轉投了信陵君。

至於春生君黃歇,筆者沒有看到有關他挑選門客方式的記錄,只是在《史記》中有這麼一段記載:“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即高階門客都穿金戴銀。

而信陵君無視階級、無視身份,推心置腹的與各路人才結交,正是他能夠“名冠諸侯”的主要原因:

竊符救趙時,給他出主意的侯嬴是大梁的守門人;替他偷兵符的是魏王身旁的妃子(信陵君曾替她報殺父之仇);替他殺掉違命的晉鄙的是殺豬匠硃亥。

大老粗劉邦為啥推崇信陵君,他是自己的導師,也是大漢臣子的榜樣

公元247年,在魏王請自己回去抵抗秦軍時,信陵君曾因擔心被怪罪不敢歸國,曾被平原君瞧不起的薛公、毛公這樣勸說:

公子所以重於趙,名聞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廟,公子當何面目立天下乎?

如果真的是酒鬼、賭徒,怎麼說得出這樣的深明大義之言。信陵君沒等他們說話,立馬起身駕車回國救難。

因此《史記》中說“信陵下士,鄰國相傾。以公子故,不敢加兵。”信陵君能以區區諸侯王子的身份調動各諸侯國協助,正是因為他掌握了人心。

大老粗劉邦為啥推崇信陵君,他是自己的導師,也是大漢臣子的榜樣

而結合漢高祖劉邦的經歷,筆者甚至懷疑他是照著信陵君的榜樣來指導自己的。

《史記》稱:

高祖為人。。。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司馬光也稱他“自監門、戍卒,見之如故”。

劉邦能僅憑蕭何的推薦,就能登臺拜將,讓韓信從都尉躍升為漢軍統帥;

他知道陳平“盜嫂、受金”,但因對方的才能仍能用人不疑;

英布來降,劉邦在衣食住行及儀仗上給予他與自己同等的待遇;

初次見到項伯,他就能透過一番操作,讓對方死心塌地背叛侄子幫自己。

大老粗劉邦為啥推崇信陵君,他是自己的導師,也是大漢臣子的榜樣

因此,我們雖常說劉邦像個吃喝嫖賭、吊兒郎當的無賴,但這更像是他由於出身的限制,而不得已採取的籠絡人才之道。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這三人只是代表,劉邦之所以戰勝中國歷史上唯一的“霸王”項羽,關鍵在於他不拘一格用人之道。我想,這就是他為什麼每次路過大梁都要前去拜謝信陵君的主要原因。

信陵君還有另一個讓劉邦歎服的優點。

大老粗劉邦為啥推崇信陵君,他是自己的導師,也是大漢臣子的榜樣

功高而不傲,對朋友、國君及國家忠心耿耿

“信陵君仁而下士”,這裡的“仁”字,點出了魏無忌的另一個特點。

在除掉晉鄙後,深知前去救援邯鄲將是一場生死之戰,信陵君在出發前曾對全軍進行篩選:

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

他的用意,是要讓軍人家裡都能留存一名男丁。這一仁義之舉獲得了軍心,在送回兩萬人後,剩下的八萬魏軍備受鼓舞、義無反顧的踏上征程,並罕見的大破虎狼之師秦軍。

在解除邯鄲之圍後,面對趙王及平原君給予的至高禮遇,信陵君一再推讓,認為自己“以負於魏,無功於趙”,並且拒收對方贈與的五座城池。魏王得知自己的弟弟不是為了貪戀富貴而奔趙,也保留了他在國內的封地。

在被平原君嘲笑自己“結交酒鬼賭徒”時,信陵君曾氣憤地說:“始吾聞平原君賢,故負魏王而救趙,以稱平原君”,自己不惜辜負魏國來救急,只是出於對平原君賢名的欣賞。

而在率各國擊敗秦國、聲望達到頂峰時,信陵君卻從未有覬覦魏王之位的心思;被奪權後,以他的實力與名聲,擁兵自立甚至取而代之易如反掌,但他卻主動退位,以酒色自汙,自始至終都沒濫用自己的才華與人脈。

大老粗劉邦為啥推崇信陵君,他是自己的導師,也是大漢臣子的榜樣

而漢高祖劉邦在建立大漢後,那些曾經跟自己聯合對楚、如今擁兵一方的異姓諸侯王成了政權穩固的新隱患。

公元前202年,燕王臧荼造反,劉邦親自平叛;

同年秋,投降漢軍的項羽舊將利幾謀反,劉邦再次親征;

公元前201年,有人舉報韓信謀反,劉邦用計將其帶到長安;

公元前200年,韓王信聯合匈奴謀反,劉邦又一次親征;

公元前198年,趙王的丞相貫高密謀起事被察覺,劉邦親自處理;

下一年,趙國丞相陳豨舉兵謀反;

公元前195年,淮南王英布反叛,劉邦在這次出征返程之際,刻意安排五戶人家世世代代為信陵君守陵。

大老粗劉邦為啥推崇信陵君,他是自己的導師,也是大漢臣子的榜樣

西漢未央宮

經過了這些年的無休止平叛後,此時他的心裡在想什麼?筆者認為,他一定是在感慨自己旗下為什麼沒有這樣能獨當一面而有別無二心的骨幹,同時也希望透過此舉向天下傳遞這樣的訊號:能力卓越誠可貴、忠心耿耿價更高。

沒多久,這位中國歷史上的傳奇皇帝因戰傷去世,他可能沒料到,自己所建立的王朝會成為一個偉大民族的名稱。如果有另一個世界,他見到信陵君可以這樣說:前輩,我學習你的路子,但比你表現的更好。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史記》

TAG: 信陵君平原君魏王劉邦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