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楊堅和李世民都有鮮卑族的姓氏,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嚴格來講,“普六茹堅”的確是楊堅曾經用過的名字,但是李世民自出生打起,就沒有“大野世民”這個姓名了,之所以李世民沒有沿用這個鮮卑姓氏,那是沾了親戚隋文帝的光。

普六茹氏也好,大野氏也好,這些都是鮮卑族的姓氏,不過這些姓氏的地位不低,因為當年楊堅之父楊忠、李淵之祖父李虎跟隨著宇文泰開創西魏有功勞,於是被賜鮮卑姓,他們二人也是八柱國之二,地位崇高,是關隴集團的重要部分。

有人說楊堅和李世民都有鮮卑族的姓氏,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那麼自古以來,都是漢人賜姓外族,即便是遊牧民族打入了中原,他們也需要漢化才能在中原立足,按理說也是把自己的鮮卑姓改為漢姓才對。

比如北魏的雄主孝文帝,就把自己的“拓跋氏”改為了“元氏”,進行了漢化,可怎麼到了楊忠和李虎身上,還要改胡姓?

這其實就和另一個鮮卑厲害的人物有關,他就是和北魏孝文帝反過來的宇文泰。

宇文泰是鮮卑族的傑出人物,也是鮮卑改革裡的一個重要節點,他早年以武川為跳點,組織起了一批新的強大的貴族勢力,後世稱之為“關隴貴族”。

這一個集團的強大勢力,直接推動宇文泰攝政西魏,在建立西魏後,當了實際上的“皇帝”。

於是宇文泰為了找回鮮卑族的自信,開始了“胡化運動”。

倡導漢化的胡人不少,但有實力又有決心倡導胡化的胡人真是不多,可明知艱難險阻,宇文泰還是這樣做了。但胡化不代表著只能任用胡人,經過漫長的歲月,當時胡漢的界限早已經薄弱了,特別是楊家和李家,實力強大,必須要拉攏。

一來二去,便有了“普六茹氏”和“大野氏”的賜姓。

楊忠乃是“普六茹忠”,李虎乃是“大野虎”。

有人說楊堅和李世民都有鮮卑族的姓氏,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這種情況是一直延續到北周,公元557年,宇文泰選擇的權力繼承者宇文護逼迫西魏恭帝禪讓皇位給宇文家,於是皇位就落到了宇文泰第三個兒子宇文覺的身上,北周也因此建立,所以北周本質上還是宇文泰意志的繼承。

因此在北周時,楊家還是姓普六茹,李家還是姓大野。

在大隋建立以前,楊堅和李淵都出身了,他們都還是在鮮卑族統治之下的,所以楊堅的確叫普六茹堅,而李淵就是“大野淵”。

看起來可別覺得好笑,這姓名之所以聽起來那麼彆扭,還是因為漢音的鮮卑姓氏的確拗口,其實楊家人和李家人潛意識裡也很反感這種稱謂,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寄人籬下沒辦法,這種事情只能忍著。

可俗話又說,天子輪流坐,今年到我家,楊堅剛好救贖卡在舊時代和新時代中間的那個人,經歷過自己心理不怎麼正常的女婿北周宣帝宇文贇,也經歷了不怎麼懂事的北周靜帝宇文闡。

楊堅得到妻子獨孤伽羅的鼓勵,攝政甚至後來改朝換代,建立了隋朝,中原河山,從此又回到了漢家人的手裡。

大隋的建立,另一方面也是關隴集團的預設,那麼既然以楊堅為首,那麼楊堅把自己的姓名改回來不過分吧,這都不能稱之為某種文化運動,就是恢復自己的姓氏,很普通的一個要求。

有人說楊堅和李世民都有鮮卑族的姓氏,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既然楊家恢復了楊姓,那麼親戚李家也得改一下啊,於是乎大野這個姓氏,就不再沿用了,所以李家和楊家的鮮卑姓,其實就是用了兩代人而已,時間並不長。

而李世民出生於隋朝建立之後,所以李世民打小就沒有“大野世民”這個名字的,因為他爹早就把這件事情改了過來。

其實對於漢家男兒來說,被賜鮮卑姓,這在本質上是一種“文化壓制”,在內心裡的感受是恥辱的,孝文帝漢化並不能說是對鮮卑的背叛,因為鮮卑的文化薄弱,只有這樣才能加速融合。

而宇文泰是個特例,他對於這種事情反而是有著強烈的民族自尊心,不僅是不允許元家繼續姓元,非要改回拓跋,就連漢人的姓他都要干涉,於是才有了楊家和李家之兩個不仔細研究歷史,都翻不出來的姓氏。

從某種角度來說,宇文泰要比孝文帝更加地雄心壯志,孝文帝想的是“習漢俗以制漢”,宇文泰想的卻是直接放大鮮卑文化的輸出,從核心的關隴集團開始,讓漢人順應鮮卑文化。

不過宇文泰沒有想到的是,這種想法需要強大的執行者和執行力,在他之後,這件事情幾乎都宣告失敗了。

楊堅之所以能崛起,本質就是鮮卑的統治人才已經凋零,已經無人再能壓制漢人,所以楊堅才可以改北周為隋,這可以說是歷史的輪迴,是必然,也是文化紛爭的位置對換,重新佔據文化高地的隋朝,立即恢復漢姓,對於曾經被賜的“普六茹”,諱莫如深,幾乎不談。

有人說楊堅和李世民都有鮮卑族的姓氏,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而李淵也是如此,雖然家裡一半成員都是胡人,可李淵在內心裡還是要遵循漢家邏輯,作為出身於隴西李家的貴族,李淵明白自己最大的資本是祖上的顯赫,而不僅僅是眼前的皇親國戚。

所以不僅是李世民,就算是李建成,當年也沒有“大野”的姓氏。

特別是楊堅和李淵先後當了皇帝,那些曾經被叫做“普六茹堅”、“大野淵”的歲月,其實不是他們願意提起的。

和歷代皇帝登基前改名的習慣不一樣,楊堅和李淵只能說是再次恢復了自己引以為傲的姓氏,因為楊家和李家,都曾是顯赫的家族,即便沒有鮮卑族入主中原,都是不爭的事實。

而當年楊忠和李虎被賜姓,想必也是很無奈的,如果不順著這個杆子爬,那麼關隴集團就難以成型,只有關隴集團成型了,漢人才有一席之地。

雖然在明面上,宇文泰連這種機會都不給他們,還要把他們的姓氏給改掉,但這種事情本身就是持久戰。

隋朝滅亡後,李淵順勢建立大唐,將祖父追封為唐太祖,這既是確定了李虎之於大唐建立的功勞基礎,也是為當年被稱為“大野虎”的李虎正名,整一個大唐,和隋朝的楊家一樣,極其忌諱他人談到他們曾經的鮮卑姓氏。

有人說楊堅和李世民都有鮮卑族的姓氏,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而再到李世民登基,大野這個姓氏好像已經不曾存在過一樣,在正史的文書上,消失不見。

但是在後世人的觀點裡,普六茹堅和大野世民這兩個名字,又恰好成為他人抨擊隋朝、唐朝皇室並非漢人的根據,認為擁有著鮮卑姓氏的他們,其實就是鮮卑人,而不是中原漢人。

其實這種文化觀點是有失偏頗的、這兩個姓氏的由來,本身就是無奈的,暫且不說隋朝建立後,楊氏和李氏已經恢復了原來的姓氏。

在胡漢聯姻較為頻繁的時代裡,衡量血脈的標準就應該轉變為文化,李淵認為自己依舊是隴西李氏的一員,傳承自秦朝李信,那麼這就是漢家之人。

所以“普六茹”、“大野”這兩個姓氏,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秘密。

只能說在隋唐時期,當今皇族是楊家和李家,大家不能隨意提起罷了。

到了後世,這種事情不是什麼見不得光的事情,而且楊堅和李世民威壓百族,這份功績足以洗刷當年被賜姓之辱。

當然,最後還是要強調的是,大野世民,這個說法是不存在的,李世民一直擁有的,也就是自己的漢姓而已。

有人說楊堅和李世民都有鮮卑族的姓氏,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而且成為天可汗的他,是為李家爭回了面子,在李世民的手下里,很多胡人將領都被賜姓李,其實這就是一種民族文化的輪迴吧,更強者,佔據上風。

TAG: 大野鮮卑姓氏宇文泰楊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