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遺事35:楊行密的子孫謝幕退場,徐知誥如願以償登上皇位

江南遺事35:楊行密的子孫謝幕退場,徐知誥如願以償登上皇位

現在到了該給吳國寫悼詞的時候了。

吳國自楊行密起兵於廬州,景福元年(892年)封淮南節度使,天覆二年(902年)封吳王,稱雄江南。到了天祚三年(937年)楊溥禪位於徐知誥,遂宣告滅亡,歷四主享國35年。

在史書中吳國又稱楊吳、南吳、弘農、淮南等,是晚唐五代前期南方最強大的政權。疆域包括今天江西全境、湖北東部、安徽江蘇淮河以南地區,佔據東南富庶之地。楊行密在世時吳國奉行擴張政策,曾多次與北方後梁發生戰爭爭奪淮北,並覬覦吳越的蘇杭之地,多次發動戰爭但都無功而返。在楊行密死後,由於少主楊渥的荒唐無度,導致吳國迅速走上了衰退之路,最終被權臣奪去楊行密艱苦創業打下的江山。

新舊五代史對這個割據政權都沒有什麼有價值的評論,畢竟它們奉五代為正統,對十國一律視之為僭偽。倒是以十國為主的《十國春秋》有一段十分中肯的評論,就拿來給楊吳蓋棺定論吧。

“楊氏自紀祥之亂,祭則弘農,政由東海,大權久為它人竊矣。逮平陵越次以立,號為共主,苦貲疣然,改元稱尊,徒擁虛器,卒假禪讓之名,致移鼎祚之實。躋其由來,良非一日,勢使然也,要豈睿帝之罪哉!”——《十國春秋-吳三》

楊氏自從紀祥之亂殺害楊渥後,弘農王楊氏就被架空了,只有在祭祀時才出來露下面,朝政完全由徐溫控制,大權早就被人奪去。等到楊溥稱帝后,名義上是吳國之主,登基稱帝,實際上徒有虛名,完全是為了後來的禪位需要。借禪位之名實現改朝換代的目的,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實在是大勢所趨,這豈是睿帝(楊溥)的罪過呢。

吳國滅亡後,徐知誥建立的齊國完全繼承了吳國的衣缽,繼續統治江南地區,歷史進入了新的一頁。

江南遺事35:楊行密的子孫謝幕退場,徐知誥如願以償登上皇位

吳天祚三年(937年)冬十月,金陵城。

徐知誥的登基大典正在齊王府盛大舉行,高朋滿座,賓客雲集,金陵城萬人空巷,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隨著吳帝禪位詔書的送達,大典也步入了高潮,徐知誥正式加冕稱帝,改國號為齊,改天祚三年為昇元元年,定都金陵。

徐知誥建立的這個齊國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文藝王朝南唐的前身,喜歡古典詩詞的朋友應該對南唐不陌生。南唐有三位君主,其中兩位都是詞中大家,徐知誥的孫子後主李煜更是被譽為“詞中南面王”、“詞中之帝”,直接開啟了宋詞的瑰麗三百年。

那麼問題來了,徐知誥建立的齊國為什麼改成了南唐?他姓徐,他的孫子李煜又為何改成李姓呢?

這個就說來話長了,我們得從徐知誥的身世說起。

在前面講徐溫時,我們已經提到了徐知誥早期的一些事蹟,主要還是從他參與鎮壓吳國元老、宣州李遇之亂有功,調任昇州講起。再往前的事蹟我們沒有提及,這裡我們就回過頭簡單地把宣州之戰前的徐知誥身世回顧一下。

前面講過徐知誥是徐溫收養的一個孤兒,徐知誥是徐州彭城人(舊五代史稱其為海州人氏),字正論,小名彭奴。這裡的“彭”應該是家鄉彭城的意思,南朝宋武帝劉裕也是彭城人,小名“寄奴”,這倆老鄉有點意思,都對“奴”情有獨鍾。

江南遺事35:楊行密的子孫謝幕退場,徐知誥如願以償登上皇位

徐知誥本姓李,父親李榮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徐知誥的家庭條件很普通,可能就是尋常百姓家,普通到史書上找不到多少他童年時的記載。畢竟史書號稱是帝王將相的家譜,他一個普通老百姓家的事兒史書也不屑於記錄。

這就導致徐知誥的童年事蹟後人所知甚少,撲朔迷離,只知道他父親李榮在他六歲那年去世了。當時徐州一帶軍閥混戰連年不絕,楊行密不就是因為躲避戰亂而背井離鄉嘛。為了活命討口飯吃,他的伯父李球帶著他和他母親劉氏逃到了濠州(今安徽鳳陽)。誰知禍不單行,不久母親劉氏也死了,淪為孤兒的徐知誥被送入濠州(今安徽鳳陽)開元寺寄養。

所謂“寄養”只是史書委婉的說法,其實就是伯父養不起他了,把他送到廟裡討口飯吃。看到這裡,不知大家是否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是不是在哪裡看過相似的劇情?

有同學舉手發言了,這不就是朱重八小朋友的悲慘童年翻版嘛,呃,說翻版其實不太恰當,因為小李同學比小朱同學要早大概五百年左右。

TAG: 徐知吳國楊行密史書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