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個“縣令家族”,即使改朝換代了,其家族成員仍是縣令

秦始皇統一中國就,就建立了封建社會體制,於是產生了縣令的官職,縣令雖然官職不大,但卻是朝廷命官,管理著一個縣的經濟、治安、稅收等,本地人都被縣令稱為父母官,可見縣令跟百姓的關係是近的,可每當改朝換代時,所有各地的官員都會經歷一次大洗牌,但有一個家族卻是例外,即孔子家族。

歷史上有個“縣令家族”,即使改朝換代了,其家族成員仍是縣令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聖人,但最厲害的當屬孔子,因為漢武帝在位期間,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孔子作為儒家創始人,地位瞬間提高,後來儒家思想一直被歷代帝王用來管理國家和人民,其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最適合統治者的需要,孔子地位提高後,他的子孫也跟著水漲船高。

到宋朝的時候,儒家思想再次被推上一個新的高度,在這次思想的改進中,有了“三從四德”這些害人的東西,給中國歷史上的婦女加上了沉重的枷鎖,而孔子也被宋朝皇帝封為“衍聖公”,當時孔子雖已去世,但他的封號加給了他的後人,孔子後人的地位也進一步得到提高。

歷史上有個“縣令家族”,即使改朝換代了,其家族成員仍是縣令

孔子出身在山東曲阜,元朝建立之初,為了讓漢人百姓臣服於蒙古的統治,元朝統治者就封了孔子後人的官職,把孔子的後人封到曲阜當縣令,而這個傳統也一直保留下來,孔子的後人時代都是曲阜的縣令,即使元朝滅亡了,明朝時同樣如此,到了清朝也沒變過。

歷史上有個“縣令家族”,即使改朝換代了,其家族成員仍是縣令

可能有人覺得,一個縣令官職那麼小,沒什麼大不了的,其實不然,曲阜這裡的縣令與眾不同,他的上級是皇帝,受到皇帝直接的管理,歷代帝王對曲阜的管理很重視,畢竟這裡是孔子的故鄉,而孔子的思想是統治者管理人民的法寶,明朝時,皇帝把曲阜的縣令封為一品,這已經是破了天荒。

歷史上有個“縣令家族”,即使改朝換代了,其家族成員仍是縣令

清朝建立後,為了讓漢朝臣服滿人的統治,皇帝也想對衍聖公進行加封,可明朝時已經把衍聖公封為一品官職了,沒法再往上封了,怎麼辦呢?於是清朝統治者給孔子後裔家族不少特權,比如可以讓他們行御道、騎皇馬等,這是古代皇帝對官員的最高恩賜了。

從元朝開始,孔子的後裔一直是山東曲阜的縣令,前後一共掌管曲阜六百多年,直到清朝滅亡後,他們才沒機會再當縣令。

TAG: 孔子縣令曲阜官職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