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後一條硬漢:力挽危局20年,他死了,明朝才算徹底結束

明朝是漢族最後建立的封建王朝,回顧明朝兩百多年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明朝的魅力,在這時期內誕生出了很多傑出的帝王,如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等。

也有很多治世名臣,如著名的“三楊”、徐階、張居正等人,這些都是治國的能臣,大明能夠延續200多年離不開這些名臣的輔佐。

大明最後一條硬漢:力挽危局20年,他死了,明朝才算徹底結束

忠臣同樣也是明朝最不缺乏的,最著名的莫過於于謙,在國家危急時刻挺身而出,打贏了北京保衛戰,迎回了明英宗朱祁鎮,避免大明王朝重蹈南宋的覆轍。

雖然最後于謙的結局並不完美,但是他的精神始終影響著後世的人們,今天我們所要講述的主人公也是明朝時期的忠臣之一,他便是張煌言。

張煌言的出身

提及張煌言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但是熟讀明史的小夥伴們一定都知道他的存在,他是明末時期著名的抗清將領。

曾經多次帶兵抵抗清軍並且取得成功,雖然這最終無法阻止明朝滅亡的腳步,但是張煌言的努力大大地減緩了南明王朝滅亡的時間。

張煌言所處的年代並不好,他如果生在明朝任何一個年代都一定會更加有所作為。

大明最後一條硬漢:力挽危局20年,他死了,明朝才算徹底結束

張煌言出生於公元1620年,也就是萬曆四十八年,這時距離崇禎皇帝上吊煤山僅僅還剩下二十四年的時間。

張煌言出生在浙江寧波的一個官僚世家,他的父親叫做張圭章,是天啟年間的舉人,曾經擔任刑部員外郎。

所以張煌言成長的環境十分的優越,這也帶給了張煌言極大的好處,由於母親離世得早,張煌言一直在父親身邊長大,父親也將自己的畢生所學都傳授給張煌言。

張煌言從小就飽讀詩書,並且有著十分偉大的志向,立志要為國家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張煌言不單單僅侷限於文學作品。

張煌言還十分地喜愛兵書,他從小就通讀很多兵法秘籍,並且時常與他人一起探討兵法之道,張煌言的箭術和馬術也十分的傑出,曾經受到了很多人的稱讚。

1642年,年僅22歲的張煌言參加了科舉考試並且一舉考中了舉人,由於當時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遍及全國,大明王朝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

大明最後一條硬漢:力挽危局20年,他死了,明朝才算徹底結束

在這危急時刻,朝廷開始重用文武兼備的人才,張煌言恰巧就是其中一位,張煌言也因此受到了重用。

帶兵抵抗清王朝

張煌言當時在浙江寧波為官,但是那時崇禎皇帝領導的大明王朝早已經被李自成滅掉,清軍也進入山海關,並且大舉南下。

當清軍連破揚州和南京時,寧波城中的諸多官員都陷入了慌亂的局面中,有的官員帶著自己的家人和錢財連夜逃出了寧波城,有的官員給清軍寫了投降書,打算裡應外合幫助清軍拿下寧波。

張煌言原本從事的是文官職位,在這危急時刻,張煌言臨危不亂,同刑部員外郎一同加入到了抵抗清軍的陣容中,張煌言等人擁立魯王朱以海為兼國,共同應對清軍的攻擊。

大明最後一條硬漢:力挽危局20年,他死了,明朝才算徹底結束

但是寧波城內的軍隊並不能阻止清軍南下的步伐,張煌言只能與魯王朱以海等人一同逃到浙江和福建的沿海區域抵抗清軍。

後來張煌言又結識了鄭成功等人,並且與鄭成功等人一同帶兵抗擊清軍,甚至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在戰局最理想的時候,張煌言曾和鄭成功一起連克安徽二十餘座城,這不僅極大地鼓舞了義軍計程車氣,也讓張煌言等人看到了反清復明的希望。

但是好運並沒有一直眷顧張煌言等人,在隨後的戰鬥中張煌言就遭受了敗績,由於攻打安徽的成功,張煌言等人將下一步的重心放在了收復南京上。

由於戰局過於順利,導致鄭成功認為拿下南京是遲早的事情,因此錯過了發兵進攻南京的最佳時機。

大明最後一條硬漢:力挽危局20年,他死了,明朝才算徹底結束

由於錯過戰機,清軍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張煌言和鄭成功的軍隊分別被清軍所包圍,張煌言認為在這危急時刻,只要自己和鄭成功一同抵抗清軍,誰都不後退一定可以擊敗清軍。

但是老天並沒有站在張煌言的這一邊,當張煌言派人給鄭成功送信時,鄭成功早已經帶兵撤離。

這也直接導致張煌言的兵敗,兵敗後的張煌言被迫逃向了深山中,最終在部下的掩護下撤回到了沿海地帶。

時運不濟的張煌言

雖然與清軍的一系列作戰都以失敗而告終,但這並沒有打消張煌言反清復明的希望。

清軍的統領也知道張煌言是魯王手下的得力干將,便將張煌言的家人都抓捕起來,以此來威脅張煌言讓其投降。

大明最後一條硬漢:力挽危局20年,他死了,明朝才算徹底結束

但是張煌言深知國家和家庭的重要性,在這關鍵時刻張煌言選擇了民族大義,拒絕了清軍的勸降,而且繼續帶兵抵抗清軍。

由於當時永曆帝在雲南遭受了清軍的攻擊,永曆帝建立的政權也即將覆滅,張煌言希望鄭成功能夠一起在東南沿海抗擊清軍,以此來減輕永曆帝的負擔。

此時的鄭成功已經順利地收復了臺灣,但是鄭成功卻以部隊無法與清軍抗爭為由拒絕了張煌言的請求,最終永曆皇帝被清軍消滅掉。

不久後鄭成功突然死於臺灣,這讓原本就不理想的局面更加糟糕,同年,魯王朱以海也在金門去世,這讓張煌言反清復明的希望瞬間破滅。

張煌言對抗清軍二十年了,看到現在的戰況,知道復明的希望已經消失,自己已經無力與清軍相抗衡,於是張煌言解散了義軍,自己在沿海的一座小島上隱居。

但是由於有人洩露了張煌言的住處,導致張煌言被捕,最終被押送到了杭州準備處死。

大明最後一條硬漢:力挽危局20年,他死了,明朝才算徹底結束

在臨刑前,張煌言並沒有感到害怕,而是十分的抖擻,寫下了著名的絕命詩,最終張煌言在杭州被清軍殺害。

結語

張煌言在臨死之前都沒有放棄自己心中的民族大義,面對清軍的迫害面無懼色,大義凜然。

張煌言在去世後被埋葬在杭州南屏山,與岳飛和于謙這些俠肝義膽的忠義之士埋葬在了一起,也被後人們稱為“西湖三傑”。

如今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遊客來到西湖悼念張煌言,雖然張煌言已經離開了這人世間,但是他的精神一直都影響著我們後人。

TAG: 張煌言清軍鄭成功明朝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