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項羽誰英雄?

在秦末農民起義,風雲變幻的形勢下,諸多英雄豪傑競相起事,爭霸天下,劉邦與項羽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們不以成敗論英雄,但如果根據衡量戰爭所要求的綜合條件,劉邦有三點完勝項羽!

公元前201年前做了11年皇帝的秦始皇帶著萬世江山的夢想病死於南巡途中,他的兒子胡亥登基,史稱秦二世。

二世皇帝寶座尚未坐穩,隨著陳涉吳廣登高一呼,天下旌旗林立,刀槍並舉,秦末大起義爆發了。

劉邦項羽誰英雄?

在各地豪傑中,項梁、項羽叔侄領導的江東子弟兵最為著名。

項氏叔侄乃楚國大將項燕之後。楚國為秦所滅天下曾傳言"亡秦必楚"。項羽隨叔父起兵,逐漸成為一支實力最強的義軍。項梁死後,項羽便成為這支義軍的首領。

後來,各地義軍聯合起來,共推楚懷王之後為王,統一指揮各家人馬。

在對秦戰爭中,項羽表現出超人的勇武。在與秦朝主力章邯部作戰時,其他各家軍隊為章邯人馬所懾,"皆作壁上觀",唯有項羽,破釜沉舟,以一當十,最後打敗了章邯。

正當項羽苦戰章邯之際,原為沛縣亭長的劉邦帶領人馬乘虛而入,攻佔秦朝首都咸陽,奪取了關中之地。

劉邦項羽誰英雄?

根據楚懷王與諸侯之約,先入關中者王之。劉邦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準備做關中王了。項羽豈肯將自己浴血奮戰的成果拱手讓人?於是提兵入關,準備與劉邦決一死戰。

劉邦自知不是項羽對手,在演出了一出鴻門宴之後,便被趕到巴蜀險惡之地去做漢王。

此時的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佔有梁楚九郡肥沃之地,兵精糧足。如果趁劉邦立足未穩,發兵征伐,天下可能就歸於項羽了。

十分可惜的是,項羽未能利用時勢乘勝進取,卻沽名釣譽,養虎貽患。

劉邦項羽誰英雄?

此時,劉幫用韓信計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襲取三秦,縱兵東向,要與項羽爭奪天下。楚漢戰爭爆發了。

三年的楚漢戰爭,劉邦數敗於項羽,有幾次險些被擒,但每次都化險為夷,元氣復振。而項羽每次戰勝,卻都不能乘勝追擊,以至錯失良機。

最後,項羽被圍垓下,烏江自刎,結束了頗為悲壯的一生。

劉邦項羽誰英雄?

劉邦與項羽,一個代表了中國傳統觀念中的創業明主,一個代表了春秋戰國以來的戰爭武士。攻城略地,自是武士所長,而保民治國卻正為明主之責,這是項羽所欠缺的,論起綜合條件,項羽遠非劉邦的對手:

一、收買人心,保民治國

早在諸侯分兵入關時,眾人就以項羽為人"剽悍猾賊、殺戮不禁、諸所過無不殘滅"為由,不肯把入關的任務交給項羽。

而"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派"扶義而西"。

可見,人心的天平此時便已傾斜。

果然,在劉邦入關之後,施仁行義,大獲民心。秦王子嬰降,劉邦未予誅殺。他還聽從張良諫言,封秦朝寶物財產於府庫,退到灞上駐軍。

又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殺人償命,傷人及盜竊辦罪,"餘悉除去秦法"。充分表現出有德之君的氣象。

而項羽呢,不僅在新安坑埋秦軍降卒二十萬,且入咸陽後焚燒宮室,誅殺子嬰,殘害百姓,以至"秦人大失所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劉邦項羽誰英雄?

有人說,劉幫這樣做是為了收買人心,假仁假義。這種說法也許不無道理。問題在於,一個君王所採取的政策即使十分虛偽,但只要符合百姓願望,有助於建立政權和鞏固政權,那麼他就是成功的。

特別是在秦朝峻刑苛法統治下,百姓盼望寬厚輕鬆的統治,有如久旱盼雨露,黑夜盼黎明。因此,即便劉邦的仁政十分虛偽,但比起項羽真誠的殺戮,還是更能得到百姓的擁戴。

二、因時變易,趨利避害

劉邦出身平民,行事沒有太多的禮法束縛,可以因時變易,趨利避害。

例如在著名的鴻門宴事件中,劉邦得知項伯前來通風報信,馬上命張良引見,而且以兄長事之,約為婚姻。宴會上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多虧項伯"以身翼蔽",方得幸免。

項羽捉到劉邦父親,二軍陣前以殺父相威脅。劉邦不僅沒受孝道觀念所限,屈從項羽,反而順水推舟,說出了"幸分我一杯羹"那番著名的話。

劉邦項羽誰英雄?

劉邦的行為,雖有些近於無賴,但情勢所急,存大棄小,如樊噲所說"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正是這位布衣君王的真實寫照。

項羽出身貴族,常以楚國大將之後自矜,所為之事,往往有貴族武士之風。

烏江自刎,固然由於大勢已去,但顧及個人情面,不肯做東山再起的嘗試,也是項羽為人的一貫表現。

三、重視人才,成就大事

作為一名武士,項羽所相信的只有個人的勇力,對於智慧,缺少最基本的認識。楚漢戰爭結束後,劉邦曾經親自分析他與項羽的勝負原因: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負於千里之外,吾不知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知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正是由於劉邦重用瞭如張良、蕭何、韓信等一大批人才,才能不斷從失敗中恢復起來,直至最後戰勝項羽。

而項羽為人剛愎自用,疑心太重,不僅諸侯叛他而去,就連被他尊為亞父的范增,也因劉邦略施離間小計,被他趕跑了。

劉邦項羽誰英雄?

項羽趕走范增之時,正是劉邦被圍滎陽,幾乎不得脫身之際。此時,范增正在為項羽謀劃圍殲劉邦。

項羽君臣失和,使劉邦獲得了一次死裡逃生的機會。可見,項羽有勇無謀,完全是一個孤家寡人的莽撞漢。

劉邦對於人才的重視,與他出身平民關係甚大,劉邦只是一名秦朝小吏,布衣起家,其號召力遠遜項羽。就個人智勇而言,也未必強過他人。

劉邦深知自己欲成就大事,只有藉助天下人的才力,如對待張良,言必聽、計必從,尊為帝師。

即使像韓信、彭越、英布等大將,劉邦也是雖忌恨猶使用,雖心疑猶面許。

所以,劉邦以一人之力馭萬人之力,其勝必然;項羽以一人之力當萬人之力,其敗無疑。項羽將其失敗原因歸之於天,可見其死而不悟。

劉邦項羽誰英雄?

寫在最後:

劉邦與項羽,一個面南稱帝,奠定漢代基業;一個引頸自殺,空餘千古浩嘆。

TAG: 項羽劉邦秦朝入關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