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呂布、馬超,縱橫三國27年的西涼軍閥,到底經歷了什麼

引言:

三國時代屬於大爭之世,爭鬥的主角都是軍閥,一個個輪流迭起,最後落幕與三分。

這三分天下的諸侯,都是軍閥混戰的勝利者。

曹操戰功無數,勝利突圍。

劉備隱忍求存,逆勢翻盤。

孫權低調有為,承襲家業。

這三個人的勝利各有特色,但也無法掩蓋其他軍閥們的輝煌。

這其中若要問表現亮眼,戰力強悍的軍閥,勢必有西涼軍閥一席之地。

這西涼軍閥強到什麼程度?引動天下烽煙的董卓,武力橫絕天的呂布,曹操成勢後依舊打的他割須棄袍的馬超,都是代表人物,除此之外,左右三國的賈詡也是西涼軍出生。

出了董卓、呂布、賈詡和馬超的西涼軍閥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又為什麼這麼強?誰才是他們的老大?最後為何又沒了?

帶著這四個問題,我將一一解答,讓各位看到一出軍閥集團沉浮史。

董卓、呂布、馬超,縱橫三國27年的西涼軍閥,到底經歷了什麼

(明面上的老大董卓)

一:亂世中崛起。

公元184年是東漢中平元年,也是漢末動盪的序幕之年。

那一年發生的黃巾起義,讓勉力維持時局的東漢政府遭遇沉重打擊,席捲全國的起義烽煙下,東漢政府不得不放權地方招募兵馬對抗起義,這放權舉措也讓東漢在後續迎來尾大不掉時局,埋下軍閥割據的隱憂。

隨起義而來的隱憂,不僅在東漢核心區出現了,也在邊緣區域引發連鎖反應。

董卓、呂布、馬超,縱橫三國27年的西涼軍閥,到底經歷了什麼

黃巾起義爆發,讓處於涼州的羌胡部落,升騰起造反心思,從未真正臣服的他們抓住機會紛紛造反。羌胡部落造反,也讓西涼為數不少的漢族豪強跟隨而動,引發了一場大規模叛亂。

這場西涼叛亂,在後續越演越烈,聲勢不小,一度進攻到長安附近。近在咫尺的大規模叛亂,讓東漢朝堂慌了,也讓漢靈帝嚇得不輕。

董卓、呂布、馬超,縱橫三國27年的西涼軍閥,到底經歷了什麼

(漢靈帝)

隨後在漢靈帝安排下,涼州地面的地方長官獲得了自行招募軍隊的權利,用以鎮壓起義。皇甫嵩、董卓和孫堅等漢末名將,也在漢靈帝安排下,紛紛出擊,率領中央軍平叛。

地方募兵,還有中央軍集體出動後,叛軍妄圖進攻長安的圖謀被挫敗。

如果繼續進攻,乘勝追擊,或許這場邊疆叛亂會很快平息。可“屋漏偏逢連夜雨”,當時的大漢天下,四處冒煙到處都有叛亂。

這不,就在平定西涼叛亂時,河北地區也出現了叛亂。

漢靈帝在考慮一番後,決定分兵行事。

他讓皇甫嵩、董卓、孫堅等人帶著中央軍去平息河北叛亂。

至於西涼軍的叛亂,這群人聚集起來確實戰鬥力不錯,但遭遇挫折後,人心就散了,隊伍不好帶了,戰鬥力也就不咋滴了,交給涼州地方軍問題不大。

董卓、呂布、馬超,縱橫三國27年的西涼軍閥,到底經歷了什麼

(漢靈帝)

漢靈帝自認為西涼叛軍成分複雜,不夠團結不足為懼。

可誰曾想,卻在後續遭遇重創!

這段時間內,將門世家馬騰,在地方招募士兵時,積極參加地方軍,帶領馬家子弟表現優異,從一個地方豪強,搖身一變成了涼州刺史耿鄙的司馬。

當了司馬有了官身的馬騰,就有了名正言順組建軍隊的權利,也有了後續割據一方的資本。

這資本在涼州叛亂愈演愈烈後,讓馬騰成了實質上的軍閥。

原因無他,自以為能輕易平定的叛亂,在中央軍遠走後,變得更為洶湧。

強悍的涼州叛軍,一鼓作氣擊敗地方軍,就連涼州刺史耿鄙都兵敗被殺。

失去最高長官的涼州軍一時間群龍無首,陷入混亂,中央政府的控制缺失,還有軍餉發放問題,也讓剩餘的地方軍覺得自己被拋棄了。

無奈的他們一看漢朝指望不上,居然跟叛軍合流叛亂,繼而控制了整個隴西。

當了涼州司馬的馬騰,雖是漢初名將馬援後人,但並沒有先輩的忠誠,反而跟王國、韓遂等人一起加入叛亂,從官軍變成了叛軍領袖,涼州形勢就此一發不可收拾。

西涼軍閥合流後,在公元189年又一次聚集兵力,第二次進犯關中窺伺長安。

時隔一年後前來的叛軍,軍容更是龐大。

漢朝中央政府一看,只能調回皇甫嵩、董卓等人平叛。

漢末頂樑柱皇甫嵩在董卓配合下也不辱使命,在陳倉大敗叛軍,讓叛軍退回隴西,護佑了長安城安全。

這就是西涼軍閥的起點,接連兩次叛亂,讓西涼軍閥浮出水面,紛紛各立山頭成了一夥。

董卓、呂布、馬超,縱橫三國27年的西涼軍閥,到底經歷了什麼

(烽煙迭起)

二:京師動亂和董卓冒頭。

公元189年,就在皇甫嵩、董卓合力擊敗西涼叛軍沒多久後,漢靈帝居然死了。

靈帝的暴斃,讓洛陽城中暗流湧動,進而發生了一系列變故。

這變故促成了董卓的崛起!

當時的董卓明面上身份是幷州牧,暗地裡卻是一個擁兵自重,窺伺局勢的野心家。

漢靈帝死前為決後患,尋思要罷免他的軍權,他卻言之鑿鑿地說:

我掌兵十年,士兵上下和我關係太好,都要為我賣命,我乞求帶這幫士兵去幷州,效力邊陲。

這聽宣不聽調的背後,隱藏著董卓的野心。

在這野心驅使下,在漢靈帝死前的關鍵時刻,董卓帶著五千兵馬,停留在河東郡硬是賴著不走,窺伺雒陽(洛陽)局勢。

這賴著不走,就讓董卓迎來機會。

洛陽接連發生的權利鬥爭,讓深感局面失控的司徒袁隗,起了引外兵進城穩定局勢的心思。於是董卓就在老師袁隗暗中授意下,準備帶兵進洛陽勤王。

在進洛陽之前,深知事關重大的他,也沒忘記拉攏盟友。

臨行前跟西涼軍閥的頭目韓遂、馬騰密會,訴求跟西涼軍閥同盟一起出兵。

經過一番算計,跟韓遂、馬騰達成同盟後,他還特意叮囑韓遂和馬騰說:

我走後,你們要繼續進攻皇甫嵩,擊敗皇甫嵩後,再進攻長安,如此關中就是我們的天下了。至於我,如果一切順利,就能拿下洛陽,到時長安洛陽在手,天下不就任我等行事嗎?

董卓的的算計無疑是深遠的,如果韓遂、馬騰按董卓安排行事,董卓的聲勢將會更大。

但韓遂、馬騰對董卓這個之前的對手並不信任,董卓走後他們在涼州按兵不動,讓董卓失去了外援,可即便如此,董卓依舊憑藉洛陽動亂的機會,進入了洛陽。

進洛陽後的董卓,先廢漢少帝,後扶漢獻帝,隨後恢復丞相,成了大漢權臣。

僅憑3000人馬,就完成了對於洛陽的控制,董卓也是個牛人啊!

隨後時代,進入關東諸侯討董卓時代,袁紹和曹操拉起的聯軍,坑死了授意董卓進洛陽的袁隗。從這個角度看,所謂的恩師,在權利面前不值一提。

這期間,藉助身份優勢,還有西涼軍戰力,董卓接連吞併丁原幷州軍,何進原來指揮的禁軍,實力進一步提升。有了這實力,還有強迫皇帝大臣遷都關中時,劫掠的大量財富。董卓成了財帛充足,精銳無數的當世最強軍閥。

這資本,讓董卓站穩了關中。

隨後他又派人去馬騰那,指望招撫馬騰成為自己的助力。

馬騰一看董卓勢大,明智地拉著韓遂離開涼州,成了董卓的人。

董卓和韓遂、馬騰等人的合流,讓後續震動三國的西涼軍閥雛形出現。

為何說雛形,因為後來又出了變故。

董卓、呂布、馬超,縱橫三國27年的西涼軍閥,到底經歷了什麼

(西涼軍閥)

三:董卓之死和西涼分裂。

就在馬騰拉著韓遂,準備去投奔董卓的當口,長安城發生了動亂。

董卓的好兒子呂布在王允的配合下,殺掉董卓,成了長安城的掌控者。

這下,原本有合流趨勢的西涼軍閥,又分裂成了三部。

第一部:董卓原本的嫡系西涼軍和後來歸順董卓的中央軍、禁軍。

第二部:董卓招安的西涼叛軍和地方軍。

第三部:韓遂和馬騰帶領的部隊。

後續歷史,大家都知道,董卓原本統御的西涼軍、中央軍、禁軍雖群龍無首,卻在賈詡毒計下,難得地團結在了一起。

隨後李傕、郭汜用賈詡計策,率軍攻長安,擊退呂布,殺掉王允,控制了漢朝中樞。

有了權柄後的李傕、郭汜封賞西涼軍, 讓韓遂成了鎮西將軍駐金城,馬騰成了徵西將軍駐郿縣,其餘西涼軍閥也紛紛獲得封賞,這群人從叛軍搖身一變成官軍,帶頭人也都成了將軍。

這一輪輪做派,讓西涼軍閥紛紛名正言順獨立。

隨後不久,李傕、郭汜又起內訌,兩幫人馬一個挾持漢獻帝,一個挾持大臣,一場動亂讓關中一片蕭索民不聊生,漢獻帝也成了曹操手中的天子!

失去漢獻帝的李傕、郭汜,雖然在後續和解,可沒有皇帝在手的他們,也失去了控制西涼軍閥的可能性。

馬騰、韓遂、楊秋、宋建、張奐等西涼實力派紛紛冒頭,群魔亂舞。

至於李傕、郭汜,也遭遇了曹操的鐵錘攻擊。

董卓、呂布、馬超,縱橫三國27年的西涼軍閥,到底經歷了什麼

(曹操出刀)

公元197年,抓住機會的曹操,派尚書裴茂以中央名義出使關中,聯合西涼軍閥中鬱郁不得志的段煨一起進攻李傕和郭汜。

在順利殺掉這兩人後,藉助漢獻帝名義,曹操獲得了名義上的關中統治權!

說名義上也是有原因的。因為那時的曹操力量有限,雖然可以借用皇帝名頭讓關中臣服,但這表面臣服背後,是西涼軍閥紛紛進入關中各佔一方的現實。

曹操力有不逮,便宜了馬騰、韓遂、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等西涼派系。

這群人才是關中、隴西、涼州等地真正的主宰。

至於他們誰是老大?

答案是沒有老大,名氣大點的韓遂和馬騰,看似有老大的資格,可依舊沒有絕對的控制力。

董卓、呂布、馬超,縱橫三國27年的西涼軍閥,到底經歷了什麼

(兵連禍結)

四:派系分裂和不知進取。

西涼軍閥沒有老大,就讓他們失去了向心力,也失去了戰鬥力。

在曹操致力於中原爭霸,不斷打仗的時候,這群人明明有機會參與混戰,成就天下人可能,可他們的秉性,註定了西涼軍閥的上限!

對內,他們不事生產,不關注民生經濟的發展。

對外,他們不思進取,不懂聯合作戰固步自封。

這群人無所事事的坐看天才混戰,用得過且過精神,詮釋了什麼是鹹魚。

鹹魚、鹹魚,到後續必定是被收拾的。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時,曹操非常擔心西涼軍閥背後搗亂,就派鍾繇進入長安,用以利誘之的方式,穩住了西涼軍閥人心。

這群人在鍾繇忽悠下,面對持續八年一直專注攻擊袁紹,無暇後顧的曹操,居然按兵不動。一個鐘繇,就讓西涼軍閥安分了八年,也讓曹操穩穩拿下河北。

從這個角度看,他們的做派連劉璋都不如!

董卓、呂布、馬超,縱橫三國27年的西涼軍閥,到底經歷了什麼

(鍾繇一人定西涼)

五:馬超戰潼關、鬥渭水,最後的西涼軍閥。

公元208年,曹操掃平河北,開始南下進攻孫權、劉備,卻在赤壁遭遇慘敗。

慘敗後的曹操,痛定思痛,知道自己有生之年,再也無法完成統一天下的夢想。

隨後的他,轉而開始穩固後方舉措,這舉措就是,進攻漢中窺伺關中,肅清境內軍閥勢力。

那一刻的西涼軍閥,又一次詮釋了骨子裡的不團結。

馬騰先是和韓遂爭鬥不斷,一看搞不定韓遂,就選擇投誠曹操,成了槐裡侯衛尉。

自覺榜上了曹操大腿到他,誰曾想卻被兒子給坑死了。

公元211年,曹操對關中用兵,同年3月派司隸校尉鍾繇和大將夏侯淵,以討伐漢中張魯名義,進兵關中。

一看曹操進軍關中,雖然掛著討伐張魯名頭,可關中諸侯依舊驚懼。

馬超和韓遂還有楊秋等十部諸侯紛紛聯合,組成關中聯軍屯據潼關和曹軍對峙。

公元211年7月,曹操率軍攻關中,敗關中聯軍,曹操勢大讓馬超決定割地求和,卻遭遇了曹操的拒絕。

公元211年9月,馬超和韓遂又一次提議割地求和,並且答應送兒子做質子。

曹操一看,採納賈詡的建議,先假裝答應,後發動突襲,大敗馬超和韓遂帶領的關中聯軍。

戰敗後,韓遂、馬超敗走涼州,楊秋逃亡安定,曹操平定關中。

公元211年10月,曹操兵進安定,楊秋投降,自覺大勢已去的馬超和韓遂也各奔前程。

韓遂不久病死,馬超投奔漢中張魯,隨後成了劉皇叔帳下大將。

名噪一時的西涼軍事,就此煙消雲散。

董卓、呂布、馬超,縱橫三國27年的西涼軍閥,到底經歷了什麼

(興勃亡忽一線間)

尾聲:

說完西涼軍閥的前世今生,不由尋思明白一個道理。

有雄心,有雄才,有遠見,才是成事關鍵。

西涼軍閥無疑是漢末三國重要的軍事集團之一,但最後卻結局慘淡!

除了派系太多無法統一外,得過且過秉性,缺少雄心做派,才是失敗根源。

至於遠見,那更是沒有的,要不然漢獻帝何以成了曹操的?

當然,這也並非壞事,要是人人都有諸如劉備、曹操、孫權這樣的雄心,天下或將遭遇更多的不堪和苦難,更何況西涼軍閥的素質,也不足以擔當如此重任。

董卓、呂布、馬超,縱橫三國27年的西涼軍閥,到底經歷了什麼

TAG: 西涼董卓軍閥曹操馬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