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精彩間諜戰:隱蕃亂東吳

原創

如果說昨天說的郭嘉策劃暗殺孫策一案只是從史料的蛛絲馬跡裡推測出來的話,那麼,今天要說的“隱蕃亂東吳”則是確鑿無誤的官方間諜案。

公元229年,諸葛亮在北伐期間與吳國正式結盟,共同抵抗魏國。這個結盟導致三國形勢出現變化,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出現以二敵一的態勢,對魏國十分不利。三國之所以能鼎立,主要就得益於這個結盟,魏國從此不敢貿然發動攻吳或者攻(蜀)漢的戰爭,攻吳,(蜀)漢會出兵北伐,反之亦然。

三國精彩間諜戰:隱蕃亂東吳

(蜀)漢此時正在北伐時期,曹睿在阻擊(蜀)漢北伐時還要防備吳國渡江北進,兩邊都需要屯住大軍,雖然短時間內能夠應付,但長此以往魏國就會面臨被拖垮的危險,怎樣對付這兩國的結盟成了曹睿必須解決的燃眉之急。

在不能發動正面戰爭的情況下,曹睿決定發動一場隱蔽戰爭,派人打入吳國內部。計劃是謀取吳國廷尉的位置,然後利用執掌刑獄大權的機會,製造冤假錯案,離間吳國重臣,攪亂吳國政局,讓其騰不出手來配合(蜀)漢北伐。

打定主意後,曹睿開始物色人選,親自選定二十二歲的隱蕃來擔當此重任。這在今天有些難以想象,二十二歲,才剛大學畢業的毛頭小夥子,能否擔當此重任,又有誰敢派他去?

隱蕃,青州人,才智機敏,能言善辯,曹睿的目的是讓其去謀取廷尉,自然對刑律之事特別熟悉。曹睿親自召見他,授予重任。

三國精彩間諜戰:隱蕃亂東吳

第二年,隱蕃找了個理由叛魏逃到吳國。

要謀取吳國高官,必須要得到孫權的認可。隱蕃只是個沒有名氣的年輕人,叛逃到吳國後根本沒人理會,更別說見到孫權了。怎麼辦呢?隱蕃就寫了封信,自己拿到宮門前去遞交。

從這封信可以看出隱蕃確實是個人才,條理清楚,邏輯嚴密,步步吸引孫權上鉤。先給孫權上眼藥,吹捧他是有道之君,說自己是棄暗投明,然後引誘孫權說自己不是一般的投降人員,而是掌握有重要情報的人,請求能得到你的召見。

孫權果然上鉤,立即召見隱蕃,與隱蕃面談。要迅速地取得孫權的信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相信曹睿在派隱蕃去之前,就給了隱蕃一些魏國的機密情報。隱蕃來之前精心準備了一番,不光是內容準備,服飾上也刻意裝扮,會見時顯得風度翩翩,舉止優雅。再加上他本來就能言善辯,又知道一些機密情報,對時局的看法也顯得很有獨特的見地,很快就取得了孫權的信任。

孫權小時候的同學,現任侍中、右領軍胡綜一直陪同在一旁。隱蕃走後,孫權問胡綜怎麼看這個人,胡綜回答說:“此人誇張言辭像東方朔,巧言詭辯像禰衡,但實際才能都不如這二人。”這就是旁觀者清。孫權問可以讓他做什麼官,胡綜認為不能讓他治理民政,可以在都城裡找個小官讓他試試。

三國精彩間諜戰:隱蕃亂東吳

隱蕃的目的是要當廷尉,在與孫權會談時肯定會有意識地把話題往這上面引導,以展示自己熟悉刑律的才能,孫權真就任命其為廷尉監。

吳國廷尉分三級,廷尉正、廷尉監、廷尉平。隱蕃雖然距離廷尉正還有一步之遙,但一見面就得到個副廷尉,已經很成功了,假以時日升任廷尉正也有極大可能。

二十二歲任廷尉監,前途無量,再加上能言善辯的口才,舉止優雅的親和力,估計還有曹睿提供的大量財力,隱蕃很快在吳國聲名鵲起。門外常常是車馬雲集,門內往往是賓客滿座,朝中自衛將軍全綜以下官員都爭相與他交往。當然,也有不愛湊熱鬧,清醒冷靜的少數人不與隱蕃來往,比如羊衜、楊迪等人。

三國精彩間諜戰:隱蕃亂東吳

特別是廷尉郝普,對隱蕃佩服至極。隱蕃的目的是要做廷尉,一定會想辦法拉近和郝普的關係,從好的方面說是想得到郝普的好感,離任時舉薦自己接替。從壞的方面說是尋找郝普的過失,想辦法取而代之。

郝普以前是劉備的零陵太守,被呂蒙欺騙才投降了吳國。二人同是投降的人,有許多感同身受,也因此郝普經常在隱蕃面前傾訴抱怨自己的委屈和受到的不公,不知裡面有沒有背叛劉備後的愧疚。

太常潘濬的兒子騎都尉潘翥也是隱粉之一,不光爭著與隱蕃結交,還時常送錢送物。潘濬不住建業,不是在外征戰,就是和陸遜一起駐守武昌,聽說兒子結交隱蕃,非常憤怒,寫信責罵兒子,要兒子追回送出去的錢物,還要兒子到信使那裡接受一百杖擊的懲罰。潘濬這個舉動讓許多人困惑不解,一直到後來隱蕃事發,大家才恍然大悟,潘濬之所以這麼大張旗鼓地做這件事,是在保全他的兒子,也保全自己。

三國精彩間諜戰:隱蕃亂東吳

非常奇怪的是就在第二年,隱蕃卻因謀叛被抓。有記載說是因吳國孫布詐降引誘魏國王淩入吳,隱蕃為保護王淩起事,引起王淩警惕而撤軍。這個有些牽強,王淩因為找滿寵要兵要不來,就沒有親自帶兵入吳迎接孫布,而是派了一個督將帶了七百步騎去迎接。

隱蕃不會為了這七百步騎暴露身份的,但究竟是什麼事情促使隱蕃謀叛,史無記載,是個解不開的謎。隱蕃又是以什麼方式謀叛的,有哪些人參與,也不知道。只知道隱蕃確實做了謀叛的事情,沒成功,隻身逃跑被抓。

值得關注的是隱蕃被抓後的事情。隱蕃被抓後並沒有立即處死,而是遭受嚴刑拷打,一定要他說出有哪些黨羽,而隱蕃堅決不說。

最後孫權竟然親自出面審訊隱蕃,對隱蕃說:“你何必拿自己的身體代人受過呢?”隱蕃回答說:“孫君,大丈夫謀事,豈會沒有同伴!我做烈士而死,不會牽連同伴的。”至死也沒供出同伴,也是個硬漢子。堂堂皇帝親自審訊一個案件,可見這個案件相當複雜嚴重。

三國精彩間諜戰:隱蕃亂東吳

孫權一定要追出隱蕃黨羽,是想借此打擊江東士族,從這個意義上說,隱蕃閉口不言,起到了保護江東士族的作用,也加重了孫權對江東士族的猜忌和防範。兩年後,吳國爆發了呂壹案件,孫權放手讓校事呂壹大規模迫害江東士族,應該就有隱蕃事件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說,曹睿派隱蕃入吳攪亂吳國政壇的目的還是得以實現。

魏明帝曹睿親手策劃的間諜戰剛有個良好的開局就戛然而止,可惜。

後來吳國又發生了一件謀殺孫權案,雖然也是魏國降人所為,但沒有證據證明是魏國官方策劃和實施的,只是其中確實有些蹊蹺的地方。

馬茂是魏國淮南鍾離縣(今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東故城)長,因與上司王淩不和,投降了吳國。孫權任命其為徵西將軍、九江太守、外部督,封侯,領一千兵。

孫權特別喜歡打獵,因身份特殊,政務繁忙、年齡增大等原因,不能去原野裡打獵,就在皇宮禁苑中的獵場裡打獵。

三國精彩間諜戰:隱蕃亂東吳

公元245年,馬茂和朱貞、虞欽、朱志等吳國禁衛軍將領合謀謀殺孫權。計劃在孫權進入禁苑,公卿諸將還沒有進來之前,朱貞盜取節符,假借孫權詔書,將門外的文武官員全部抓拿捆綁,守住苑門。馬茂帶兵進入苑中殺掉孫權,分兵佔據宮中重要位置和石頭塢,派人報告魏國出兵前來接應。

這次行動牽涉人太多,難以保密,被朝廷察覺,迅速地將馬茂、朱貞、虞欽、朱志等人抓獲,滅三族。

蹊蹺的是馬茂投降吳國,得到遠高於以前的豐厚待遇,按說就應該死心塌地地回報孫權的知遇之恩,為什麼要謀殺孫權呢?動機何在?誰都知道謀殺皇帝是多麼大的罪名,如果不能獲得超過現在的利益,誰願意冒著被誅三族,甚至九族的巨大風險去謀殺皇帝?

三國精彩間諜戰:隱蕃亂東吳

怎麼才能獲得超過眼前的利益呢?兩條。一條是謀殺成功後,擁立孫權的兒子或者其他哪一位新皇帝,以擁立之功從新皇帝那裡得到更高的賞賜。另外一條是聯絡敵對國家軍隊進入,滅掉吳國,建立滅國之功。而吳國的敵對國就只有魏國。馬茂的計劃也是謀殺成功,佔據宮內外險要位置後,通知魏國軍隊前來接應。

三國時詐降之風盛行,其中東吳最喜歡這麼做,早期最著名的就是黃蓋詐降,火燒赤壁。後來最著名的是周魴詐降,差一點滅了曹休。其他的還有許多。前面曾提到過孫布詐降,物件正是馬茂的頂頭上司王淩。有沒有可能是王淩依樣畫葫蘆,讓馬茂詐降吳國的呢?史料不足,不敢妄說,只能存疑。

(文中所有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原創不易,敬請關注,歡迎轉發

TAG: 隱蕃孫權吳國廷尉曹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