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收天下之兵鑄造了十二個金人,這些金人都去哪兒了?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以武力實現了書同文、車同軌,建立了強大的秦帝國。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一統六合的秦始皇志得意滿之餘,“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

始皇帝這樣做,考其初衷,應該是“壹家天下、兵不復起”。做為統治者,秦始皇希望長治久安,從此再無兵革之事可以理解,但為什麼偏偏要造鑄“重各千石”的十二個金人呢?其中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玄機呢?

《漢書-五行志》是這樣解說秦始皇“作金人十二”原因的。

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有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於臨洮。

按當時人的理解,“長人見於臨洮”,是警示秦敗亡的異象。

哪知道,秦始皇初並六國,正是“虎視何雄哉”,感覺人生到達巔峰的時候,不以為然,反而認為這是國家的祥瑞,於是“銷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

所謂“金人”,其實乃是銅人。按史料所記,每個銅人重二十四萬斤,如果這個記載無誤,那麼每個銅人相當於60933。6公斤,單體重量超過了60噸,十二個銅人共計七百餘噸。

在那個生產力低下的年代,除了依靠國家力量外,還真的想不出來如何才能在短時間內收集如許多的金屬銅了。

一些人認為,秦始皇收天下之兵,鑄為十二金人的說法不可信。

秦始皇收天下之兵鑄造了十二個金人,這些金人都去哪兒了?

理由是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時,短時間內找不到適用的兵器,只好湊合著“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這也是成語“揭竿而起”的來歷。

照此情形,似乎真的是秦始皇盡收天下之兵了。

然而,真實的歷史卻是,陳勝吳廣高舉造反大旗後,不久就發展到了“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的規模。稱了王的陳勝也沒有閒著,“身披堅執銳”衝鋒陷陣。

這些人覺得,如果秦始皇盡收天下之兵是真的,那麼陳勝吳廣就得靠棒子、棍子與秦地方武裝的冷兵器一較高低了。

其實,這樣的認識根本不值一駁。

史料文獻及現代考古證明,在戰國時期,秦與六國在戰爭中都已經大量使用了鐵製兵器。據此看來,青銅兵器已經處於邊緣化狀態。

秦始皇收天下兵,收的乃是青銅兵器,也就是面臨淘汰的武器。

收天下兵鑄金人,為的是“示不復用”,其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戰國時期的銅礦產量巨大,區區十二個金人豈能盡融天下之銅?

而且,明明說的是收天下兵,不是收天下銅。

更何況,秦始皇在完成“萬里車書一混同”之後,緊接著就廢除了原來流通於六國的各種貨幣,在全國範圍內統一用秦半兩結算。如果沒有大量的銅,怎麼會用銅來鑄造貨幣?

在中國歷史的研究領域,反而是一些日本專家眼光更獨到。對此事,日本漢學家瀧川資言認為“始皇銷兵,學周武放牛馬也;鑄十二金人,效夏禹鑄九鼎也”。

瀧川資言此說頗有見地,但小編認為,還可以從技術層面去做解釋。

彼時,在經歷了千餘年的發展後,青銅鑄造業水平在秦時已經達到了最高峰。秦人選擇青銅鑄金人,完全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鐵不耐腐蝕,無法長期儲存,這種常識並不是現代人才獨有的。

始皇帝收天下兵鑄十二銅人,為的是江山永固,傳諸子孫後代的,用可以長期儲存的青銅鑄造金人,應該是最佳選擇。

真正應該搞明白的是,秦始皇為什麼不多不少,偏偏鑄了十二金人呢?

秦始皇收天下之兵鑄造了十二個金人,這些金人都去哪兒了?

先秦歷史中,“十二”這個數字,完全為神秘色彩所加持。始皇帝此舉,具有高深的政治文化內涵。

據《左傳-哀公元年》載:“周之王也,制禮上物,不過十二,以為天之大數也。”

“天之大數,不過十二”。

秦前的王祭天,“被袞以象天,戴冕璪十有二旒,則天數也”。從上古始,十二是天地陰陽五行最根本的成數之一;十天干、十二地支是兩組重要的序數系列。

十二時辰為一天,十二月為一年,十二年為一紀。

翻開古籍,迷一樣的數字“十二”俯拾皆是:春秋戰國時有十二編鐘,弦高犒師用十二頭牛;花木蘭替父從軍是整整十二年,死於“莫須有”罪名的抗金民族英雄岳飛,是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的。曹雪芹苦心孤詣的編撰的《紅樓夢》中,有金陵十二釵……

手可摘星辰的“危樓”,限高為十二層。

為什麼先民如此青睞數字“十二”呢?這大概與樸素的天文學知識有關。古人在觀天象時,發現月亮盈虧十二次就是一年。現在孩子們都知道的常識,在當時卻是天文曆法最偉大的成果之一。

先哲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因此,數字“三”被古人認為是繁衍萬物的根本。

十二是三的倍數,是由三乘以四所得。完全稱得上奇偶相生、陰陽合德、包羅永珍。

如此吉祥的“十二”成為迷一樣的存在,也就不足為奇了。愛屋及烏之下,就連十二的倍數也成了香餑餑。

始皇帝鑄的十二金人,每個重為二十四萬斤;又“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

二十四萬斤、三十六郡、十二萬戶豪富,無不是十二的倍數。這根本就不能簡單的視之為巧合。

十二的倍數中,最為世人喜愛的當屬“七十二”與“三十六”了。濟南有七十二泉,黃山有七十二峰,俗語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之說,兵家有三十六計;孔夫子有七十二賢弟子,打抱不平的梁山好漢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降妖伏魔的孫悟空有七十二番變化……

秦始皇收天下兵鑄十二金人,本來是為了一統江湖、仙福永享的,哪知道人算不如天算,秦王朝只傳了二世十四年就難逃覆亡之命運。

秦王朝滅亡後,十二金人下落又如何呢?

秦始皇收天下之兵鑄造了十二個金人,這些金人都去哪兒了?

據史料記載,秦王朝滅亡後,十二金人有幸躲過戰火的劫難,被劉邦從阿房宮移到了長樂宮,成了大夏殿前的擺設。

日月如梭、時光荏苒,數百年後的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董卓進京後禍亂朝綱,一連串的整合收編,兵強馬壯,軍事力量滾雪球一樣膨脹。幫兇多了,花錢的地方多了,瘋狂聚斂之下,收支依然出現不平衡。時間一久,董卓就動起了歪心思,琢磨來琢磨去,就盯上了矗立了數百年之久的十二個金人。

大概是良心未完全泯滅,給漢室留了一絲顏面,只是銷燬了其中十個金人,“以鑄小錢”。史稱“昔大人見臨洮而銅人鑄,至董卓而銅人毀也。”

臨洮,在今甘肅泯縣,秦漢時屬隴西郡。臨洮,被中原人民視作臨於“夷狄”的界地。《漢書-西域傳上》稱:“及秦始皇攘卻戎狄,築長城、界中國,然西不過臨洮。”

弔詭的是,似乎冥冥中真的有天意,董卓正是臨洮人。

其餘的兩枚金人,魏明帝曹睿準備遷往洛陽,哪知道金人太過沉重,費盡周章才挪動到長安東面的灞川,只好悻悻然罷手,卻為後世留下了“銅人原”的地名。

後趙石勒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移至鄴城。前秦苻堅又移至長安,銷燬了事。

十二金人雖然只剩下了兩個,但在曹睿、石勒、苻堅三人眼中看來,卻仍然是皇權的象徵。不惜勞師動眾來回折騰,也是為了證明自己統治的受命於天。

估計,這才是為什麼“十二”會成為神秘數字的原因。

TAG: 十二秦始皇天下臨洮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