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將僧格林沁:一生征戰殺敵無數,最後卻被16歲小兵給宰了?

引言

晚清名將僧格林沁一生征戰,殺敵無數,在當時的清廷地位很高。《清史稿》中這樣評價他:“有清籓部建大勳者,惟僧格林沁及策凌二人,同膺侑廟曠典,後先輝映,旗常增色矣。”可是這位清廷的猛將,卻在盛年之時喪生於一位少年之手,不得不讓人感嘆命運之無常。

僧格林沁出生於蒙古貴族博爾濟吉特氏,是晚清主要的八旗將領之一。

此人驍勇彪悍,長於領軍打仗。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僧格林沁世襲承爵,成為札薩克多羅郡王,隨後進入京城為官。道光皇帝和咸豐皇帝都對其給予高度重視。

清朝名將僧格林沁:一生征戰殺敵無數,最後卻被16歲小兵給宰了?

▲僧格林沁雕塑

01

僧格林沁在自己的政治巔峰時期曾經掌控兩個旗的兵權,清廷當權者對他的重視可見一斑。朝野上下為了以示尊重,都稱呼他為“僧王”。

對於滿清朝廷來說,這位“僧王”最大的貢獻無疑是剿滅太平天國。

在這場殘酷的鎮壓中,僧格林沁率領軍隊奮勇作戰,先後攻破天京、安慶和武昌,然後縱容部下大肆屠城。對於反抗,僧格林沁採用鐵血手腕,動輒抽筋剝皮,使用酷刑。對於清廷來說,僧格林沁當得上“國之柱石”四個字。

令人感到悲哀的是,對內鎮壓僧格林沁表現出色,然而在面對入侵自己祖國的英法聯軍,僧格林沁卻威風不再,潰敗千里。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大沽口有一場戰役的結果:英法聯軍陣亡死亡五人,滿清陣亡兩千多人。這個對比數字並不好笑,反而令人心痛難當。

這場戰鬥就是由僧格林沁指揮的,他試圖以騎兵的衝擊力抵抗英法聯軍的排槍火炮,結果可想而知。士兵們成了別人槍炮下的靶子,根本連對方的陣前都還沒有接近,就已經喪命。

清朝名將僧格林沁:一生征戰殺敵無數,最後卻被16歲小兵給宰了?

▲清軍對戰英法聯軍的油畫

這次戰役令僧格林沁顏面盡失。但是對於清廷來說,內有太平天國威脅,外有英法聯軍虎視眈眈,而在滿清的武官中,除了僧格林沁竟然找不到另外的可以擔當領軍之責的人。

所以儘管戰敗,僧格林沁還是升了官,賞了爵。不過僧格林沁的人生道路,也差不多到了盡頭。沒過多久,他就被一個十六歲的少年殺死。

02

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清廷令僧格林沁到山東剿滅捻軍餘部張宗禹。

張宗禹其實沒有足夠的兵力於僧格林沁正面對抗,於是採用迂迴戰術,不斷以小股騎兵騷擾,然後遠遁。如此來回迴圈,搞得僧格林沁不勝其煩。

清朝名將僧格林沁:一生征戰殺敵無數,最後卻被16歲小兵給宰了?

▲張宗禹畫像

這種打法讓僧格林沁惱羞成怒,但是又無可奈何,不能不四處追敵。

因為需要長時間的追趕這些騎兵,僧格林沁和他的部下不得不數十日不離馬背,勞累不堪,甚至連縱馬的韁繩都拉不穩。

正如《孫子·計篇》中所言:“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這種長時間的疲勞讓清軍體力嚴重透支,張宗禹抓住機會,打算誘敵深入。

在山東曹莊一帶時,張宗禹故技重施,讓僧格林沁損失慘重,遭遇慘敗的僧格林沁,除了下令撤退別無他法。他帶領敗兵退到吳家店一帶,

此時的僧格林沁已經身受重傷,再也無力支撐,竟然直接墜馬。就在此時,一名手執菜刀的少年從路旁的麥田衝出,照面間就手起刀落,砍死了僧格林沁。

清朝名將僧格林沁:一生征戰殺敵無數,最後卻被16歲小兵給宰了?

▲僧格林沁墓

僧格林沁自小習武,身體健壯,武藝高強,如果正面對抗,這個少年很可能不是敵手。若非身受重傷,怎會喪生於少年之手。這戲劇化的結局不由讓人感嘆:功夫再高,也怕菜刀。

03

而這位少年就是張皮綆,張皮綆出生於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他全家都投身捻軍,很小的時候就被張宗禹看中收為“捻童”。張皮綆此次奉命伏擊敗軍。

其實在他殺死僧格林沁之後,並不知道是誰人死於他手,只是根據僧格林沁的服飾猜測自己殺了一個大人物,於是張皮綆就把僧格林沁身上的衣服帽子等物取走,高高興興地回去邀功。

經過眾人確認,張皮綆才知道原來被他殺掉的人就是僧格林沁。

清朝名將僧格林沁:一生征戰殺敵無數,最後卻被16歲小兵給宰了?

▲張皮綆畫像

僧格林沁被殺死之後,清朝大為震驚,決定要緝拿兇手,便一直在派人探訪張皮綆的下落。

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張皮綆因酒後失言,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派遣的暗探在渦陽新興集給抓住了。

此後張皮綆被押解到濟南受審,最後被判處凌遲。在他臨死之前,他直言不諱地承認自己確實殺了僧格林沁。因此至今山東本地還流傳一首民歌:張皮綆,真的強,麥稞地裡殺僧王。

清朝名將僧格林沁:一生征戰殺敵無數,最後卻被16歲小兵給宰了?

▲僧格林沁畫像

結語

不管是僧格林沁還是張皮綆,在戰爭中各為其主,立場不同,這無可厚非。然而身為同胞,內鬥自損,著實令人惋惜。尤其在外國列強意圖將我大好河山分而食之的時候,這些猛將也好,少年英雄也好,卻不能攜手救國,如何叫人不嘆息呢。

參考資料:

《清史稿》

《孫子·計篇》

TAG: 僧格林沁張皮張宗禹少年清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