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後一個劊子手:砍了300個腦袋,晚年無妻無子,淒涼終老

大清最後一個劊子手:砍了300個腦袋,晚年無妻無子,淒涼終老

生命來自父母饋贈,死亡卻是人不由天。世界上有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點亮生命征途的點點曙光;生活中亦不缺心狠手辣的死亡執行者,赤臂上陣一刀砍下頭顱了結他人生命。古代的歷代王朝多有斬首示眾的法令,手起刀落的畫面讓世人滿是恐懼。

處刑場上,只有犯罪人雙手銬鎖在後,坐以待斬首,無處可逃無力掙扎,相伴在旁的只有一個給罪犯斬首的劊子手,還有一名給犯人拿辮子的處刑助理,大刀一落,負責斬首的劊子手沒有絲毫的遲疑回首,只是快速掉頭徑直離開處刑場,留下一個瀟灑又殘忍的身影消滅於滾滾沙塵裡。

鄧海山正是一名清朝的劊子手,他一生給300個罪犯斬首處刑,為何終是換來孤身終老,無妻無子的淒涼結局?

鄧海山,最後的劊子手

鄧海山,是大清王朝的最後一位劊子手,是一名砍人300名的處刑者,也是一位早期小資快活晚年淒涼孤獨終老的孤家寡人

大清最後一個劊子手:砍了300個腦袋,晚年無妻無子,淒涼終老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大清朝時代背景複雜多變,生長在清朝帝國的鄧海山同樣是命運多舛,他擁有一個不同尋常的身份——劊子手。若是鄧海山主動提起自己的處刑者身份,人們多是聞名色變,避之不及,不會有人真心想要與他熟絡。

年少青春的鄧海山也知劊子手是一個不受人待見的職業,無奈迫於生計的他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劊子手這一高薪職業,有舍才有得,待他成為劊子手後才能有錢養活自己。

劊子手職業目標一錘定音,鄧海山便雷厲風行地開啟了學習之旅。十幾歲的鄧海山排除萬難拜師學藝,年少懵懂的他跟隨曾是劊子手的師父苦習斬首刀法,全面吸收作為一個劊子手的專業素養,同時鍛鍊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鄧海山日復一日接受師父交代的任務練習,每日堅持嚴格的體能訓練,培養過硬的心理素質,苦練斬首刀法的快狠準。

大清最後一個劊子手:砍了300個腦袋,晚年無妻無子,淒涼終老

劊子手斬首的時間部分尤為重要,鄧海山在出山前只能拿冬瓜、毛瓜等瓜類物體來代替人類頸顱,一次又一次練習手起刀落的嚴謹手法,整個過程不能容許有絲毫出錯,否則便不能成為一個及格的劊子手。

每逢此時,鄧海山的師傅便會在瓜類的表面上畫一條直線,鄧海山則需要一到正中畫線之處,刀痕與畫線必須要完美貼合。

待刀法技術成熟穩定之時,鄧海山才有資格去拿牲畜練手,經過日積月累的牲畜斬首實踐,鄧海山的斬首技術如期達到爐火純青境界。皇天不負有心人,鄧海山最終成功出山應聘劊子手的職位,隨後順理成章成為一名劊子手。

在清朝,劊子手斬首一人就能得到4塊大洋的報酬,可謂當時社會的高收入人群,身為劊子手的鄧海山自然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有錢人士。

大清最後一個劊子手:砍了300個腦袋,晚年無妻無子,淒涼終老

看人多,處刑過程決然

凡事都有利弊兩面,收入頗厚的鄧海山不愁生計但也面臨著形形色色的壓力,他的精神世界不僅處於高度緊張的局面,更是沒能得到一絲一毫的他方緩解。

一旦進入處刑場,鄧海山必須全神貫注準備斬首事宜,精神高度集中的他所要做的是隻允許一次過得手起刀落,不僅如此,斬首動作也必須做到乾淨利落,決不能出現藕斷絲連的不堪場面。

否則便是自己職業生涯裡的一個汙點,也是他人不能寬恕的錯誤,劊子手的生計亦會隨之不翼而飛,只能遭受他人的唾棄與厭惡,更是會自此斷送自己的生命。幸好鄧海山刀法技術甚是精湛,每一次的斬首之刑都是完美的手起刀落。

他的快狠準的技術手法更是贏來旁人的認可,進而成為了一個遠近聞名的劊子手,最後竟一共斬首了300個罪犯,砍了300個腦袋,著實令人驚訝。劊子手事業如魚得水,賺得盆滿缽滿的鄧海山卻也變得得意忘形了,全然忘卻了師父對他的告誡。

劊子手行業遵循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待斬首人頭數目達到九十九便要金盤洗手不再接活,另擇其他行業謀生,以此來給自己的殺生行為贖罪。不曾料想鄧海山竟貪慾過剩而斬首300人數,可謂自食惡果。

大清最後一個劊子手:砍了300個腦袋,晚年無妻無子,淒涼終老

風一起,吹皺一波春水

大清王朝滅亡,慘無人道的斬首處死令人是生生不息,鄧海山的劊子手生涯更是登峰造極。歷經時間洗禮終是迎來洗滌極端世俗的時刻,到了民國時代,民國政府終於頒佈廢除斬首示眾的執行方式,全國地區紛紛響應政府號令廢除砍頭這一措施。

國家之大,無奈總會有一兩條漏網之魚,湖南長沙的斬首刑令受到當地軍閥擁簇仍是頑強屹立不倒,劊子手仍有著一席之地。“慧眼識珠”的鄧海山恰好抓住這一機會,在長沙地區繼續自己的劊子手事業,才能有斬首300人的“輝煌事蹟”。

鄧海山的富貴生活終究是沒能抵過時間的流逝,斬首執行方式不久就被全然否決,劊子手們成為了眾人唾棄的物件,鄧海山亦是其中一員。

大清最後一個劊子手:砍了300個腦袋,晚年無妻無子,淒涼終老

沒了工作,沒了收入,孤家寡人鄧海山成了一無所有的流浪漢。他的父母早已過世,成年後的鄧海山因為劊子手的特殊身份也沒能娶得一個妻子,何言兒女成群。

此時的鄧海山只能四處漂流,居無定所,生性孤僻的他也沒有一個好友能夠給予他任何幫助。他的晚年生活不僅沒有安逸舒適的環境,更是絡繹不絕地遭受斬首場景的噩夢折磨,往昔反差令人唏噓不已。

此時的鄧海山早已無慾無求,他打算去寺廟做個和尚清心寡慾來救贖自己的殺人行為。怎料寺廟宗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的真心請求,沒人能夠原諒他斬首300人的深重罪孽。大清最後的一個劊子手鄧海山殺戮300人,卻也親手斷送了自己的美好生活,最後落得孤獨終老的悲慼結局。

劊子手鄧海山斬首300人不犯法,卻變法傷害了數百個家庭的尊嚴,錯的不是鄧海山本人,而是當時社會的庸俗殘忍。

TAG: 海山劊子手斬首300處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