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藩鎮將領的地位有著怎樣的轉變?

本文由:半卷書 原創創作

藩鎮是唐朝中後期設立的軍鎮,藩鎮將領在唐朝歷史上扮演者舉足輕重的角色,影響著唐代的興衰,可以說唐代“成也蕃將,敗也蕃將”。

唐代作為繼秦漢以來另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繼承了魏晉南北朝以來民族融合的歷史成果,深受胡漢兩種文明的影響。再加之唐初統治者鮮卑化的傾向明顯,與少數民族聯絡較為緊密,因此才能最大程度的接受胡人將領。蕃將在唐300年左右的歷史中為國家統一和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一、安史之亂前的唐代蕃將

1。蕃將入朝

高祖武德初年就開始任用蕃將,唐初蕃將參與了統一戰爭,但此時蕃將的政治地位還較為有限。唐代統治者真正開始大規模的任用蕃將應該是在貞觀年間。

貞觀四年太宗平定東突厥後,採取溫彥博的建議,將突厥降眾遷移到今內蒙古河套以南地區安置,同時“選其酋長,使入宿衛”,“其酋首至者,皆拜為將軍、中郎將等官,佈列朝廷,五品以上百餘人,因而入居長安者數千家”。

唐朝時期,藩鎮將領的地位有著怎樣的轉變?

太宗時期以蕃將為其武力的主要組成部分,在這之後,蕃將在唐代的政治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玄宗朝為界,唐代統治者任用的蕃將前後兩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唐前期的蕃將以部落酋長或貴族為主體,因戰敗降唐或主動率部內附,也有部分以門蔭或軍功授官,如契苾明“孺褓授上柱國,封漁陽縣公”、李多祚“驍勇善射,意氣感激”。

唐代的蕃將分為兩大類,即入朝蕃將與在蕃蕃將兩大類。據他所分,“入朝蕃將是指那些已基本上脫離開本蕃並在內地(朝中或地方)任職、直接聽命於朝廷調遣的蕃人將領;在蕃蕃將是指那些一般不脫離開本蕃,並受邊州都督、都護或節度使押領的羈縻府州世襲唐朝官封的蕃人君長”。

2。擔任要職

入朝蕃將的職守與漢族將領一樣,在京時充任進軍將領,肩負著護衛京師,保護天子的職責。一般來說,在京蕃將所統禁衛軍大多由蕃兵構成,這與唐代統治者推行的“以蕃治蕃”政策相一致,然而這也招致部分大臣的不滿,如大臣薛元超就認為:“三韓雜種,十角渠魁,勿使咫尺天顏,處於交戟之外。”

“如戶奴等色,非是一種,或反逆之裔,或破亡之餘,夷狄遺鬼,兼在其數,密計兇謀,理難懸測。”他們對蕃將群體懷有偏見,認為他們是“三韓雜種”、“夷狄遺鬼”,對蕃將入朝統率禁衛軍持反對態度,這也說明在唐前期,部分漢人士大夫受狹隘的“內諸夏而外夷狄”的民族觀念影響,對入朝蕃將存在偏見與排斥。

除統率禁衛軍負責京師安危外,入朝蕃將必要時也需要受命外備徵御,出任都督、都護或為行軍將帥,奉命征討。高宗晚年至武則天統治時期,部分入朝蕃將已不僅僅承擔軍事上的職責,開始投身於政治鬥爭中,有了強烈的參政意識。

武則天稱帝后,對少數民族群體特別優待,入朝蕃將群體成為武周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周則天朝蕃人上封事,多加官賞,有為右臺御史者”。這也說明此時已有部分蕃人進入政治中心,從而引發漢人士大夫的不滿。他們已不僅在軍事方面其重要作用,在政治鬥爭中也常見他們的身影。武則天末年至玄宗即位前期的幾次政變中,蕃將都參與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唐朝時期,藩鎮將領的地位有著怎樣的轉變?

二、安史之亂後

1。下品胡人

突厥蕃將地位變化自玄宗朝始,唐代統治者在蕃將的任用上與前代有所不同,這種差異表現在蕃將的入仕方式、個人身份、受重視程度等方面。從入仕方式來看,玄宗後蕃將授官,除極少數如渾偘、李匯等因門蔭入仕外,其餘多為因軍功入仕,優待與照顧成分較少。

在個人身份上,玄宗朝時最明顯的特徵之一就是寒族胡人受到重用。陳寅恪先生認為,據此條資料來看,太宗多任部落酋長為蕃將,而玄宗則多用寒族胡人。或因部落酋長所統領的一般都為血緣相系的部落,這類人在入朝後與其部落相聯絡,形成一種特殊的勢力。

寒族胡人沒有血緣部落可以統率,但卻可統率其餘部落,擔任不同部落的最高統帥,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切斷將領與部落間的血緣聯絡。李林甫為杜絕蕃將入相,向玄宗建議用寒族胡人,這樣既可以使蕃將發揮其驍勇善戰的特長為國效力,寒族又可以避免結黨營私的行為。

且寒族胡人大多“不識文字”,也就是說他們的文化程度比較低,少有進入中央為官者,因此不會對其政治地位產生威脅。這也說明,漢族士人對識文字、精通漢文化,經歷幾代發展後的漢化蕃將懷有戒備之心,並未從心底真正接受他們。

雖然說這是李林甫個人為鞏固相位向玄宗提出的建議,但很明顯玄宗也擔心當時的蕃將世家勢力若繼續壯大會引起禍亂威脅其統治,這也恰恰說明玄宗對勢力較強的蕃將始終心懷戒備,為達到穩定統治的目的,選擇提拔寒族胡人以平衡蕃將世家勢力。

於是,高仙芝、安祿山等一批具有強烈參政意識的寒族蕃將開始逐漸活躍於唐代的政治舞臺上。安祿山原為營州柳城雜種胡,處事圓滑,擅於曲意逢迎,因得到張守珪的賞識不斷擢升,天寶元年,為平盧節度使,入朝奏事,得到玄宗寵愛。

唐朝時期,藩鎮將領的地位有著怎樣的轉變?

在這之後,安祿山入相無望,積極做好軍力部署,“請以蕃將三十二人以代漢將”,終於在天寶十四載,以誅楊國忠為名起兵反於范陽,安史之亂拉開序幕。安史之亂後,唐代的蕃將任用制度發生了變化,首先表現在使相制度的形成。蕃將拜相始於哥舒翰,安祿山反叛後,哥舒翰率兵拒賊於潼關下,天寶十五載,“加翰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2。蕃將的減少

唐代後期的使相制度至此開始形成,雖然也有極少數如渾瑊等真拜宰相,但大多數任節度使的蕃將僅是加有使相的職銜與榮譽稱號,並非有實權的真正宰相。與唐前期相比,突厥蕃將地位有了明顯的變化。

從數量上來看,唐代後期統治者重用的突厥蕃將人數大大減少,且授予官職品階也不及前期,根唐代中後期有大量突厥首領率部下來朝,因此若單從數量上來看,似乎唐前期授官人數遠不及唐代中後期。

但若從所授官職來看,唐中後期所授突厥官職大多為朗將、將軍、折衝等職銜,如開元十一年,“突厥大首領阿史那瑟缽達乾等三十二人來朝,授阿史那瑟缽達幹大將,其屬並授朗將,放還蕃”。

類似這種突厥首領率眾來朝的現象多發生在開元年間,這與當時突厥與唐實力對比變化有較大關係,大部分來朝首領在授官後便放還本蕃,不再留任。唐代中後期有突厥蕃將176人,其中149人都未留唐,這類蕃將約佔總人數的84。7%。

即使有部分所授官階較高,也大多徒有其名,與唐前期相比,他們不參與重大戰事,這說明唐代後期統治者已不像前期那樣信任與重用突厥蕃將了。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用人政策上來看,唐代建國前期因國家實力衰弱,北方突厥勢力強盛,鮮有蕃將入朝。

唐朝時期,藩鎮將領的地位有著怎樣的轉變?

直到貞觀四年,李靖大破突厥,頡利可汗率部族降唐後,太宗採取溫彥博建議設定羈縻府州安置降眾,突厥貴族入朝為官,受到當時統治者的重用。唐前期統治者重用蕃將多想依靠蕃將維持少數民族部落的穩定,達到“以蕃治蕃”的目的。

玄宗朝後,突厥實力衰弱,已不再是唐朝的心頭大患,唐代統治者已不需要重用突厥蕃將以安撫突厥部落。隨著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唐朝的軍隊戰鬥力也有所提升,已不需要依賴突厥蕃將,隨著奚與契丹的興起,突厥蕃將的地位自然逐漸下降。安史之亂的爆發使唐代的蕃將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

首先,安史叛軍的領導者安祿山與史思明兩人都是唐代有名的蕃將,其統帥的部隊主體也都由胡人構成;另一方面,助唐平叛的將領們也多是蕃將身份,是平定安史之亂的主要力量。唐代統治者對蕃將尤其是突厥蕃將的態度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這或許與安史叛軍首領的突厥血統有一些聯絡。

史思明為“營州寧夷州突厥雜種胡人也”,安祿山亦有一半的突厥血統,“母阿史德氏,亦突厥巫師,以卜為業。”在戰爭後,唐代統治者不再像之前一樣信任突厥蕃將,除部分參與平定叛亂的將領外,大部分突厥蕃將不再受到當時統治者的重用,反而遭到猜忌與懷疑。

三、安史之亂後有功蕃將受到猜忌

安史之亂後,大批參與平定叛亂的有功將領與受到嘉獎與封賞,榮寵一時,代宗廣德二年(763年)七月,“河北副元帥懷恩、河東副元帥光弼,幽州節度懷仙,李抱玉、李懷光等,各賜鐵券,以名藏太廟,書畫像於凌煙之閣”。

然而在安史之亂陰影的影響下,唐代統治階級內部對部分助唐平叛的有功胡人將領產生了猜忌與排斥,其中較有代表性的當屬助唐平叛後又引外蕃入侵的僕固懷恩。

唐朝時期,藩鎮將領的地位有著怎樣的轉變?

在安史之亂中,僕固懷恩從郭子儀入關作戰,任朔方軍左武鋒使,在安史之亂最後階段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戰亂平定不久,他卻走上反叛道路,《新唐書》記載,“廣德元年(763年)八月,僕固懷恩反”。導致他叛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結語

安史之亂歷時八載,國家的政治、經濟遭到極大破壞,戰亂結束後,整肅紀綱、穩定統治成為當務之急。為平定戰亂,國家權柄下移,為了將權力收歸中央,戰功卓越而又身份敏感的僕固懷恩成為當時代宗最好的選擇,僕固懷恩之亂是安史之亂後君臣之間相互猜忌,蕃將受到猜疑與排擠的最好體現。

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朔方軍軍功卓越,“自燕盜以來,惟朔方多軍功,內以遏不軌,外以扼胡虜,故朔方之於朝庭,猶手足之悍頭目,不足過也”。

TAG: 突厥唐代安史之亂胡人寒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