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有個古怪習慣 湖南人給他起一外號 長官知道後很尷尬

晚清名臣左宗棠,是個能力很強,心氣也很高的人。後世之人論及左宗棠,雖然他志向奇高,脾氣也大,但總體而言,跟他這個人的能力是相匹配的,所以便不覺得有何不妥。但在左宗棠嶄露頭角之前,如果不是真正瞭解他的人,就會覺得左宗棠是個好為大言的浮誇之輩。

比如左宗棠年輕時,考上舉人後多次參加會試不中,心灰意冷的他決定放棄科舉之路,回家種田讀書,還以“隴上諸葛”自稱。意思是要等認可他才華的“劉皇叔”來請他出山,一展其志。

而在旁人看來,左宗棠只不過是個考試失敗,躲在岳父家吃軟飯的平庸之輩而已。所以當左宗棠以“某亮”(即諸葛亮)自稱時,別人就譏諷他為“某諸”,弄得左宗棠非常尷尬。

左宗棠有個古怪習慣 湖南人給他起一外號 長官知道後很尷尬

左宗棠的才華能力,一般凡夫俗子不能所知。但有慧眼識珠之人,在左宗棠年少落魄之時,便已看出他未來必能建立非凡之功業。時任兩江總督的陶澍,在第一次見到當時還是舉人的左宗棠時,就主動提出要和他結為親家。一代名臣林則徐,在與左宗棠交談之後,也連聲讚歎其為“絕世奇才”。

因此,即便受到許多人的冷嘲熱諷,左宗棠始終沒有對自己失去信心。他還是能夠沉住氣安心讀書,懷著“身無半畝,心憂天下”的志向,等待為國建功立業的那一天。

咸豐二年(1852年),洪秀全率太平軍進攻長沙,左宗棠迎來了出山報國的機會。受湖南巡撫張亮基之邀,左宗棠入其幕中,輔佐湖南的一切軍事政務,盡心籌劃,抵擋住了太平軍的攻勢。後來駱秉章接任湖南巡撫,對左宗棠更加倚重,對其言聽計從,給了左宗棠很大的自主權。

左宗棠有個古怪習慣 湖南人給他起一外號 長官知道後很尷尬

左宗棠作為駱秉章的幕僚,說得好聽點是客卿,說難聽點就是一個師爺。不過左宗棠能力大脾氣也大的本性不改,絲毫不把自己當外人。駱秉章授予他權柄,他便拿著雞毛當令箭,有些重要政務,左宗棠甚至未經駱秉章同意,就擅自決斷。

薛福成在《庸庵筆記》中,講了一個故事。說是有一天,駱秉章聽見轅門發炮,連忙問旁人發生了什麼事。侍從回答,乃

“左師爺發軍報折也。”

向朝廷發奏摺之前鳴炮是慣例,而左宗棠發軍報前竟未知會自己的長官,可見其脾性之異於常人,甚至到了有些古怪的程度。

也正因此,當時的湖南人給左宗棠起了個外號,叫

“左都御史”

。左都御史其實是都察院長官的稱呼,為從一品大臣。而之所以戲稱左宗棠為“左”都御史,其實是因為駱秉章作為湖南巡撫,掛的是右副都御史的官銜。“左”尊於“右”,大家是在嘲笑駱秉章身為一省的長官,權力居然還不如自己的一個師爺。

左宗棠有個古怪習慣 湖南人給他起一外號 長官知道後很尷尬

幸運的是,駱秉章並不是那種小肚雞腸、嫉賢妒能的人。對於這些或許是出於善意的玩笑話,駱秉章也只是一笑置之,沒有因此而打壓左宗棠。

正因得到駱秉章的充分授權和信任,左宗棠得以大展拳腳,把湖南軍務辦得有聲有色,成為了清廷對抗太平軍的重要基地。有人曾讚歎:

“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

當時的權臣肅順也十分佩服左宗棠,向咸豐奏稱:

“聞左宗棠在湖南巡撫駱秉章幕中,贊畫軍謀,迭著成效,駱秉章之功,皆其功也。”

不過,左宗棠自傲的性格,還是為他帶來了一些麻煩。左宗棠因對湖南永州總兵樊燮無禮,被其參劾,差點丟了性命,不得已退出了湖南巡撫幕。但因緣際會,左宗棠因此投靠到了曾國藩的麾下,第二年就在曾國藩保舉下出任浙江巡撫,反而因禍得福,成為了獨當一面的封疆大吏,從此走上了迅速成長為一代中興名臣的道路。

TAG: 左宗棠駱秉章湖南巡撫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