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容:革命軍中馬前卒,身陷囹圄不改救國心

他本是一介狂生,從小討厭四書五經,甚至敢在考場上和考官爭辯;他更是赳赳男兒,憑一支筆就搞得統治者焦頭爛額,身陷囹圄不改救國之心。他就是自稱‘’革命軍中馬前卒‘’的鄒容。

鄒容(1885——1905),原名桂文又名威丹、蔚丹、紹陶。出生在四川巴縣(今重慶市)一個商人家庭。小時候的鄒容,天資聰穎,博聞強記,尤其酷愛名人傳記,最崇拜少年英雄夏完淳——這個十四歲的少年,在父親因抗清而犧牲後,自己也被密探拘捕。洪承疇用高官厚祿引誘他投降,夏完淳鐵骨錚錚,怒斥洪承疇。慷慨就義時,更是絲毫不懼,劊子手一見他,目不敢視,戰戰兢兢,好久才下手行刑。

鄒容:革命軍中馬前卒,身陷囹圄不改救國心

再加上維新思想對他的影響,鄒容對綱常禮教、功名科舉的十分反感。十二歲那年,他隨哥哥參加童子試,考場上,一位考生問題目是什麼意思,被考官蠻橫地拒絕,沒想到鄒容站起來,質問考官:‘’你們出的這些文不成義的東西算是題目嗎!讀書不求甚解,考試時肆意捏造,簡直是做六經的奴婢!‘’考官大怒,要將他趕出考場,鄒容義正辭嚴地說:‘’國家淪亡至此,世界大勢風起雲湧,爾等不思救國奮進,反而在這裡皓首窮經,真是讓人羞恥!這衰世秀才,不做也罷!‘’說完大步走出考場。事後,父親呵斥了鄒容,他昂首迴應:‘’臭八股兒不願學,滿場兒不願入,衰世科名,得之又有何用!‘’

放棄科名之路的鄒容,如飢似渴地學起了西學。幾經曲折,1902年,他登上了去日本的輪船,來到東京。當時的東京,彙集了一批愛國留學生。魯迅回憶自己同時代留學生的日常‘’凡留學生一到日本,急於尋求的大抵是新知識。除學習日文,準備進專門學校之外,就是赴會館,跑書店,往集會,聽演講。‘’鄒容的旅日生涯就是這樣度過的。他拜讀了大量進步書籍,思考著拯救中國的道路,由一名懵懂的少年成長為民主共和的馬前卒。

鄒容:革命軍中馬前卒,身陷囹圄不改救國心

鄒容在日本只待了一年,就回到了祖國。在上海,他與章太炎相見,並結為忘年之交。當時的中國,積貧積弱,怎樣拯救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許多人寄望於聖君明主,鄒容對此不以為然,要救國需要喚醒民眾千百萬,組成浩浩蕩蕩的革命軍,與一切黑暗勢力作戰。出於這一目的,他於1903年5月寫出了《革命軍》。寫完後,覺得自己缺乏文采,請章太炎加以潤色,章太炎看完後說,‘’陽春白雪對革命事業幫助不大,要感到民眾,還要用淺顯明白的語言。‘’親自為其作序,推薦到《蘇報》上。

在這篇僅僅兩萬字的《革命軍》裡,少年鄒容以高昂的革命精神,‘’勸動天下造反‘’用不可遏制的熱情頌揚了‘’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宛若一道驚天地,泣鬼神的霹靂,炸醒了沉睡的國人!一時間,引發強烈反響,人人爭相傳頌,《蘇報》洛陽紙貴。

這引來了清政府的惱恨,他們聯合外國巡捕,將章太炎投入監獄。鄒容激於義憤,自動投案。他大聲對巡捕說,‘’我就是寫《革命軍》的鄒容,特來自首!‘’一開始,巡捕還不相信,鄒容見巡捕不信,說:‘’不信嗎?你把《革命軍》拿來,我背給你聽!‘’鄒容就這樣被投入了監獄。這,就是轟動海內外的‘’蘇報案‘’。

鄒容:革命軍中馬前卒,身陷囹圄不改救國心

獄中的生活非常困苦,他與章太炎共局一室,不但要終日勞作,還經常遭受獄卒欺壓,加上三餐不繼,心中激憤,鄒容的身體垮了。1905年4月3日,那一天的清晨,冷風催魂,陰雲密佈,鄒容帶著屈辱、帶著遺憾、帶著憤怒、帶著不捨離開了人世。只留下章太炎抱著鄒容那‘’髀肉盡消,空存皮骨‘’的屍首悲憤欲絕。

鄒容犧牲時,只有21歲。他短暫的生命,卻煥發了無數庸人難以企及的偉大光輝,他的名字,將被永遠銘記。他的事蹟,將被永遠傳揚!

TAG: 鄒容章太炎革命軍巡捕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