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過中國,還獻炮打下襄陽城”,馬可波羅太能吹了

公元13世紀末,一位17歲的年輕義大利旅行家,自稱跟隨商隊從義大利出發,一路跋山涉水,來到了中國,待了17年之久。之後返回義大利,由他口述,專業作家執筆,寫下了膾炙人口,傳承百年的旅遊日記,《馬可波羅遊記》。

然而……馬可波羅真的到過中國嗎?

“我到過中國,還獻炮打下襄陽城”,馬可波羅太能吹了

在《馬可波羅遊記》裡,馬可波羅言辭鑿鑿說自己不但到過中國,而且還到過當時的宋元戰場前沿,軍事重地襄陽,親自向蒙古大汗進獻了新式武器,一鼓作氣摧毀了這座古城,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作為南宋滅亡的重要戰役,史書上對於這場長達6年的襄陽大戰有著詳細記錄,想弄清楚馬可波羅是否來過中國,首先就要從研究襄陽著手。

“我到過中國,還獻炮打下襄陽城”,馬可波羅太能吹了

襄陽在古代,一直是軍事重鎮,處於中原咽喉所在,南北通衢,水陸交通極為便利,從陸路來說,可北上洛陽,直取陝西,也可順水而下,南下江陵、長沙。取天下必取荊州,取荊州必取襄陽,所以,襄陽曆代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元軍一路南下攻打南宋,就是採取“宜先從事襄陽”的方略。然而襄陽城從岳飛開始,就在不斷加固城牆,幾百年間早已固若金湯,加上城內儲備了大量糧食,元軍在此受挫,圍困多年也沒攻下襄陽城,只好分兵繞道南下。

“我到過中國,還獻炮打下襄陽城”,馬可波羅太能吹了

根據《馬可波羅遊記》的記載,當時馬可·波羅來到襄陽,見元軍久攻不下,便畫出了一種新型的投石機圖紙,交給隨從人員製造。這種機器能投射巨大的石塊,即便堅固的城垛也被毀為齏粉,襄陽城內守軍看到災禍臨頭,這才打開城門投降。

但這一切只是,馬可波羅的一面之詞。根據《元史》記載,當時為了攻下襄陽城,宋朝降將劉整向元丞相伯顏進言,利用剛獲得的投石機“回回炮”攻下了樊城,而後再次架炮,攻破了襄陽。

“我到過中國,還獻炮打下襄陽城”,馬可波羅太能吹了

在這裡,這種新式投石機之所以叫“回回炮”在於其發明人是“回回人”亦思馬因。《元史》中還有著專門的記載。

《亦思馬因傳》:“亦思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炮,至元八年與阿老瓦丁至京師。十年,從國兵攻襄陽未下,亦思馬因相地勢,置炮於城東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宋安撫呂文煥懼,以城降。”

事後,亦思馬因被賜銀250 兩,並被任命為炮手總管,佩虎符。其後代也都是造炮專家,在軍中供職。

由此不難看出,即便馬可波羅來過中國,到過襄陽,也是搶佔了別人的功勞,吹牛給自己貼金。

“我到過中國,還獻炮打下襄陽城”,馬可波羅太能吹了

其次,襄陽之戰發生在1267年,結束於1273年,歷時六年。據《元史》記載,當年正月乙丑元軍先攻破樊城,二月庚戌,襄陽守將呂文煥率眾投降。而按照馬可·波羅的記載,他們是在1275年夏天才到達元上都,而後才到達襄陽,而此時,襄陽之戰早已結束,怎麼可能發生“獻炮”的事件呢?

結論只有一個,馬可波羅即便來過襄陽,也不可能參加過滅襄之戰。

那麼問題來了,馬可波羅為什麼要撒謊,把別人的功績攬在自己懷裡呢?

關鍵點還在《馬可波羅遊記》之中。

馬可波羅說,自己和家人當時“正好居留在帝廷”,聽到襄陽宋軍仍在“頑強抵抗”的訊息,心急如焚,渴望儘快結束可怕的戰爭,於是立刻覲見皇帝,提出了製造投石機的建議。在事成之後,大大提高了自己在皇帝和朝臣心目中的地位。

“我到過中國,還獻炮打下襄陽城”,馬可波羅太能吹了

看見了嗎?冒領軍功不過是為了貪圖虛名,告訴世人,自己不是一般人,有赫赫軍功,和元朝皇帝都能攀上交情,那是有原因的。

襄陽曆史悠久,地方誌儲存相對完整,然而不管是《元史》還是歷代方誌,從未提及過馬可波羅此人。除了《馬可波羅遊記》這本書,我們無法找到任何直接證據能夠證明,馬可波羅到過中國,來過襄陽。

不可否認,馬可波羅把中國介紹給了世界,使西方世界從此知道了在東方還有一個強大的中國,人口眾多,經濟繁榮,無數冒險家認為中國是傳說中的“世界中心”,遍地鋪滿黃金,一波波跑來冒險朝聖。

“我到過中國,還獻炮打下襄陽城”,馬可波羅太能吹了

然而,馬可·波羅壓根沒有來過中國,就是一個喜歡吹牛的大騙子,根據一些商人口述,把道聽途說當做事實,充分發揮想象,進行二次藝術創作加工,不但子虛烏有編撰一段傳奇經歷,還是搶佔別人的功勞,給自己貼金裝門面。

正如義大利民間流傳著那句民間諺語,“看那個人說謊,就好比馬可波羅一樣。”

馬可波羅,就是一個徹頭徹尾說謊,信口胡咧咧的大騙子。

TAG: 馬可波羅襄陽投石機遊記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