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蜀主劉備是一個不學無術、不喜讀書的人嗎?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載劉備家貧,少孤,“與母販履織蓆為業”。又云:“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食,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漢末,黃巾起義爆發,煙塵四起,劉備棄學從軍,後征戰四方,顛簸流離,及由荊州入成都,才跨有荊、益二州,稱帝於蜀。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指劉備雲:“天下英雄唯孤與使君耳!”廣漢彭羕(字永年)失意於位,罵劉備“老革荒悖”。意指劉備是個老兵,昏庸無道。可見劉備常年在軍旅中,無暇讀書。

三國時蜀主劉備是一個不學無術、不喜讀書的人嗎?

然而,劉備並不是一個不學無術、不喜讀書的人。他十五歲即從學於涿郡名儒盧植。在軍旅中,三顧茅廬,與諸葛亮論天下形勢,其用兵行師,深得兵法之旨。及白帝城託孤,遺詔對後主劉禪說:“唯賢唯德,能服於人。爾父德薄,勿效之。可讀《漢書》、《禮記》》、《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想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另外,其遺詔中“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成為千古名句。體會此中所說,劉備即使在軍旅之時,也常在讀儒經、諸子百家之書,以為己所用,否則他是說不出以上的話的。

三國時蜀主劉備是一個不學無術、不喜讀書的人嗎?

他與“劉項原來不讀書”的劉邦項羽不同,漢高祖劉邦雖重視人才,但不喜儒生、潑口罵人,項羽更是不重視人才。劉備不甚樂讀書,不是不讀書,而且這還是他青年時的情況,他要成大事、立大業時,已不像“昔日的吳下阿蒙”,他求賢若渴,以經、史、諸子之書來充實自己,用於政治,可說為天下三分之英雄。有人引《劉先主傳》說劉備“不甚樂讀書”,來指責劉備學問欠缺,這是十分謬誤的。須知人無完人,金無足金。劉備是政治家、軍事家而不是儒生啊!

三國時蜀主劉備是一個不學無術、不喜讀書的人嗎?

在用人方面,劉備確實有過人之處。他一眼看出馬謖既無關張之勇,更無孔明之智,只是個參謀人才,臨死之前特意對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但諸葛亮最看重馬謖,伐魏時用馬謖守街亭,直接導致了重大失敗。可以看出劉備是不喜歡誇誇其談的人,重用有真才實用的人。

TAG: 劉備讀書馬謖甚樂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