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尊閻羅張小敬的從軍履歷

五尊閻羅張小敬的從軍履歷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張小敬在成為萬年縣不良帥之前是駐守邊疆的正規邊防軍士兵,原著稱其舊曆十三年從軍,大唐第一批募兵(第三十三折衝府第八團),十年隴右兵,九年不良帥。

那麼他的詳細從軍履歷是怎樣的呢,讀賣君稍微考查了一番:折衝府這個名字是太宗李世民在隋朝鷹揚府職業士兵體系上繼承建立的,按人數分上中下三等,分別有千八六百,後各自追加兩百人,總軍府數約六百,每一個軍府長官為折衝都尉(上府正四品上)。全國共計約48—60萬人。

張小敬從軍起點舊曆十三年應該是開元十三年即公元725年,這一年也是大唐府兵制改革的重要年份,擔任皇帝近衛的長從宿營改為了彍騎,即改制後的中央禁衛軍,和電視劇中左右龍武軍(738定名的前身)和左右羽林軍(662高宗李治建立)並列為北衙四軍和都城長安中心護衛主力,但顯然張小敬的出身和履歷達不到這四軍和彍騎標準。。

張小敬這樣新招募的募兵一開始進入的也是府兵體系,事實上府兵制更多是招募士兵的組織體系而不是成型的兵制。在第三十三府第八團的張小敬經過訓練後就被派去了隴右的隸屬某個衛下的軍隊,稱“衛士”或者“侍官”,參照張小敬回到長安擔任萬年縣不良帥來看,他所屬的衛有可能是十六衛中的中央十二衛之一的左右金吾衛(佽飛)但機率不大,更可能是地方四衛的左右領軍衛(射聲)或者左右驍騎(豹騎),結合他善於弓弩來看,傾向於他是領軍衛的可能居多。

成為某個衛下面某個軍府(小說和劇中為第三十三折衝府)的張小敬被派到北方邊境鎮戍的原因是——早在武后時期開始東突厥再次崛起,契丹也發動叛亂,高句麗系的大祚榮開始建立渤海國,大唐北方全面吃緊,但是第八團在隴右節度使軍中對抗的敵人大機率是吐蕃勢力。

而早在711年設立的河西節度使(原涼州都督府)開始,到721年十個節度使全面到位,總兵力五十萬,隴右節度使當時屯駐地位於鄯州,總兵力七萬五,馬一萬。

作為邊關“長征健兒”的張小敬在十年(725—735)期間不太可能與地方武裝“武騎團”或“團結兵”並肩作戰,二者雖然都是新型的募兵,但後者是內地地方民兵,不大可能和狼衛對抗。但結合歷史原型“騎士張小敬”看,他也可能屬於鄯州地方武裝武騎團成員。按照他對火油的瞭解,第八團守衛的峰燧當時直接交戰的可能還得加上有火油使用經驗的突厥狼衛。

原著中還提到了守捉城,這是唐中期改鎮戍為軍、城、守捉、鎮的編制,到開元末期共有四十餘軍,四城,十守捉,四鎮,張小敬十年從軍經歷中應是在其中的守捉城之一。

從736年擔任不良帥開始過了九年,745年張小敬殺人入獄,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應該發生在745—746這一兩年間,兩年之後的749年天寶八載,大唐停止了府兵制,邊疆上完全用節度使維護。

那麼張小敬從軍時的最高長官隴右節度使是誰呢?當時兵力僅次於范陽節度使的隴右節度使,節杖在郭知運、王忠嗣、哥舒翰等幾代名將的手中,屢破吐蕃。那首著名的唐詩“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胡馬,不敢過臨洮”講的就是張小敬的頂頭上司哥舒翰。

TAG: 張小敬節度使隴右從軍第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