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種殘忍的刑罰,雖一般死不了人,但會讓你比死還難受

歷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明朝時候,除了多出了東廠、錦衣衛這些新鮮的機構,還多了一個新鮮的刑罰——廷杖,就是當堂用棍子打屁股。其實,廷杖最早始於東漢明帝,《後漢紀》曰:明帝時,政事嚴峻,故卿皆鞭杖”。但是,這種刑罰普通人可受不起,是專門為大臣定製的。

古人常常說,刑不上大夫,那麼,為什麼會對大臣下手呢?這還要歸結於朱元璋對下屬的猜忌。

古代有種殘忍的刑罰,雖一般死不了人,但會讓你比死還難受

其實,這種猜忌也是不難理解的。

元朝末期,朝廷已經完全沒有綱紀可言,貪官汙吏到處都是,百姓們生活十分困苦,在這一點上,出身貧苦的朱元璋是深有體會的。當他的大哥去世後,找不到地方去埋葬,他的家鄉鬧蝗災,人們沒有收成,只能去挖野菜吃。要是這樣還填不飽肚皮,只好去找要飯。朱元璋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生存下來,並且,成為了一個新的當權者,朱元璋對社會現實和以前的統治階級肯定是不滿的,不只是不滿,甚至,可以說是痛恨。

可以說,這段艱苦的歲月對當時的他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所以,當他成為那個制定法律的人時,勢必要對官員和上層階級有所約束。據史料記載,他曾經說過:“我在民間摸爬滾打之時,所見的官吏從來不體恤民情,不僅貪財好色,還飲酒誤事,實在是讓人氣憤得不得了。”

於是,在總結以前的教訓的基礎上,朱元璋充分重視了法典對於治國的作用。所以,為了整頓朝綱,他對於官吏監管較嚴,如有人犯錯,則一定會處以嚴刑,因此,才有了廷杖這一種特定的刑罰。有了這道刑罰,皇權又被放大,而且,這讓大臣們輕易不敢違抗皇帝的命令,讓整個朝政更加掌握在皇帝一人手裡。

廷杖一般是由慄木製成,擊人的一端削成槌狀,且包有鐵皮,鐵皮上還有倒鉤,一棒擊下去,行刑人再順勢一扯,尖利的倒勾就會把受刑人身上連皮帶肉撕下一大塊來。施行廷杖的場所就在宮殿的庭院裡,只要有大臣違逆皇帝,立刻就會被拖到庭院裡打得血肉橫飛。

古代有種殘忍的刑罰,雖一般死不了人,但會讓你比死還難受

顯然,這是有失體統的,也比較不好看。所以,到了成祖時期,施行刑罰的地點就變了,變成了紫禁城的午門前。

午門的御路東邊有兩座小房子,這兩座房子有錦衣衛把手,當需要施以廷杖的大臣被壓過來後,眾人就在禁軍的嚴格看管下施刑。施刑的時候,被打的人手腕要被繩子綁住,穿著囚服到午門。每走過一道門,這道門便在他身後合上,到了地點後,現場有一百多個校尉,拿著棍子站在兩旁。

並且,現場還有司禮監的人和錦衣衛使以及他們的隨從。當看到囚犯走進來後,立刻就喝到:“打棍子!”就有一個人出來,手拿棍子用力擊打。如果,察覺到長官不滿意,那指揮的人還要要求打棍子的人多用力,打重一點。每打五下就要換一個人,按照從前的步驟打。為的就是怕打棍子的人沒勁兒了,打得不如剛開始那麼重。

更殘忍的是,還有一群人圍在那裡喝聲雷動,讓人聽著都害怕。

被廷杖的人,身上要被扒去衣服,而且,要連續被十來個人打,加起來要受50多下罪。不僅如此,被打完後還要被用布兜起來,然後,使盡全力摔到地上。這樣嚴酷的刑罰,導致在接受完酷刑以後,十個人有九個人是沒命了的。雖然這種說法有點誇張,但確實也能體現廷杖的嚴酷。

不過,也有很多法外開恩的現象,如果,指揮打棍子的人察覺到皇帝不是很想懲罰那個受刑的人,便會喊一個特定的口令,讓打棍子的人輕點兒。當然,如果事實相反,則會讓打得重點,以此來取悅皇帝。雖然,朱元璋的本意是讓法令更加嚴明,但事實上,在執行過程中,還是有人不訓守紀律。

古代有種殘忍的刑罰,雖一般死不了人,但會讓你比死還難受

其實,廷杖這種刑罰最重要的不是讓這個人死,而是讓他蒙受侮辱,如果是女性的話,之後,多數就選擇自殺了。

最開始的時候,打棍子就是打棍子,不脫衣服的,後來,才開始脫去衣服,而且,打死人的現象也是後來才有的。明武宗時期,因為反對皇帝南巡,被打棍子的大臣們足足有146人,其中,打死的就是15人,即便不死,十之八九的人,也會落下終身殘廢,可以說是觸目驚心。

再後來,到了朱厚熜時期,因為,有大臣反對他追封自己的生父為太上皇,所以,他一怒之下對134人施以廷杖,一下打死了17人。這使得朝廷官員們嚇得趕緊閉上嘴巴,於是,到最後,他順利地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明黃道周《節寰袁公(袁可立)傳》:“及在御史臺,值他御史觸上怒,將廷杖,諸御史詣政府乞伸救,輔臣以上意為辭。”

古代有種殘忍的刑罰,雖一般死不了人,但會讓你比死還難受

廷杖的出現是有其積極意思的,至少這使得大臣們不能以自己的權勢跟皇權對抗,讓朝廷的政策能夠更好地實施。但是,這個刑罰本就沒有在大明的律例中,所以,什麼時候施行他全憑皇帝的喜好,從這一點上來講,這個刑罰嚴重破壞了國家的司法制度。

另外,有了這個刑罰,即使有大臣想要忠言直諫,迫於對廷杖的害怕,也只好作罷,所以,朝廷到底還是墮落腐朽了下去。

TAG: 廷杖打棍子刑罰大臣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