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港失利,戚繼光到義烏募兵,他沒告訴別人,自己募兵屬以貌取人

岑港失利,戚繼光到義烏募兵,他沒告訴別人,自己募兵屬以貌取人

話說,戚繼光於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冬得到胡宗憲的批准和支援,從軍隊中分撥了三千紹興兵進行訓練。

經過三個半月的訓練後,這三千紹興兵的作戰力大增,在行軍和整訓中,紀律性很高,執行力也很強。

但是,將這三千紹興兵投入到戰場中後,很多缺點都暴露出來了。

首先是有些兵痞心術不正,喜歡殺良冒功,而且對待自己人狠忍、殘毒,殺良民也沒有絲毫的愧疚心。

其次是軍心不穩,定力不夠,受不得驚嚇,易潰易散。

最主要的是,打仗缺乏必死之心、必勝之念。己方有利,就膽氣橫生;稍遇困難,就貪生畏死,縮手縮腳,不敢與敵人展開決戰,需要決戰的時候,卻已早早抱定了退逃的心理。

為此,戚繼光喟然長嘆說:“練兵就如同塾師教育學生:對於初進學堂的童子只要稍加約束就能培養成他們良好的作風和性格;對於已經在學堂混了多年的成年學生就算您時刻督促也是無濟於事。這三千紹興兵,不就跟那些已經在學堂混了多年的成年學生相同嗎?”

他對這三千紹興兵已經失去了興趣和信心,決定親自到民間招兵,招一批如“初進學堂的童子”那樣的新兵蛋子,從零開始,全面整訓。

於是,在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八月,戚繼光再向胡宗憲上《練兵議》,稱:沒有軍隊而談論戰鬥,就跟沒有手而要操持寶劍一樣,根本不現實。現在軍隊裡計程車兵就跟臨時聚合在一起的烏鴉一樣,他們計程車氣無法振作;無休無止地徵調來的客兵又放縱難以約束,我不知道還能有什麼作為。”從而提出要到浙江義烏招募和訓練新兵。

岑港失利,戚繼光到義烏募兵,他沒告訴別人,自己募兵屬以貌取人

戚繼光為什麼特別提出要到義烏招兵呢?

原來,當時的義烏土地貧瘠,糧食產量不高,義烏人大多以挖礦為生。挖礦就要爭奪礦源,則每年都會因為爭奪礦源,礦工們互相格鬥,大打出手,死人無數。

戚繼光曾親自觀戰,對礦工們那種視死如歸、一往無前的剽悍作風歎為觀止,認為這些人都是天生鬥士,只要稍加訓練和鼓舞,就會成為戰場上的殺人機器。

於是在《練兵議》中稱:“其俗力本無他,宜可鼓舞,及今簡練訓習,即一旅可當三軍,何患無兵?”

胡宗憲本來就看好戚繼光,前面又有了三千紹興兵在三個半月短訓後的成效,越加激賞,大筆一揮,批了。

補一下,當時任海道副使的名將譚綸也是毫無保留地支援戚繼光,給了戚繼光不少好的建議和幫助。

這年九月,戚繼光手持總督胡宗憲將令來到義烏募兵。

義烏縣令趙大河對戚繼光的招募工作也非常配合,他對戚繼光說,要真的想把百姓中最勇敢剽悍那批人招募上來,最好先把當地最有勇力、最有威信的陳大成招募上來。

戚繼光深以為然,帶著禮物,和趙大河一起去陳大成家造訪。

戚繼光的突然降臨,讓陳大成異常吃驚,也異常感動,沒什麼說的,痛痛快快地答應了參軍。

果然,聽說陳大成已經參軍,義烏大批礦工踴躍參軍,前來報名者絡繹不絕。

這其中,有一個礦工中的械鬥首領王如龍,更是率領手下數百礦徒走出深山,前來應募。

一時間,募兵現場上人山人海,水洩不通。

但戚繼光也並非來者不拒,他要親自面試。

面試的標準是什麼呢?

戚繼光沒有說,他不想讓別人知道面試的標準,也不想讓別人代勞選兵的工作。

不讓別人知道面試的標準,那是擔心落選者磨嘴皮、說閒話,說自己有偏見,喜歡戴有色眼鏡看人。

不讓別人代勞選兵的工作,那是招這支軍隊的意義重大,不僅關係到自己一生功業成敗,甚至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

所以,戚繼光不辭勞苦、不厭其煩地在前來應募的八九萬人裡進行遴別和挑選,百中挑一、乃至兩百中挑一——原計劃是招三千人,但這些義烏漢子的體格和脾性實在太合戚繼光的心意,經上報胡宗憲同意,又增招了一千,共招了四千人。

戚繼光沒有公開招兵的標準,但有心人只要略微觀察下這挑選上來的四千人,就不難發現,他們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如黑大粗壯、皮肉堅實、有土作之色等等。

其實,若干年後,功成名就的戚繼光在自己的軍事著作《紀效新書》中,就特別強調“兵之貴選”,並且指出,他認為第一可用的兵,就是鄉野老實之人。

鄉野老實之人,往往長得黑大粗壯、手面皮肉堅實。

戚繼光認為,這種人不但能耐辛苦,而且老實可靠,能忠於職守,能服從命令,不會耍奸弄滑,一是一、二是二、執行任務認死理,衝鋒打仗拼死命。

至於那些臉面白淨、行動伶俐、見官府人毫無顧忌之類的人,都是戚繼光直接一票否決的。

戚繼光認為,這些人大多是“用城市遊滑之人”、“奸巧之人”,吃不得苦、耐不得勞,上陣怕死,打仗愛談條件,做事出工不出力,到了軍隊,只會透過瞞上欺下來混日子。

話說回來,經過戚繼光連續十幾天的面試挑選,一支擁有四千人的隊伍組建成功了。

戚繼光對這四千人進行了編排:每隊十二人,由隊長指揮;每四隊為一哨,由哨長指揮;每四哨為一官,由哨官指揮;每四官為一總,由把總指揮;每四總為一營,由大把總指揮;總與營都有輔助兵和軍官隨從。

岑港失利,戚繼光到義烏募兵,他沒告訴別人,自己募兵屬以貌取人

那麼,這些哨官、哨長、隊長等基層幹部是怎麼派定的呢?

戚繼光採用了從上到下的方式進行選派:首先是選哨官,由哨官選哨長,由哨長選隊長。

被選派為把總、哨官的,除了陳大成、王如龍,還有武舉出身的吳惟忠、葉大正等,都是雄壯武勇的沉鷙之士。

另外,義烏知縣趙大河也被安排到軍隊中兼任監軍。

基層幹部安排停當後,就由各隊長選兵。

各隊長選兵時要逐個進行登記編伍。

登記的資訊非常詳細,逐條逐項登記上此人編入哪官、哪哨、哪隊,以及此人的住址、年齡、面貌特徵、身高、力量大小等等。

每一隊兵選出之後,戚繼光又親自出面進行裁定,根據每一個兵的特點確定他要使用的兵器。

一般來說,他會安排健大雄偉的人使長牌和狼筅,安排少壯便健的人使滕牌,安排精敏有殺氣之人使用長槍和短刀,而選擇老實有力量能肩擔揹負的人為火頭軍。

一番工作下來,好了,隊伍就算編成了,接下來就是練兵了。

(以上為覃仕勇著作《大明戰神戚繼光》之十)

之一

大明戰神戚繼光的名字寓意深遠,您未必瞭解,來看他的出生與成長

之二

戰神戚繼光自小流露出名將氣質,父親為育其成才,處處從嚴要求

之三

戰神戚繼光的成長,得益於他有一位嚴父之外,另外還有一位良師

之四

戚繼光巡邊,遇僧人講長生之術,他旁邊片刻,大發高論,眾皆色變

之五

戚繼光世襲父職,官居四品,卻以普通身份參加科舉考試,眾人不解

之六

“戚繼光斬子”屬傳說,“戚繼光懲舅”為史實,來看“懲舅”過程

之七

戚繼光初赴抗倭戰場,被安排在最前沿區域,正可謂:好鋼用在刃上

之八

戚繼光在抗倭戰場上初試鋒芒,結果大失所望,因此產生了新想法

之九

一在日本搞殖民統治的中國人,有班超的英雄氣,卻被貼上倭寇標籤

TAG: 戚繼光義烏胡宗憲三千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