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清朝名臣,為何張廷玉配享太廟,而湘軍創立者曾國藩卻不能?

古之太廟,本為明清帝王祭祖的宗廟建築,是明清兩代供奉皇帝先祖和歷代皇帝的地方,簡而言之就是明清兩朝帝王祭奠祖先的家廟。後來,太廟分為東西兩殿,東殿供奉帝王族氏,西殿供奉異性功臣。一些有大功於江山社稷的臣子經皇帝允許,死後也可享用太廟,此之謂配享太廟。

同為清朝名臣,為何張廷玉配享太廟,而湘軍創立者曾國藩卻不能?

張廷玉,康雍乾三朝元老,位極人臣。曾國藩,晚清重臣,為慈禧母子鞠躬盡瘁。同樣是清朝名臣、功勞無數的兩個人,為何張廷玉能配享太廟,而湘軍創立者曾國藩卻不能?其中緣由當真只有皇帝偏愛這麼簡單?

同為清朝名臣,為何張廷玉配享太廟,而湘軍創立者曾國藩卻不能?

首先,臣子能否配享太廟的決定性因素,是皇帝的旨意無疑。張廷玉者,發跡於康熙時期,受寵於雍正時期,康熙,雍正兩位皇帝對於張廷玉的器重和褒獎,是張廷玉能獲得配享太廟殊榮的重要因素。張廷玉身出名門,其父親為康熙時期大學士張英,有了背景的基礎,其沉穩務實的工作作風得到了又康熙帝的認可。“萬言萬當,不如一默。”,他所言此話或許其他一生的寫照,但這句話也恰恰會讓後人誤認為是他的不作為,但事實正好相反,張廷玉一生勤勤懇懇,有主見有智慧,有勇有謀卻知曉安守本分不逾矩,上效朝廷社稷安穩,下體黎民百姓之苦,如此還不夠,懂雍正這一點更是對上了帝王的味口,這才成了雍正帝的託孤之臣,留下遺詔,賜其死後配享太廟。

同為清朝名臣,為何張廷玉配享太廟,而湘軍創立者曾國藩卻不能?

這樣對比起來,曾國藩就沒那麼幸運了,慈禧太后到底是有一些婦人之仁,不似康熙、雍正兩位帝王的明大義識大體,曾國藩為漢人,為儒將,慈禧終究做不到完全信任一個儒將。再者,張廷玉與曾國藩,一個一生治理國家,一個一生打打殺殺。康乾盛世的後世之名已立,晚清則不然,沒有一個帝王會容忍一個臣子的後世之名比他好,曾國藩已是強弩之弓,慈禧又怎會再繼續大度。張廷玉是滿清唯一一個享有配享太廟殊榮的漢人,康乾盛世的帝王對張廷玉,是存了一些私心的,他們希望以此籠絡漢人心,昭告天下朕言滿漢平等並非虛詞,平等如何此處暫且不論,但張廷玉確是入了西殿,享了太廟。反觀曾國藩,他也為漢人,這一點卻成為了他的致命點,晚清政府風雨飄搖,慈禧不會再論什麼莫須有的滿漢平等,她顧及的,是曾國藩的手握軍權,是曾國藩的名聲昭著,是一個漢人儒將的不可信任。

同為清朝名臣,為何張廷玉配享太廟,而湘軍創立者曾國藩卻不能?

雍正時期的大臣,雍正的左膀右臂並無幾人,以此便突出了張廷玉的不可多得,而曾國藩之列,林則徐,李鴻章,張之洞各有奇功。亂世出英雄此言果真不假,晚清雖腐,確實是人才輩出,如此說來,曾國藩一個漢人便更要排在後面了。

千里馬是否千里,遇伯樂則幸,不遇則沒。康熙帝的發掘,雍正帝的重用是張廷玉的三生有幸,曾國藩亦是偉人,芳名已留百世,至於配享太廟之事,便算是遺憾吧!丹心已照汗青,人生沉浮,留於後人品其塵。

TAG: 張廷玉太廟曾國藩配享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