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另類臉譜:袁世凱登上大總統寶座,幕後功臣卻選擇歸隱

北洋大時代的生存智慧(一百四十八):水晶狐狸。

宣統三年的冬天,清廷頒佈退位詔書,袁世凱身擔清廷退位之功,促成南北議和之舉,手下的北洋軍隊又是當時睥睨天下的勁旅,再加上清廷的退位詔書中賦予袁世凱的身份,北洋王朝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似乎是志在必得,然而這一切的幕後主持者是有著“水晶狐狸”之稱的徐世昌。在武昌起義爆發之後,南方各省相繼宣佈脫離清廷,在天下反抗清廷的呼聲中,徐世昌敏銳地洞察到機會,極力策劃了袁世凱出山,同時獻策逼迫清帝退位,在南北議和之際縱橫捭闔,這些接連不斷的謀劃,最終使袁世凱登上大總統的寶座。

歷史的另類臉譜:袁世凱登上大總統寶座,幕後功臣卻選擇歸隱

其後作為袁世凱登上大總統寶座的幕後功臣,徐世昌卻拒絕了袁世凱的任命,聲稱自己受清廷重恩,有負朝廷,憂憤時變,故而離開京城,選擇回鄉隱居。可明明他就是時變的主謀,現在他倒憂憤起來了?其實徐世昌自幼飽讀詩書,比起袁世凱兩次考鄉試都未考中,最後棄文從武,他早年考中舉人,其後考中進士,骨子裡還是當時儒家的思想,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雖說考中了進士,但徐世昌的仕途並不順利,翰林院的編修,七品的小官,徐世昌一做就是十年。不過他的機會終於來了,袁世凱在小站練兵,向清廷奏請由徐世昌擔任軍務處總辦,級別比原來更低了,但是徐世昌毅然離開翰林院,欣然前往。

歷史的另類臉譜:袁世凱登上大總統寶座,幕後功臣卻選擇歸隱

因為徐世昌和袁世凱早年交情匪淺,兩人的相遇是那個時代豪傑的風雲際會,袁世凱見徐世昌滿目經綸、談吐不凡,當即讚歎道:“菊人,真妙才也。”徐世昌也是感慨遇到了知己。不過徐世昌剛到小站任職,袁世凱就遇到了麻煩。袁世凱被人告發剋扣軍餉、誅殺無辜,朝廷派榮祿和陳奎龍前來查辦。徐世昌做京官十年,雖然沒有鑽營以求升遷,但人脈和名聲卻都建立起來了。前來查案的陳奎龍是徐世昌的好友,在徐世昌的運籌下,袁世凱得以免除禍患。之後,徐世昌深得袁世凱信任,總攬軍務,身兼機要幕僚,在袁世凱不在時甚至可以代行處置,成了袁世凱的左膀右臂。

歷史的另類臉譜:袁世凱登上大總統寶座,幕後功臣卻選擇歸隱

袁世凱對徐世昌也是言聽計從,以兄相稱。在兩人一文一武的合作下,北洋新軍的制度迅速建立起來,制定了中西結合的新式軍隊的軍規、條令和戰略,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將官和士卒,後來聞名於世的“北洋三傑”都是從這裡成長起來的。在袁世凱的舉薦下,徐世昌又有了大展身手的機會。總督東北兩年,他積極推行改革、懲治貪腐,使東三省煥然一新,一改東北之前一片蕭條的景象,隨後又被任命為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成為廟堂上響噹噹的實力派。所以說徐世昌選擇退讓,固然是他圓滑的性格使然,想要暫避一時的非議,以免落下“亂臣賊子”之名。

歷史的另類臉譜:袁世凱登上大總統寶座,幕後功臣卻選擇歸隱

最終要說的是在徐世昌的心中,清廷沒有虧待他,反倒是自己“受國重恩”,最後卻助力推翻了清廷,徐世昌心裡仍然邁步過去這道坎兒。這個助力袁世凱推翻清廷,登上大總統寶座的幕後功臣,以憂憤時變之名,請求歸隱山野。在臨行之前,徐世昌和袁世凱促膝長談,表示了自己的具體想法,之後袁世凱數次請求徐世昌出山相助,徐世昌均不為所動,因為這隻縱橫宦海多年的水晶狐狸,早已看出袁世凱面對的是一盤死棋,天下看似改舊換新,實際上背後的阻力絕非袁世凱能夠消融,這一切除了光陰,所有人都是被時代裹挾的棋子,而以徐世昌的精明,斷然不會參與這種得不償失的冒險。

TAG: 徐世昌袁世凱清廷北洋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