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大儒門口刻碑,引來千餘輛車馬被判謀逆,一番查證后皇帝認錯

邕實慕靜,心精辭綺。斥言金商,南徂北徒,籍梁懷董,名澆身毀。——《後漢書·列傳·蔡邕列傳下》

這是《後漢書》中對東漢書法家蔡邕的評價。

東漢大儒門口刻碑,引來千餘輛車馬被判謀逆,一番查證后皇帝認錯

提到蔡邕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提到他的女兒蔡文姬,很多人都知道。“文姬歸漢”的故事家喻戶曉,我們都知道蔡文姬是東漢著名女性文學家,那麼她的父親蔡邕又有何貢獻?為何因為一塊碑刻,差點引發了謀逆大案?

蔡邕青年時多有俊才,拜當朝太傅胡廣為師,展現出過人的天分。蔡邕不僅在文學方面卓有成就,還喜愛數學、天文、樂理,是東漢最具才名的翩翩公子。漢桓帝曾聽過蔡邕的演奏,自感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於耳,十分動聽。

東漢大儒門口刻碑,引來千餘輛車馬被判謀逆,一番查證后皇帝認錯

蔡邕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樣也希望可以在母親膝下盡孝,對朝廷的徵召,婉言謝絕。在郡縣內,都知道蔡邕的才名和孝順。蔡邕的母親曾經臥床三年,蔡邕不管酷夏還是寒冬,都在旁照顧,片刻不離左右。

在這三年中,蔡邕除了照顧母親,就是用硃筆抄寫經書,為母親祈福。三年中,他用來洗毛筆的潭水,本來是一池清清的水,經過蔡邕的硃筆浸染,竟然滿是紅色。可惜蔡邕的孝心,沒能救回自己的母親,老人家還是離開了人世。

蔡邕母親離世後,他悲痛欲絕,伏在棺木上痛哭三天三夜,哭暈了過去。蔡邕將母親安葬後,為母守制,在母親墓前修建了茅屋,就這樣一守又是三年。當時茅屋旁邊的樹,長出連理枝,鄉里的百姓都認為,是蔡邕的孝心感動了日月,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東漢大儒門口刻碑,引來千餘輛車馬被判謀逆,一番查證后皇帝認錯

公元170年,為母親守孝三年的蔡邕,接受司徒府橋玄的邀請,正式入仕途為官。蔡邕幹第一件大事,就是正定《六經》的文字。奏摺上報到漢靈帝那裡,漢靈帝表示同意,在《後漢書》記載中:

“靈帝許之,邕乃自書丹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學門外。”

本來就是一件小事,但是因為蔡邕名聲太大,引發了騷亂。蔡邕考證了聖人著述的《六經》,細心找出不符合規制的地方,加以修改。蔡邕然後用硃筆寫在石板上,讓工匠刻好,按照漢靈帝的要求,立在太學門口。

東漢大儒門口刻碑,引來千餘輛車馬被判謀逆,一番查證后皇帝認錯

太學是天下學子匯聚之地,學子們聽聞了大儒蔡邕,在太學門口刻碑,上面還有他親筆題寫的《六經》,紛紛前來觀摩,在記載中:

“及碑始立,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兩,填塞街陌。”

碑剛剛立好,學子們紛至沓來,都來欣賞蔡邕的書法。一天之內,就有一千多輛馬車,從各地趕來,把太學門口圍了個水洩不通。學子們被蔡邕的書法深深吸引,久久不願意離開,因此許多不懂書法的百姓,也來看熱鬧。

東漢大儒門口刻碑,引來千餘輛車馬被判謀逆,一番查證后皇帝認錯

整個京城的人,都在議論太學門口立了一塊碑刻,人人都說價值千金。而漢靈帝時有一項規定,那就是郡縣不得私相勾結,結黨營私。蔡邕立碑的事情,就被一些不懷好意之人彈劾,說:“蔡邕違抗‘三互法’,結黨營私,意圖謀反。”

這可是謀反的大罪,如果確定罪行,將牽連數千名士子。而蔡邕就因為書法寫得好,引來千餘輛車輛,背上了謀反的罪名。漢靈帝命令丞相親自查證,丞相也知道蔡邕的大名,細心探查。丞相給了漢靈帝一份詳細的報告,證明了蔡邕無罪,是有人誣告。

東漢大儒門口刻碑,引來千餘輛車馬被判謀逆,一番查證后皇帝認錯

漢靈帝認為自己有錯,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在記載中:

“六年七月,制書引咎,誥群臣各陳政要所當施行。”

漢靈帝有感蔡邕的才華,竟然主動表示了認錯。蔡邕立碑的故事,同後世“洛陽紙貴”的故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西晉左思巧撰《三都賦》,士人爭相傳抄,導致整個洛陽紙貴;東漢蔡邕因為書法太好,引得千餘名士子觀看,導致千餘輛車馬堵道,都是文壇盛事啊!

TAG: 蔡邕漢靈帝太學母親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