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丸塞函谷,三箭定天山”他就是白袍小將,薛仁貴!

“一丸塞函谷,三箭定天山”他就是白袍小將,薛仁貴!

在瀋陽大帥府裡,掛著一副張作霖親手所書的對聯:“一丸塞函谷,三箭定天山”,據說老張為了寫這副對聯憋了好幾天,最後感慨寫東西比打槍費勁多了。對於出身草莽的張作霖來說,這副頗有氣魄的對聯,寫的是當時自己的豪邁心情,其中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東漢初年,割據甘肅天水的隗囂想憑函谷關之險而與東漢劉秀相抗衡的故事,一個就是說唐朝名將薛仁貴的故事了,薛仁貴在與鐵勒作戰時“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那可是張大帥的偶像。不僅張大帥,對於薛仁貴這個人,所有遼寧人似乎都沒理由繞得開。

在遼寧很多地方,很多地名都和薛仁貴有關係,而很多地方,更是流傳著各種各樣關於薛仁貴的傳說,雖然這位大唐名將不是遼寧本地人,但他對遼寧人的影響,可是絕無僅有的。

那麼,薛仁貴這個爺們的最大特點是什麼呢?我想是一個字——猛!

白袍小將,晃了唐太宗的眼

據說薛仁貴祖上也曾顯赫,但到了薛仁貴這一輩兒,那可是絕對的草根。除了有把子力氣、飯量大,好像沒啥靠山和背景。但薛仁貴卻是天生的大膽兒,更有股子超越常人的猛勁兒。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這句話是古代鼓勵讀書人的,但用在薛仁貴身上,卻是恰當得很。混到30歲還沒啥出息的薛仁貴想挪祖墳來改變命運,被他媳婦一頓訓:皇帝正在徵遼東,你不趁這機會去建功立業,天天琢磨祖墳幹啥!薛仁貴一聽也是這麼個理兒,於是便參加了東征軍。

一個小小計程車兵,想出人頭地,談何容易。薛仁貴卻做到了,辦法只有一個:不怕死。

貞觀十九年(645),唐太宗親征遼東,在遼東戰場上,前鋒將軍劉君邛被敵軍團團圍困,無法脫身,危難時刻,薛仁貴單槍匹馬挺身而出,直取敵軍一將領人頭,將頭懸掛於馬上,敵人觀之膽寒,全嚇跑了,這一下,薛仁貴的名字就在軍中傳揚開了。

光有名氣還不夠,還要入了最高統帥的法眼,才有望出人頭地,很幸運,薛仁貴遇到的這個最高統帥是唐太宗——這一仗是在安市,面對二十五萬敵軍,薛仁貴念著“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這句名言,知道皇帝在高處觀戰,薛仁貴不想失去機會。於是穿上了與其他士兵不一樣的白衣,手持方天畫戟,一個人殺入敵人大軍的陣勢裡面,打亂了敵人的陣腳。這一員猛將的一襲白衣,可晃了遠處觀戰的李世民的眼,連忙問:“穿白衣的小將是誰啊?”戰後,李世民立即召見還只是小兵的薛仁貴,賜馬二匹,絹40匹,生口十人為奴,並提拔為遊擊將軍、雲泉府果毅,薛仁貴一戰成名,提幹升官。唐太宗還留下一句名言:“拿下遼東我也沒啥高興的,高興的是得到了薛仁貴這樣一員大將啊!”

“一丸塞函谷,三箭定天山”他就是白袍小將,薛仁貴!

飛馬陣前,生擒敵軍神箭手

在皇帝面前露了臉,薛仁貴由此從小兵變成了將軍,但之後一段時間,他都沒有機會再上戰場,而是當了皇帝的守門將軍。不過,也正因為守門,讓他得到了唐高宗的信任,當時關中山洪驟至,眼看著要衝進長安城皇宮的玄武門了,大家都嚇跑了,只有薛仁貴一個人爬門上了,衝著裡面亮出大嗓門:發大水了,皇上快跑啊!

從此,薛仁貴又成了唐高宗眼裡的可信任的人才。這一個信任,也是靠他的勇猛換來的,雖然面對的是洪水,不是敵軍。

但遼東這塊土地,註定與薛仁貴有緣。顯慶三年(658),已經44歲的薛仁貴,終於開始自己統帥軍隊,戰場仍舊在遼東。到了顯慶四年(659),薛仁貴率軍與敵軍大將溫沙門大戰於橫山,薛仁貴匹馬當先,敵軍大敗而逃。雖然已是軍隊統帥,仍舊身先士卒,這薛仁貴的確不是一般的猛。在這次征戰中,薛仁貴在石城之戰中,又顯示出了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的勇猛勁兒了。此戰,薛仁貴仍舊單騎衝陣,所到之處,敵軍莫不應聲而倒,但這時候,對方有一個神箭手,連續射殺唐軍十餘人,薛仁貴一看就怒了,但他並沒用最擅長的射箭與對方對壘,而是直馬衝過去,頗有“撞沉吉野”的勇氣,他這一往前衝不要緊,這神箭手嚇得手直哆嗦,箭也不準了,被薛仁貴縱馬生擒。

“一丸塞函谷,三箭定天山”他就是白袍小將,薛仁貴!

冰天雪地,殺來白袍神兵

薛仁貴這一輩子,遼東絕對是他的福地,除了“三箭定天山”,其他出彩的地方,都是在遼東這塊大地。而帶領兩千騎兵突襲扶余城更是把他的勇猛展示得淋漓盡致。

乾封二年(667),薛仁貴統兵出征遼東,這是決定性的一戰,在消滅了敵軍主力部隊後,薛仁貴決定發兵扶余城,徹底剿滅敵軍。這個戰略沒錯,但是薛仁貴只打算帶領兩千騎兵突襲,這就有點嚇人了,因為當時扶余城內有十萬守軍。

對於薛仁貴這個想法,很多人都持反對意見,薛仁貴卻說:“兵不在多,要看將軍如何用!”

雖然敵軍已經準備迎戰,但他們沒想到唐軍能這麼快地打過來,時逢隆冬,東北大地,白雪皚皚,薛仁貴兩千精騎全部著白衣,估計白色是薛仁貴的幸運色,當時的場景咱是看不到了,不過看京劇《智取威虎山》,楊子榮他們穿著白斗篷那個場景,和這應該有一拼。當他們發現敵人的時候,薛仁貴當機立斷,利用騎兵的平原優勢,衝殺敵人。於是在白色的雪域平原上,正在行軍的敵軍看見一大團白色飛衝而來,還以為是雪崩呢。薛仁貴指揮殺敵,用了七個時辰,合現在不到15個小時的時間斬殺俘虜敵人萬餘,剩餘敵軍四散潰逃。

薛仁貴用了奇兵,此役之後,遼東戰事已經基本上定型。之後敵軍連續四十多座城市直接向薛仁貴投降,薛仁貴聲名鵲起,威震遼海,聲動八方。

一代名將薛仁貴,不管後來的戰鬥中出現過什麼樣的失誤,但在遼東的戰場上,薛仁貴的名字,絕對和戰神沒啥區別。而薛仁貴的這股子勇猛勁兒,自然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東北爺們兒,張作霖的“三箭定天山”,正是仰慕這位前輩的豐功偉績。

TAG: 薛仁貴敵軍遼東三箭定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