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秦始皇統一中國,選擇了先滅韓國,這是一種大智慧

秦始皇統一中國時,最先滅掉的就是韓國。

為何最先滅韓國呢?

兩點原因最為重要:第一,韓國比較弱,柿子要撿軟的捏,第二遠郊進攻的策略,最適合統一戰爭。

我們分別闡述一下,嬴政是如何做出這個決定的。

我們都知道嬴政的宰相是李斯,按照李斯給嬴政的提議,就是先把韓國給滅了。但是,當時的韓非子不同意。

韓非子是嬴政很崇拜的一個法學家,嬴政很欣賞他的文采。

“大秦賦”:秦始皇統一中國,選擇了先滅韓國,這是一種大智慧

韓非子是韓國公子,他受韓王囑託來見秦王嬴政的。他當然不願意讓嬴政滅韓了,韓非子也說了不讓嬴政滅韓的理由。

當時韓國已經成為了秦國的附屬國。若是秦國想要攻打哪一個國家,韓國也是會發兵和秦國一起的。

韓國都這麼聽話了,你還要滅人家幹什麼嗎?

似乎,韓非子說的也有道理。

不過,李斯告訴嬴政,不能聽韓非子說的。韓非子是韓國公子,他說的意見都是對韓國有利的,我們若是想要統一天下,必須要先滅韓國。

李斯滅韓國的理由如下:

“大秦賦”:秦始皇統一中國,選擇了先滅韓國,這是一種大智慧

韓國比較弱小,滅韓國很容易。

但是,滅韓國不是最終目的,目的是我們看看其它諸侯王的反應,若是其它諸侯國家感到震驚,甚至帶兵來救韓,這說明滅韓的時機還沒有到,畢竟秦國一個國家不可能打得過六國聯軍的。

若是我們滅韓國,其它國家諸侯王都是無動於衷的,這個情況下,我們在滅韓之後,就能選擇第二個國家來滅了,這說明其它諸侯王已經畏懼秦國了。他們能夠做到的就是隻求自保,不想以秦國為敵。

所以,滅韓國的目的是試探其它諸侯王的態度。

“大秦賦”:秦始皇統一中國,選擇了先滅韓國,這是一種大智慧

再一個就是范雎當宰相的時候,已經提出來了秦國想要統一天下,就要實行遠交近攻這個策略。

遠交近攻的好處,就是能夠安撫距離秦國比較遠的諸侯國,比如齊國,讓他不要參與秦國滅鄰國的戰爭中。

這樣減少我們滅鄰國的阻力!

同時遠交近攻的好處還有,秦國滅掉任何一個國家,打下來的土地都是能夠及時併入到秦國的,這樣我們每滅掉一個國家,就能讓秦國更強大一些。

所以,滅韓才是最為正確的選擇。

“大秦賦”:秦始皇統一中國,選擇了先滅韓國,這是一種大智慧

嬴政採納了這個意見,於是,就選擇了先滅韓,公元前230年秦國士兵到了韓國邊境,韓國沒有怎麼抵抗就被滅了。

事實上當時的韓國已經很弱了,他們國家的一半土地早已被秦國佔領了。

事實證明這一次滅韓的時候,其它諸侯國好像也沒有什麼反應。所以,秦國就開始發動了滅趙的戰爭。

當時能夠給秦國一戰的也只有趙國。

趙國將士英勇善戰,幾乎常年都處於戰爭當中,不是打匈奴,就是打燕國,還有和秦國之間的戰爭。

趙國也有名將李牧。

“大秦賦”:秦始皇統一中國,選擇了先滅韓國,這是一種大智慧

只要秦國把趙國給滅了,其它國家都不在話下。事實上秦國滅趙,根本沒有動用大規模的戰爭,而是選擇用離間計把趙國名將李牧給除去了。

李牧這個名將被除去了,趙國也就隨之而亡了。若是不除去李牧,秦趙之間肯定是有一場惡仗要打的。

只能說秦國都是選擇最容易的方式,來選擇滅掉六國的。

所以說不管是滅燕國、趙國、還是魏國,嬴政都是採取的遠交近攻這個戰略。之後就是燕國和楚國。

“大秦賦”:秦始皇統一中國,選擇了先滅韓國,這是一種大智慧

最後,才是齊國,事實上其它五個國家滅了之後,齊國也就不戰而降了!不得不說,秦國才有的這個遠交近攻的策略,確實是十分的英明的。正是這個策略,幫助嬴政統一了天下,成就了他的帝王霸業的。

參考資料:《史記》

TAG: 秦國嬴政韓國韓非子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