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將的隨身武器,流傳千年被捐贈給國家,成為鎮館之寶

一代名將的隨身武器,流傳千年被捐贈給國家,成為鎮館之寶

關於鐧這種武器,相信大部分朋友是從“殺手鐧”這個詞中學習到的。作為十八般兵器之一,它的是屬於鞭類,雖然沒有刃,卻有四稜。它主要用來馬上作戰,殺傷力非常可觀,即使敵人穿上盔甲,也可以被活活砸死。然而,這種武器的最大弊端是太重了,一般人不能靈活使用,所以普及率並不高。

鐧的使用者,最著名的當屬秦瓊和南宋岳家軍名將牛皋,而且是雙鐧。至於說評書中的八賢王趙德芳使凹面金鐧,那隻不過是一種象徵性的禮器,可以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其實,歷史上還有一個英雄人物,使用的武器就是鐧。

一代名將的隨身武器,流傳千年被捐贈給國家,成為鎮館之寶

他就是被譽為“南宋四名臣”之一的李綱。李綱原本是一個書生,在政和二年,本來可以安安穩穩做官,享受宋朝對文人的優撫。然而,李綱卻喜歡直諫,對於看不慣的積弊總是要多嘴說幾句,因此屢遭貶謫。因此後人對他評價極高,朱熹就曾經這麼說:

綱知有君父而不知有身,知天下之安危而不知身之有痼疾,雖以讒間竄斥瀕九死,而愛國憂君之志終不可奪者,可謂一世偉人矣!

一代名將的隨身武器,流傳千年被捐贈給國家,成為鎮館之寶

如果只是這樣,那麼李綱也許也就是以直臣的形象在史書輕描淡寫地勾勒。然而,靖康之變改變了這一切,李綱在此前後,以書生領兵,親臨一線,率軍殺敵,展現了北宋將領最後的血性,也為挽救王朝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尤其是在金軍第一次南下攻打汴京時,李綱作為京城四壁守禦使,成功地組織了東京保衛戰。他使用的隨身使用的武器,就是鐧。

本來,時隔千年,人們記住了李綱的英雄事蹟,記住了他的忠肝義膽,卻沒有記得他的武器。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李綱鐧竟然被發現,而且兩位老人大公無私地捐贈,更是讓它留下了傳奇的色彩。

一代名將的隨身武器,流傳千年被捐贈給國家,成為鎮館之寶

在1980年,福建警備區的周副政委最先發現了它。那是在後勤修械所檢查工作時,周政委發現了它,摩挲著它的表面後,將它帶回。兩天後,周政委戀戀不捨地將此其捐獻出來,李綱鐧便被福建省博物館收藏。

後來,在2012年時,年過八旬的周副政委在參觀福建省博物館時,卻發現李綱鐧的介紹中,捐贈人並非是他,這才打聽到另外一個故事。原來,這件文物,其實是在那個特殊年代,作為“四舊”之物,從一個叫做林中宇鄉村教師家中抄出,當時就是放置在後勤修械所,準備送至南平熔爐的。

一代名將的隨身武器,流傳千年被捐贈給國家,成為鎮館之寶

林中宇的祖上家境殷實,又喜歡收藏古玩珍寶,其中就包括這把李綱鐧。不過他們相傳數代,始終守護著國寶,秘而不宣。後來國家恢復政策,要求將查抄文物“物歸原主”。當福建省文物館的工作人員找到林中宇之後,大度的林老表示,願意將此文物再次捐獻出來,讓國寶能夠為更多人欣賞,讓英雄的遺物得到更好的儲存。

我們現在去福建省博物館參觀,會看到這把李綱鐧已經作為鎮館之寶妥善收藏。它全長約為96。5釐米,內稜長為74。1釐米,所配鞘長為76釐米,總重約為3600克。李綱鐧的鐧身,寒光閃閃,似乎還帶著當年的血腥。在靠近鐧格處篆書“靖康元年李綱制”七字,代表著它曾經經歷過的榮光。

一代名將的隨身武器,流傳千年被捐贈給國家,成為鎮館之寶

我國很多冷兵器的文物中,有如此明確記載,而且主人如此英雄豪氣的,確實並不多見。因此,這件李綱鐧,也被列為福建省博物館鎮館之寶,被永久收藏。

TAG: 李綱福建省文物武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