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進行征討,一般都說東征、西征、南征,為什麼北卻是用北伐?

無稽之談,南伐、北征也不少。這麼說吧,霸氣的皇帝都會稱北征,懦弱的皇帝只敢說南伐。

中國古代進行征討,一般都說東征、西征、南征,為什麼北卻是用北伐?

古代徵、伐兩字的意義徵:褒義詞,一般是指上進攻下,有道攻打無道的。

伐:中性詞,一般是指正式戰爭,但是須師出有名,往往透過大張旗鼓,向天下諸侯宣告自己的軍事行動是公開的。

孟子曾說過:徵者,上伐下也。因此,徵比伐高階。“徵”往往彰顯了出征者的身份比對方高階,或者代表了正義的一方。

中國古代進行征討,一般都說東征、西征、南征,為什麼北卻是用北伐?

打個比方,皇帝親自帶兵打仗,從來都是御駕親征,你有聽說過御駕親伐嗎?沒有吧,哪怕是群雄割據天下的時代,史書上照樣記錄為親征。

古代帝王大都建都在北方,天子平定南方之地的勢力,當然被稱為南征。因此,大家對南征普遍沒有異議。

那麼有沒有南伐的說法呢?還真有。一般來說,大規模的攻城略地都發生在建國之初,說到既要攻打南方又要平定北方,北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那麼,咱們就來看看趙匡胤兄弟倆是如何描繪他們的軍事行動的。

中國古代進行征討,一般都說東征、西征、南征,為什麼北卻是用北伐?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終於黃袍加身,建立北宋。雖然,他攫取了後周政權,但是當時仍舊是五代十國的割據局面。南有南唐、吳越、後蜀、南漢等,北有遼和北漢等政權。

不過兩者相比,南方政權較為分散弱小,北方的遼和北漢關係密切且比較強大。於是,趙匡胤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先南後北。

中國古代進行征討,一般都說東征、西征、南征,為什麼北卻是用北伐?

四年春,命師南征,以延釗為湖南道行營前軍都部署。

公元963年,趙匡胤派慕容延釗等出征荊南、湖南,此處用南征。

乾德二年春,江寧軍節度使劉光義為西川行營前軍兵馬副都部署,樞密承旨曹彬副之,將步騎二萬出歸州道以伐蜀。

公元964年,趙匡胤命令劉光義、曹彬等人攻打後蜀,根據地圖,後蜀位於北宋西南方,但是,《宋史》上卻記載為伐蜀。

開寶三年,九月己亥朔,命潭 州防禦使潘美為貴州道兵馬行營都部署,朗州團練使尹崇珂副之。遣使發十州兵會 賀州,以伐南漢。

公元970年,趙匡胤命令潘美進攻南漢,這裡也是用了伐。

開寶七年,九月癸亥,命宣徽南院使、義成軍節度使曹彬為西南路行營馬步軍戰翟都部署,山南東道節度使潘美為都監。。。將兵十萬出荊南,以伐江南。

公元974年,曹彬、潘美率十萬宋軍討伐南唐,此處也用伐。

開寶九年丁未,遣侍衛 馬軍都指揮使党進、宣徽北院使潘美伐北漢。

公元976年,党進、潘美攻打北漢,用的還是伐。

趙匡胤駕崩後,趙光義繼承他的事業,無論是攻打北漢還是遼國,都是稱伐。

中國古代進行征討,一般都說東征、西征、南征,為什麼北卻是用北伐?

由此可見,北宋時期,無論是攻打南方還是北方,史書上幾乎都稱伐,南伐、北伐。不過就趙匡胤兄弟當時的身份而言,也不能說比其他割據政權高貴,用伐比較妥當。之後,宋朝只在北方有戰事,即便遇上個能打的岳飛,也只敢稱北伐。

那麼,有沒有北征的說法呢?明朝與宋朝完全相反,朱元璋父子從南方起事,一直到平定北方,再到後來與北方草原部落糾纏,明史上幾乎全部使用了“徵”字。

中國古代進行征討,一般都說東征、西征、南征,為什麼北卻是用北伐?

1360年,徵劉基、宋濂、章溢、葉琛至。1361年,太祖乃自將舟師徵陳友諒。1364年,自將徵陳理。

1367年,朱元璋一生中只提過一次伐字,“今將北伐,拯生民於水火,何以決勝?”,當時元朝還沒有滅亡,仍是正統,從名義上講,朱元璋也只能用伐,就如武王伐紂。

等到朱元璋於1368年登基後,他立刻改口為北征。從那些武將的封號也可見一斑,常遇春為徵南大將軍,徐達為徵虜大將軍,鄧愈為征戍將軍,廖永忠為徵南將軍,傅友德為徵南將軍等。

中國古代進行征討,一般都說東征、西征、南征,為什麼北卻是用北伐?

秋七月己巳,帝將北征,敕都督朱榮領前鋒,安遠侯柳升領中軍。

到了朱棣登基後,為了重創草原勢力,曾先後發動了五次北伐,史稱“永樂北伐”。幸虧他老人家不知道,知道了肯定要讓史官改成“永樂北征”,這樣才能配得上他的天子之尊。

結語:與其牽強附會地解釋“南征北伐”,不如想想徵、伐兩字的本意。

宋朝積弱,無論是剛開始的統一天下還是之後面對北伐遊牧民族的挑釁,它都只敢稱“南伐或北伐”。明朝霸氣,無論是統一天下還是打擊遊牧民族,它從來都只用“徵”,因為這是天子威嚴的象徵。

TAG: 趙匡胤南伐北征北伐北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