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武則天死後武家卻相安無事呢?

為何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武則天死後武家卻相安無事呢?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是以小農經濟為主的土地高度集中的封建社會,統治權力則高度集中在封建統治階級手中。在漫長的封建歷史中,有三位統治者最為特殊,因為她們都是婦人,分別為西漢的呂后、唐朝的武則天和清朝的慈禧太后。撇去慈禧太后統治期間只顧享樂不說,呂后和武則天的統治對國家還是有一定貢獻的。

呂后當權時十分遵守劉邦的遺囑,對於劉邦安排的重要人士都給予任用,相繼重用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開國功臣,並且進一步推行劉邦推崇的修生養息的黃老之道,使得西漢漸漸強大。至於武則天的貢獻那就更多了,重視農業、輕徭薄賦、打擊門閥、發展科舉、整頓吏治、嚴懲貪吏、拔擢賢才、廣開言路等等,將國家經營的更加強大了。但是呂后和武則天死後呂家和武家的結局卻完全不同,呂氏集團被徹底清算,武氏家族卻相安無事,這是為何呢?

為何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武則天死後武家卻相安無事呢?

表面上看,呂后去世後呂家被清算是因為呂后的親生兒子劉盈早已經駕崩,坐在皇位上的後少帝劉弘年幼,鎮不住朝堂,且宗室和功臣集團也不承認他,所以宗親和功臣們就聯手將呂氏集團剷除,並擁立一個“弱勢”皇帝(至少他們當初認為漢文帝弱勢);而繼承武則天皇位的是武則天的親兒子,並且武則天把江山還給李家了,那麼作為武則天親生兒子的唐中宗李顯也就不好再拿武家開刀了。不過這些都是表面的原因,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雙方當時所面臨的局勢不同。

為何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武則天死後武家卻相安無事呢?

呂后去世後,功臣們本來沒打算將呂氏集團趕盡殺絕的,他們希望呂氏集團能夠放棄部分權力,使得皇族、外戚和功臣三個集團能夠相互平衡,而不是一家獨大,這符合功臣集團的利益。陳平、周勃因此密謀,讓呂祿(呂后的侄子)的好友酈寄給他進言“高帝和呂后共同平定天下,劉氏族人封立九位國王,呂氏族人封立三位國王。而今太后去世,您既然佩戴趙王印,應該去封地鎮守。如今您仍做上將軍,統軍駐守長安,這就會被大臣諸侯所猜疑。您何不歸還印信,把軍隊交給太尉?這樣就可高枕無憂,世代為王了。”但是此時的少帝劉弘年紀太小,無法調節雙方矛盾,其次劉章為首的皇族勢力又在旁煽風點火,一副要將呂氏集團趕盡殺絕的樣子,呂氏集團自然不敢輕易交權。這時呂氏集團內部又因為是否要交權而無法上下一心,且缺少統軍人物,最後被功臣集團和宗親聯合剷除了。

為何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武則天死後武家卻相安無事呢?

至於武則天死後武氏家族能夠保全則是因為繼任者唐中宗李顯沒有根基,需要利用武氏家族來牽制李唐皇族。在當時大唐共有三個利益集團,分別是以武則天侄子武三思為首的武氏集團、以相王李旦(後來的唐睿宗)為首的李氏集團和以太平公主為首的李、武混合集團。作為皇帝的唐中宗李顯在弘道元年(683年)第一次當皇帝僅僅55天后就被廢為廬陵王並貶出長安,隨後在均州、房州被軟禁14年。等他二度為帝時已經離開權力中心太久了,根本沒有嫡系力量。武則天晚年立他為太子也是看中了他力量弱小,任何一個皇帝都會忌憚太子勢力過大(朱元璋可能除外)。那麼李顯繼位後想要坐穩皇位,只能讓這三個利益集團互相制約,達到平衡狀態,否則不僅自己的皇位難保,性命都會堪憂。

為何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武則天死後武家卻相安無事呢?

假如李顯剛剛登基就迫不及待的對武家下手,那麼武三思的武氏集團會覆滅,太平公主的李、武混合集團也會受到重創,如此一來相王李旦的勢力集團就一家獨大了,雖說相王沒什麼野心,但他的兒子可是後來鼎鼎大名的唐玄宗李隆基,可謂是野心勃勃啊。如果武家集團被剷除了,李隆基肯定會逼迫他退位。

可惜的是唐中宗太子李重俊於神龍三年(707年)發動政變,誅殺了梁王武三思父子,雖然政變最終失敗了,但是武氏集團已經被誅滅了,權力平衡被打破,不久後唐中宗李顯被毒死。太平公主與李隆基聯合發動唐隆政變,李旦登基。剩下的就是太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明爭暗鬥了。

為何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武則天死後武家卻相安無事呢?

TAG: 武則天呂后集團呂氏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