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扶蘇可憐嗎?為什麼?

扶蘇一點兒都不可憐,甚至可以稱得上迂腐,頑固透頂的迂腐,以至於完全誤解了秦始皇的意思,為什麼這麼說?

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他已經40歲的年紀,40歲,現在當然還很年輕,但在古代,特別是平均壽命只有39歲的先秦時期,已經可以以老夫自居了。

你覺得扶蘇可憐嗎?為什麼?

既然以老夫自居,身體又大不如前,所以他想在自己有生之年,把該處理的事情都處理好,給下一代打好基礎,據史書上的資料分析,秦始皇的性子有些急躁,任務重,性子急,時間緊,難免會在某些事務上犯下嚴重的錯誤。

這時候長子扶蘇屢次上書,勸他對天下施以仁政,秦始皇雖然表面上生氣,但實際上呢,他可能找到了糾正錯誤的方法,所以他對扶蘇還是很歡喜的。

因為如果真的討厭和不放心扶蘇的話,他絕不會將扶蘇打發到北方蒙恬軍中監軍,蒙恬什麼情況?

三世為秦將,在秦軍中有極高的威望,再加上北方30萬秦軍,都是秦軍當中的精銳中。天下有哪個皇帝敢把不放心的兒子放在這麼一個重要的位置,秦始皇如此安排,無非三個原因:

一:替扶蘇拉攏人心,收拾民望;二:讓他在軍中建功,積攢資歷;三:和蒙氏處好關係,取得軍方高層人士的支援。

你覺得扶蘇可憐嗎?為什麼?

可以說,基本上給扶蘇把路鋪好了,當然會有人說,秦始皇是有意把江山傳給胡亥的,所以,最後一次出巡,才帶著胡亥跟他一起走,對這一觀點,最好的證據就是成書於西漢時期的《趙正書》,其中還有李斯的一段對話作為佐證,然而,且不說《趙正書》有無偏見,從常理及邏輯上分析,這個說法都是不成立的。

常理是什麼?如果秦始皇打算把江山傳給胡亥,又為什麼要蒙恬輔佐扶蘇,他這不是有意製造分裂嗎,以秦始皇的聰明 ,他會這麼幹,常理上這是不可能的,那麼,邏輯上呢?

秦始皇第五次巡遊天下,在沙丘,即如今河北廣宗病逝,沙丘什麼地界,去北部邊疆的必經之地,第五次,秦始皇已五十歲,其時已有“今年祖龍死”的傳言,再加上他在沙丘之前的平原津,即山東德州平原縣,黃河的一個渡口處就突然發病,而且還病得很重。

老人,又有死的傳言,而且病得還很重,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秦始皇自己,也肯定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既然命不久矣,又跑到北部邊疆幹嘛?

《史記》上說,他相傳位給扶蘇,根據上述跡象分析,這種說法是很靠譜的,因為扶蘇就在北部邊疆,他想在臨終之前,去北方看看,順便給扶蘇交代點事情。

你覺得扶蘇可憐嗎?為什麼?

邏輯上看 ,這種分析是站得住腳的,綜合情理以及邏輯,秦始皇想傳位給扶蘇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他想傳位扶蘇的重要原因就是,想用扶蘇的仁糾正他的急。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或者為政之道,寬猛相濟,從後世看,歷代帝王都採用這種手段,這基本上是一種治理天下的規律。

事情到了這個份兒上,春秋時期就有君子不從亂命的說法,如果扶蘇能明白秦始皇的良苦用心,接到趙高、李斯等發來的偽詔之後,至不濟也應該聽從蒙恬的建議,先去核實一下情況,如果情況屬實再死不遲,可他呢,不分青紅皂白,拔劍自殺。

他倒是死了個痛快,然而秦始皇呢,生前的種種良苦用心也隨之煙消雲散,難道這就是扶蘇的孝。

需要說明的是,扶蘇死後,蒙恬,作為他的同黨也不久被殺,蒙恬死後,北方軍團無人統領,一部分調到中原對付項羽等起義軍,另一部分星飛雲散,致使匈奴又看到機會,迅速發兵,“界於故塞”,使蒙恬多年的努力毀於一旦。

從這個層面講,扶蘇,誤人害己,毀了大秦基業,還能說他可憐嗎。

TAG: 扶蘇秦始皇蒙恬邏輯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