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何要殺掉寧王朱棣的叔叔?揭秘朱元璋與藍玉之間的恩怨情仇

前言: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二月,明朝開國之初最後一個大案:藍玉案爆發。包括涼國公藍玉在內的大批公侯,以及大量五軍都督府、京畿附近衛所的首領官被誅殺。據說當時牽連的人數高達數萬人,一定程度上甚至造成了明軍指揮官員的斷層,逼得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啟用大批已經退休的武官出來穩定局面。

那麼在這場令人震驚的血腥屠殺背後,究竟是因為囂張跋扈的當事人藍玉咎由自取?還是朱元璋精心設計,不管藍玉等人有無罪行,目的就是要將他們一網打盡呢?

朱元璋為何要殺掉寧王朱棣的叔叔?揭秘朱元璋與藍玉之間的恩怨情仇

朱元璋與朱標劇照

藍玉:性格決定命運

鐵桿太子黨

藍玉,定遠人,大明開國第二武臣、開平忠武王常遇春的老鄉,同時也是他的小舅子。在電視劇《朱元璋》中,為了渲染藍玉的功勞,把在洪都城(今江西南昌)擋住陳友諒大軍的功勞,算在了他的頭上。實際上這是朱元璋侄子朱文正的事蹟,和藍玉一毛錢關係都沒有,甚至可以說在明朝的開國戰爭中,藍玉的貢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朝第一次大封功臣之時,所有6位公爵、28位侯爵和2位伯爵的名單中,並沒有藍玉的名字。

但是在常遇春去世之後,藍玉逐漸嶄露頭角。他依靠著平定四川,北征沙漠和討伐西番的功勞,終於在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獲封永昌侯。注意此時藍玉的侯爵只是流侯,他的後代只能世襲指揮使。直到跟著傅友德平定雲南之後,藍玉永昌侯的爵位才得以世世承襲。

當年常遇春早逝,朱元璋為了紀念這位勇將,讓自己的長子朱標娶了常遇春的女兒。常氏成為皇太子妃之後,藍玉也就變成了皇太子的舅舅,自然而然也就是太子黨的核心班底之一。

朱元璋為何要殺掉寧王朱棣的叔叔?揭秘朱元璋與藍玉之間的恩怨情仇

常遇春劇照

隨著開國元勳的逐漸凋零和年華老去,以藍玉為首的新生代將領慢慢接班。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的時候,藍玉出征遼東,還只是宋國公馮勝的副將。但是次年北伐北元王庭之時,藍玉已經升為了主帥。明軍在捕魚兒海大破元軍。包括北元皇帝次子地保奴在內的公主、妃嬪百餘人,吳王朵兒只、代王達裡麻及平章以下官屬三千人、男女七萬七千餘人被一舉俘虜。這場北元版的“靖康之難”,不但令北元朝廷元氣大傷,也成就了藍玉一代戰神的赫赫威名。班師之後,藍玉因功進封涼國公。

囂張跋扈,目中無人

《明史》對於藍玉的評價是這樣的:長身赬面,饒勇略,有大將才”。赬就是紅色,換句話說,藍玉身材高大,面如重棗,智勇雙全,如同傳說中的武聖關羽一樣。可惜關聖人的毛病:囂張和驕橫,藍大將軍一樣也不缺。

先說說囂張。捕魚兒海大捷之後,藍玉班師回朝。夜過喜峰關(喜峰口位於唐山市北部遷西縣與寬城縣接壤處,是燕山山脈東段的隘口)之時,就因為守關官吏未能及時開門迎接,藍大將軍一怒之下,竟然揮軍拆毀關隘,揚長而去。大軍半夜扣關,守關官吏查證核實,乃是職責所在,而藍玉在朱元璋活著的時候就敢如此跋扈。隨即又有人向皇帝打小報告,稱藍玉凌辱北元皇妃,致其羞憤自殺。這是破壞老朱本人的民族團結政策,建立口碑很難,破壞名譽卻只需要一件事。

朱元璋為何要殺掉寧王朱棣的叔叔?揭秘朱元璋與藍玉之間的恩怨情仇

藍玉劇照

再說說驕橫,太子朱標去世後,朱元璋選擇朱標次子朱允炆為皇太孫。而在為皇孫建立東宮班底之時,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封太子太師,藍玉則和曹國公李景隆封太子太傅。藍玉和朱元璋是兒女親家,兩人輩分相同。李景隆則是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兒子,算起來和皇太孫朱允炆輩分相同。藍玉可能是恥於和孫子輩的李景隆同封太子太傅,因此非常不滿,竟然口出怨言稱:“我不堪太師耶!”

無中生有的藍玉案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史上最有權勢的太子朱標去世,這也成為藍玉命運的轉折點。太子在世之時,只要藍玉忠於太子,他的那些缺點朱元璋都能忍。但是現在太子沒有了,太孫朱允炆幼弱,藍玉還能讓老朱放心嗎?

朱標去世的時候,藍玉正在領兵西征。此時朱元璋沒有選擇讓他回南京,反而將其打發到四川去平定建昌衛指揮月魯帖木兒之亂。當時太子之位懸而未決,朱元璋在自己的兒子和孫子之間搖擺不定。因此藍玉認為老朱把自己調往四川去對付什麼亂七八糟的月魯帖木兒,就是對自己有猜忌之心。反映到具體操作上,就是在執行朱元璋命令之時大打折扣。

既而有詔命玉討建昌叛酋月魯帖木兒。玉又欲探入番地,取道松疊,以達建昌。會霖雨積旬,河水泛急,玉悉驅將士渡河。麾下知非上意,多相率道亡。玉不得已,乃由隴右抵建昌。—《明太祖實錄卷二百十七》

藍玉的這番舉動,自然逃脫不了朱元璋的耳目。本來就在猶豫接班人人選的老皇帝必然會給藍玉一個負面評分,甚至有可能朱元璋心中已經動了對藍玉的殺心。而等他回京之後,又為了自己不是太子太師而口出怨言,恐怕進一步堅定了老朱除掉他的決心。

朱元璋為何要殺掉寧王朱棣的叔叔?揭秘朱元璋與藍玉之間的恩怨情仇

朱允炆劇照

當年太子妃常氏一共為朱標生了兩個兒子,長子朱雄英不幸早夭,次子朱允熥按理即是朱元璋嫡長孫。而最終被立為皇太孫的朱允炆,是太子次妃呂氏所生,按理只是庶子。老朱之所以棄嫡孫而立庶孫,最大的可能是擔心以藍玉為首的武將勳貴會在朱允熥繼位後把持朝政,最終江山變色。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二月,錦衣衛指揮蔣瓛首告藍玉謀反。說是涼國公串聯在京勳貴和高階將領,準備趁朱元璋在當月十五日親耕籍田的時候起事造反。所謂的天子親耕籍田,是指春耕之前皇帝率諸侯和文武大臣親自耕田的典禮。

朱元璋迅速組織抓捕,將包括涼國公藍玉、鶴慶侯張翼、普定侯陳桓、景川侯曹震、舳艫侯朱壽、東莞伯何榮、吏部尚書詹徽,侍郎傅友文在內的大批勳貴及文武官員悉數逮捕。這些人在受到審訊之後,幾乎都被迅速處決。而藍玉遠在山西的黨羽,則由皇帝第三子晉王朱棡負責解決。這一次的行動,穩準狠,充分體現了朱元璋的行事風格和性格特徵,筆者可以負責任地指出,這就是一場冤案。

根據《明史》、《明實錄》、《逆臣錄》和《太祖皇帝欽錄》等史書的記錄,死於本次大屠殺的勳貴以及高階武官名單如下:

涼國公藍玉、開國公常升(太子妃常氏弟弟,朱允熥的舅舅),景川侯曹震、鶴慶侯張翼、會寧侯張溫、瀋陽侯察罕、普定侯陳桓、舳艫侯朱壽、宣寧侯曹泰、東平侯韓勳、安慶侯仇正、懷遠侯曹興、全寧侯孫恪、西涼侯濮璵、東川侯胡海之子胡玉,東莞伯何榮、徽先伯桑敬。左軍都督黃輅、楊泉、馬俊,右軍都督王誠、聶緯、王銘,中軍都督謝熊、汪信、蕭用,前軍都督楊春、張政,後軍都督祝哲、陶文、茅鼎。

朱元璋為何要殺掉寧王朱棣的叔叔?揭秘朱元璋與藍玉之間的恩怨情仇

朱元璋劇照

藍玉案細節

藍玉等人死後,朱元璋組織出版了《逆臣錄》,裡面有大量涉案人員的供詞。可惜由於事出倉促,供詞之間前後矛盾,漏洞百出,本身就是此案為冤案的鐵證。而據筆者對大明皇室成員在藍玉案期間的幾個動向,可以很好地做出輔助證明。

其一、就在藍玉行刑當日,刑場上來了一位特殊來客:藍玉的女婿、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王朱椿。蜀王的封國在四川成都,他千里迢迢趕回南京,卻距離其岳父受刑的時間分毫不差,是不是細思極恐?兩天後,驚魂未定的蜀王匆匆返回封國。

其二、就在藍玉案前不足一個月的時候,皇第十四子肅王朱楧、皇第十五子遼王朱植、皇第十六子慶王朱栴、皇第十七子寧王朱權匆匆離開南京,前往各自封國就藩。一般來說,明代親王都會在本身成婚,封國內一切準備妥當之後才會就藩。而肅王等王這次離京,卻既未成婚,封國內甚至連王宮都尚未竣工。

癸亥,詔肅王楧、遼王植、慶王栴、寧王權之國。初命肅王都甘肅,遼王都廣寧,慶王都寧夏,寧王都大寧。至是甘肅以狹西各衛調戍士馬未集,命肅王且駐平涼。廣寧以宮殿未成,命遼王且駐大淩河北。寧夏以糧餉未敷,命慶王且駐慶陽北古韋州城,以就延安、綏德租賦。惟寧王就國。—《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二十四》

之所以如此匆忙,其實很好理解。朱元璋已經下定決心剷除勳貴,所以兒子們就沒有聯姻的必要了。同時藍玉黨羽眾多,老皇帝本人為謹慎起見,讓兒子們分散各地,也是一個儲存革命火種的好辦法。

結語:

太子朱標突然去世,為了避免主少國疑,權臣篡位的險惡後果,朱元璋下狠心解決了藍玉集團。這一次大清洗過後,兵權被分到了朱元璋自己的兒子們手上。把兵權分到皇族手上,總比掌握在外人手上要好。即使日後發生了靖難戰爭,奪取皇位的不還是朱元璋的兒子朱棣麼?江山還是姓朱,又有什麼不同?

藍玉作為明初一代戰神,他的死令人惋惜。而作為其黨羽慘遭株連的武勳集團,更是令人扼腕。講個小故事,靖難戰爭後期朱棣大軍殺到長江邊上,負責江防的都督陳瑄賣主求榮。可是我們真的能罵他嗎?當年他可是藍大將軍帳下的親兵,誰又能說他的行為不是為老上司復仇呢?

TAG: 藍玉朱元璋朱標太子朱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