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時評 莫為“懟文化”叫好

「本文來源:新華日報」

上海一位網際網路博主10月16日爆料稱,上海銀行虹梅支行服務態度差,一怒之下從銀行一口氣取了500萬元鈔票,兩名工作人員清點了2個小時。17日,上海銀行工作人員回覆,的確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但也是個別現象。

怒懟銀行,取錢洩憤,加之配文圖片上的勞斯萊斯豪車以及一箱箱現金,一天內,該微博已有超50萬人關注、點贊,事件演變成為一場圍觀“金錢洩憤”的網路狂歡。

從事件的發生來看,銀行的服務態度著實令人不滿。事件引發的關注,恐怕更在於擊中了人們心中積壓已久的不滿情緒。特別是在銀行、電信、鐵路、水、電、油等壟斷性行業,很多人恐怕就遭遇過“大爺作派”的服務,讓人有苦難言、有氣難出。現在,能有人“以毒攻毒”,也算間接幫大家出了氣,難怪網帖一出,就有網友瘋狂跟帖高喊“爽”。

但這一行為看似快意恩仇,實際並不可取,於服務提升無益,更造成了“多輸”的結局:銀行業務受到干擾,當事人的時間也被無意義地消磨,其他等待辦理業務的儲戶更是無端受了牽連。客戶的權利自由不能成為權利任性,應該說,此舉雖不違反法律,但違背公序良俗。

一面是民眾權利意識的日益覺醒,一面是一些行業殘存的“大爺作派”。該事件發酵的意義在於,一方面督促銀行提升服務水平,提醒類似行業終結壟斷行業“霸氣”;另一方面,“爽文化”“懟文化”一時爽,但這是一種畸形的文化。遇事還是要保持冷靜與適度,不輕易地“懟人”,更不輕易為“懟人”鼓掌叫好,這可能喪失了某種樂趣,但卻保持了基本的修養。

責編:張紅

TAG: 銀行事件服務態度洩憤作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