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調座位有“套路”,家長覺得沒章法,實則老師的小心機滿滿

一個班級,總是會有坐在班級前後之分。

通常情況下,學生的座位次序是按照身高進行調整的,高個子學生坐在班級的後部分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事情,如果強行安排他們坐在班級前面的話,後面小個子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大打折扣的。

班主任調座位有“套路”,家長覺得沒章法,實則老師的小心機滿滿

學生座位一直成為家長關注的重點

坐在前排可以得到科任老師們更多的關注

因為前排座位靠近黑板,老師上課無論是寫板書還是使用多媒體課件,都是要站在講臺上的,所以和前排學生的互動性就是會比後排學生要多。如果學生上課沒有集中注意力的話,老師在第一時間就可以發現。

班主任調座位有“套路”,家長覺得沒章法,實則老師的小心機滿滿

並且,因為離老師的距離近,老師可以走到學生身邊進行督促,付諸實際行動要比光動用語言督促更加高效。如果是臉皮薄的學生,也會因此留下深刻的印象,以防自己再做出一些學習不相干的行為。

周圍學生的學習習慣也很重要,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的同桌是好學生

在大多數學校當中,都是兩個學生坐在一起,成為同桌的。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思考。當一方有問題的時候,另一方就是自己最方便的諮詢物件。並且,同桌的學習習慣對彼此的影響也非常大。

班主任調座位有“套路”,家長覺得沒章法,實則老師的小心機滿滿

學習好的學生家長之所以會想要一個好學生同桌,是不想讓自己孩子的學習受到旁人影響。即便是在學習方面不能幫助到他們,也不能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拉他們的後腿。

學習較差的學生家長覺得有一個學習好的同桌,對孩子也是一種督促和刺激,當看到同桌非常認真地聽講和做作業的時候,他們也會因為不好意思而收斂自己的行為。

分析:

其實,學生們的座位還真的不簡單,也有很多家長不在意學生的座位,覺得只要孩子學,坐在哪裡都一樣。如果孩子不學,就算是坐在講臺旁邊,也是無濟於事。但實際上,有些學生學習不好,還真是要怪罪於班級座位呢!

班主任調座位有“套路”,家長覺得沒章法,實則老師的小心機滿滿

班主任調座位有“套路”,家長覺得沒章法,實則暗藏老師的小心機

班級第3~4排才是“黃金位置”,器重的學生基本是在這個區域

很多家長認為第一排是最好的位置,實則不然。因為第一排不僅要接受老師講課時噴射出來的口水,還要經常被抓來當“壯丁”。老師有些跑腿的事情,想要找人幫忙,一定就是非離他最近的學生莫屬了!

這樣一來,第一排的學生每天要浪費很多時間,在幫助老師完成一些和學習無關的事情上面。如果把這些時間都用來學習的話,是不是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習效率呢?

班主任調座位有“套路”,家長覺得沒章法,實則老師的小心機滿滿

而第3~4排的學生就可以免除這些麻煩。並且在大部分老師講課時,目光注視的學生群體就是3~4排的學生,如果他們的眼神迷茫,老師就會多講解幾遍。如果他們表示完全理解,就可以進行下一個知識點了。

雖然定期調換座位,但器重的學生周圍都是好學生作伴

每個班級都會定期地調換座位,比如從左往右調換,或是從前往後調換,目的就是讓每個學生都可以感受到班級的“黃金位置”,也避免學生長時間一個姿勢看黑板而影響視力。並且,也可以使用這個方法,免除家長們的後顧之憂。

班主任調座位有“套路”,家長覺得沒章法,實則老師的小心機滿滿

但是,如果是班主任器重的學生,也會享受到一些特權的。即便是被調換在班級最後一批,或是班級最偏僻的角落,但他的周圍一定有其他成績優秀的學生作陪。這樣一來,無論坐在哪裡,學習效果都不會打折扣。

並且,老師的講課習慣也會因為這部分學生的位置改變而改變,當這些學生坐在班級靠後的位置時,老師上課講課就會有意地來到班級中間的位置。就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就能體現老師滿滿的心機。

班主任調座位有“套路”,家長覺得沒章法,實則老師的小心機滿滿

性格互補成為同桌已經是過去式,“臭味相投”的學生更容易被劃分在一起

在80後上學的年代,班級裡的同桌組成模式就是好學生+壞學生,或是性格乖張的學生+安靜聽話的學生。因為他們性格互補,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壞習慣的形成。但如此排列組合也有弊端存在,那就是好學生被帶壞,安靜的學生變得浮誇。

所以,在之後的學生座位安排上,班主任的組合方式就發生了一些改變,變成性格相似的學生坐在一起,或是成績相仿的學生坐在一起。如果家長對此產生異議,就是老師們的“生財之路”了!

班主任調座位有“套路”,家長覺得沒章法,實則老師的小心機滿滿

筆者想說:

雖然在一個班級裡,總會有學生坐在最後,也會有學生坐在“黃金位置”,主要的影響條件還是學生自身能力和學習水平,如果身上有發光點,自然會吸引老師的注意,畢竟沒有一個老師是不喜歡學習好的學生吧!

今日提問:

你覺得老師安排座位的行為上,還有哪些原則?

TAG: 學生班級老師學習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