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為他做的第一件事情!

花了五天時間完成布展,調整節奏,藉此篇推文介紹一下展覽背後的策展思路和想法緣起。

可點選下方推文了解展覽內容。

能為他做的第一件事情!

藝術的圓融無礙 ——從敦煌壁畫到林風眠的仕女形象

#南昌路49號

來南昌路的第五個年頭

能為他做的第一件事情!

#南昌路53號

1951年,林風眠辭去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院教授之職後來上海定居,舉家遷居南昌路53號。清水紅磚外牆,方百葉窗。底層為客廳和廚房,客廳為畫室,樓上分隔為大小二間,林風眠住小間,其妻子阿麗絲·華丹和女兒林蒂娜住大間。1955年,妻子帶女兒、女婿出國,後定居巴西。當時林風眠因財務緊張,只得退租一半住房。1977年,以探親為由離開上海,晚年寓居香港。——節選自《上海百處名人故居品鑑》

能為他做的第一件事情!

©上海百處名人故居品鑑

#林風眠的會客廳

因為49號和53號建築格局完全一樣,所以我常幻想——“林風眠先生的客廳會是什麼樣子?

林先生在法國生活過,他一定喜歡壁爐的熾熱爐膛。

“純淨的火焰,在爐膛內發出剛烈的聲音”

能為他做的第一件事情!

能為他做的第一件事情!

林風眠在上海南昌路寓所(約1950年代)

藝術家一定是樂於親近自然,他們的創作思緒會不經意的偶然迸發。所以我的客廳裡有一張長凳,名字就叫”自然與偶然“。

能為他做的第一件事情!

能為他做的第一件事情!

1977年林風眠與學生朱懷新在上海南昌路寓所合影

”他平時囊中一直很羞澀,有了錢馬上就去寫生,就到普陀山。現在回想起來,他到普陀山的主要目的不是看風景,而是對這個佛像的研究,很有造詣。“——王澤良(林風眠友人席素華之子)澎湃新聞《紀念|被誤解的林風眠:畫仍未了,魂歸海上》

能為他做的第一件事情!

我想,林風眠先生一定是喜歡中國古代藝術的。

“林先生對中西繪畫造詣很深。他喜愛隋唐的青綠山水,研究和臨摹過敦煌畫,甚至對宋代瓷器、漢代石刻、戰國漆器、民間木版年畫、皮影等等都有很深的研究,對社會科學、文學、音樂等也都有興趣。”

——楊正新《沉痛悼念畫壇大師林風眠先生》

我雖非藝術專業出身,

但對兩宋之前的藝術內容抱有極大興趣。

“林風眠先生的畫,就在這樣的性質上,曾經恩惠過我。一個藝術家,與歷史上的藝術家的情誼是單向的,藝術在,人已不在。與同時代的藝術家的情誼可以由單向而轉為雙方,賞其作品,慕其為人,近之,晤之,受啟迪得教誨,飲其玄奧,效其風範。

——木心《雙重悲悼》

能為他做的第一件事情!

陳丹青老師說過

——“感謝烏鎮子弟為木心先生所做的努力!”

我想著

——我能為我的鄰居林風眠先生做些什麼?

一場社會公益展或許是不錯的開始!

5/2 ,5/3 ,  5/4 下午我值守南昌路139號,

5/6~5/20日 需要現場講解的,可掃碼聯絡。

感謝瑞金二路街道給予場地支援,

上海城市記憶空間研究院給予運營協助。

感謝所有參與內容製作和場地維護的志願者!

推動優質藝術內容進入社群需要更多人一起努力!

能為他做的第一件事情!

下篇推文預告

“ 為什麼會從敦煌藝術聯絡到林風眠的仕女形象”

特別強調著作權

已經在展覽現場宣告

能為他做的第一件事情!

中國古美術  | 文展策劃 | 自媒體 | 空間營造 | 文創

上海 · 黃浦區 · 南昌路49號

來訪請提前預約

TAG: 林風眠南昌上海推文49